大学的使命
2010-10-26张昆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电系324000
张昆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电系 324000
大学的使命
张昆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信电系 324000
该文说明了大学的使命、功能及人才培养的途径。并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简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对大学育人、师德形成、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指导作用。
大学;育人;实事求是;学风
大学是什么?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如何完成大学的历史使命?这些问题是置身于大学校园内每一位办大学的大学人必须弄清楚的重要问题。
《大学》,原是约秦汉之际《礼记》其中的一部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大学》也是一部关于阐述学习法则的论文。由于讲的是学习“大”的方法,故称“大学”[1]。
《大学》的核心思想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中的关键字眼是“道”和“德”。韩非子曰:“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检理而普至”(《扬榷第八》)。“道”,即行而上,“德”,即行而下。“德”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按老子的《道德经》的说法,“道”从“德”出,即是讲“德”(实事),再讲“道”(理)。从春秋到秦汉,经传播和发展成为:先明“事实”(“明明德”),方知“道”(理)。在东汉时,被概括为“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大学是什么?按现今的说法,是一个高等教育单位。按其作用可以作出定位:是大师们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获得知识和能力,追求真理的场所;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地方;是引领社会文化向前发展的前沿阵地。
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大学的使命是育人,是以培养“人”为使命[2]。
如上所述,大学有三项功能: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但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说得形象些,育人是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始终的一根红线,或者说,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主旋律。我们每一个大学人不时听到一些像口号一样的话语:“学校的工作重心要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学校一切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要为教学这个中心服务”等等,实质上,严密些讲,育人是大学中最根本的要务。这个“育人”不单单是教育出一个思想品德好的人,而且要培养人的才能,概括地讲,“育人”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通常讲,就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责任和作用在于育好人,教好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每一位大学人(师生员工)也是教育工作者,育人的职责义不容辞。因此,育人是包括校长在内的每一位大学人所肩负的大学使命。
如何完成大学的历史使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问题。在我看来,简单些讲,主要有以下三条:
首先是要抓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各方面(包括师德,知识,能力,教风等)的综合素质。比如,其中的师德是首要的要素。要把师德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强老师的学习,首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不断加强老师的政治理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深入性,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理论水平,加强思想修养;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现代教育规律和教学理论,深入研究教学对象;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模范担当起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任;具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循循善诱,不厌其烦,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并要开拓进取,深入钻研业务,力求不断苦练内功,精通所教专业,才能达到称之为“师”的要求,胜任教师的工作。
其次是狠抓教学质量。即狠抓学生的全面素质:德,智,体,美,劳。其中德,智,体是主要要素。“德”字,即包括品德,志向,做人;“智”字,即知识要素;“体”字代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德育应是首位(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其次是智育(专业教育);体育是为保障完成大学教育并为今后工作打基础所需体能体质的并行教育。
最后要讲究育人的方法,包括管理学校的方法,教育方法,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等等。其中,例如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教法学法得当,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因此,师生要讲究和掌握事半功倍的教法和学法。
要解决好育人问题,就要解决好学风问题。
古代的先哲在《大学》中讲的是学习上的“大学风”,并且将学风与治国安邦相联系;现今的大学也讲学风,并将学风与国家盛衰相联系。由于学风是影响育人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如何搞好育人过程中的学风建设,则是大学人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学风是什么?从字面上简单地讲,就是学习风气。我们常说,某所大学的学风如何?只是从育人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得出一个感性结论。每所大学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学风,因而用几个字的校训把其中具有深刻内涵的大学学风揭示出来,并望以此激励学人奋进。但好的学风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好的学风,需要每一位大学人付诸实际行动,并在付出辛劳和大量汗水过程中,不断形成和保持下来的。因此,不能认为学风是可有可无的事;也不认为学风与己无关;更不能干不利于学风建设的事。否则就会从对学风的认识、态度到教学实践产生一系列错误行为:例如,有的教师早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抛到脑后,于是很难想象他(她)能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修身正己,也难做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端正学风,培养人才了;又如,有的教师自己不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学生认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课无用的错误言论不制止,不批评,不引导,不争辩,听之任之,或者嘿嘿一笑了之;有的政治课老师不研究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原因,也不研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年复一年的照旧上课;有的教师教风不严,不敢对平时纪律差,学风差,甚至考试违纪等的现象和学生大胆管理,不敢批评和纠正学生的错误,也不讲究方式方法,害怕一旦管严了,学生会跟自己过不去,害怕扣了自己的奖金,害怕自己被评为中下等级的教师,其结果,在育人上误人子弟;有的教师教学不严,在课题申请、项目评审、论文产出上,受社会浮躁之风影响和加之急于晋升职称的需要,因而不愿理头实验室搞科研、找答案,所写论文要么从理论到理论,要么东拼西凑,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甚至抄袭、剽窃他人(她人)论文的现象时有发生[3];有的从来不主动接近学生,即便看到有些学思想消沉,情绪低迷的现象,或者浪费食堂的饭菜,或者过度消费的行为,或者谈情说爱的过分举止,耳闻错误言论时,不过问,不制止,不引导,不批评,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误认为做完自己分内的具体工作就行了,从不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在教学评估、教学考评中报喜不报忧,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等等。
在大学阶段,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重要时期,也正处于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更是大学生们人生中宝贵而短暂,辛苦而幸福的几年集中学习时期。在这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显然,上述列举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对育人的危害极大。因此,大学人必须通过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治理论水平,端正育人态度,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反对错误,纠正不正之风,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做好育人的工作。切实负起育人的职责: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家长负责,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国家前途负责。
在人才培养上,有人嘴上不说,心理会想,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必要讲和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吗?例如学风建设,你来“用”一下给我们(年轻一代)看一看。
实际上,实事求是源于《大学》,《大学》孕育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学风。毛泽东同志正是基于“明明德”,“格物致知”[4]之道,写出了闪耀实事求是光辉的《反对本本主义》的伟大著作。并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又将实事求是的学风作为党风和陕北公学的学风,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今天执政党的党风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风。如果说,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能够在坚持马列主义原则立场上勇于开拓进取,坚持真理”。并能坚持继承和发扬“革命根据地的教育理论和革命传统”[5]。并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研究解决大学教育的实际问题。那么,实事求是的学风,同样也是每一位大学人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可见,搞好学风建设,是搞好育人工作的保证。
让我们大学人切实肩负起大学的历史使命,齐心协力,为中华的复兴,祖国的强盛,培养又红又专、体格强健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1]张文木.读《大学》的“道”“德”谈学风.科学时报.2007.5.17:B2.
[2]郭英剑.大学教育,重在培养“人”.科学时报.2009.11.24:B3.
[3]袁建胜等.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大事件.科学时报.2010.1.5:B4.
[4]蔡志忠漫画.大学博大的学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12:28—30
[5]张腾霄,黄达.从陕北公学到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时报.2007.5.29: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