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之道关键念好“八字经”
2010-10-25刘元亮
□刘元亮
为官之道关键念好“八字经”
□刘元亮
王敬瑞是个高调做官低调出书的人。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采访他,希望他能谈谈自己的《芝麻官悟语》。
“喜欢当官,但做个好官并不容易”
环球人物杂志:之前您曾说过喜欢当官,为什么?您认为当一个好官最大的难处是什么?您觉得自己是个好官吗?
王敬瑞:这与我的性格有关。官场虽然复杂,但我喜欢这种挑战,更重要的是做官给了我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可以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领导干部吃、穿、住、行都不愁,最愁的是如何为老百姓多办实事,为地方发展多做贡献。但我也体会到:公车不好坐,官饭不好吃,好官不好当。
我觉得,一个好官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他的品格、素质、知识等,像磁场一样,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另外,还要有权威。有权威,说话才有力量,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权威来自廉洁,廉生威;权威来自公正,公助威;权威来自勤奋,勤出威;权威来自情感,情聚威;权威来自业绩,绩壮威;权威来自能力,能增威。所以,“无能的好人”和“有能的灰人(当地土语,指‘不够正派的人’)”,都很难树立领导威望。
我在长期实践中还体会到:人们当面对你低头哈腰,背后却说你非常糟糕,这是你权力的作用;人们当面对你不卑不亢,背后却赞你确实好样,这是你人品的作用;人们当面对你热情敬畏,背后仍对你异常敬佩,这是你权威的作用。
我虽然能力有限,但几十年来不耍滑头、不偷懒,一直在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地为老百姓做事。
环球人物杂志:您在书中多次提到,为官者要体现“责任”二字,您怎么理解为官者的责任?
王敬瑞:责任是为官者分内应做的事情,是应该承担的使命、应该履行的天职、应尽的义务。要带着责任心干工作。如果没有责任心、事业心和原则心,也就没有党性、人性和品性,就不是个好官。
做官不能当空口政治家,要敢说真话,敢办实事,不耍花拳绣腿,否则老百姓不买账。
还有一点,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负责任,还要敢于追究不作为、胡作为者和事故责任者的责任。对党负责,为后果负责,为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办事、用人、交友都要把握好底线
环球人物杂志:您在书里说,领导者手里要有四把工具,即“鞭子、刀子、斧子、抹子”,还说激励下属要“给票子、给面子、给位子”(反之则“扣票子、丢面子、撤位子”)。这些观点过于犀利直白,也有人不赞同。
王敬瑞:这是一种领导艺术。“鞭子”对领导者来说非常重要。当领导就好比一个驭手,要想车速加快,必须扬鞭策马。关键时候“啪啪”甩上几下,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确实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讲的“刀子”,实际上是讲权力的严肃性。“权力”有两种特性:一是它的强制性,二是它的支配性。领导者适时亮出和使用“刀子”,非常有必要。
“斧子”是讲办事要有果断性,不能前怕狼后怕虎。领导工作千头万绪,犹豫不决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主要领导者就怕手里不出活儿。
“抹子”,是四把工具中唯一的一把软工具。其作用是理顺关系、调整情绪、化解矛盾,处理好面上的工作,有些事情也需要“掩盖”。
有了工具后,还得有手段,要研究人的本性,要从满足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给票子、给面子、给位子”(即“三给”),是根据不同人、不同情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有人对此不赞同,可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信念、理想、觉悟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但它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过去讲的“打土豪、分田地”,实际上是为了分田地才打土豪。这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所决定的。“三给”激励法和工资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是一个道理。
环球人物杂志:您说到领导者在交友、用人和办事方面要有底线,如何才能做到?您自己如何保证不逾越底线?
王敬瑞:领导者手中有权,为个人和少数人谋利极为方便,如果把握不好,就很容易犯错。领导者虽然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社会人,但为个人和身边人考虑也要合乎情理,万万不能过分。
古人说,“成功于惧,失败于忽”。为官者要时时小心谨慎,事事把住底线。只要自己不腐,就不怕任何敌手。
作为领导干部,还应学会“画个圈、压住边”。画圈,就是什么事能办,什么事不能办;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什么友能交,什么友不能交……首先要在自己心里画个圈。我交朋友的底线就是不交那些不善、不勤、不廉者。“压住边”就是想办的事、想用的人等可以“擦着边”操作,但切不可超出“边线”。比如用有争议的人,就像“打擦边球”,打这种球有一定难度。一般情况下,凡压边能办的事多令人感激;凡压边能用的人多令人感恩;凡压边能交的友多令人感动。
环球人物杂志:您很推崇自己总结的为官八字箴言:“脑清、心正、腕硬、拳重”。应该如何理解这8个字?
王敬瑞:我认为,要做个好官就得念好这“八字经”。
“脑清”是前提。领导者是一个地方或单位发展的“大脑”,因为他(她)是决策的核心。思路是否清晰,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地方发展的情况。
“心正”即心地端正。领导者要担当重任,只有心正,才能做到为人公道,处事唯公。
“腕硬”就是不怕得罪人。古人说的“慈不掌兵”,就是这个道理。领导者要有刚性、有魄力、有胆识、遇事果断。但“腕硬”不是独断专行,不是以权压人,而是讲究方法,有理有节,刚柔相济,让人心服口服。
“拳重”就是要狠抓落实。抓落实要下大力、出重拳。思路和决策再好,不落实也是纸上谈兵。
这“八字经”中,“脑清、心正”是内功,内练其德;“腕硬、拳重”是外力,外展其才。内外结合,从思路到决策、执行、落实,一贯到底。
环球人物杂志:您还有一个观点叫“为官者一定要沉住气”,作何解释?
王敬瑞:这主要是指为官者的心理素质。沉住气,才能成大器。领导干部沉不住气就会失去理智。说出不该说的话,做出不该做的事,不仅会给自己造成损失,也会给事业造成危害。人一辈子不可能事事都顺,在面临逆境和挫折时,不能一蹶不振,而是要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积极进取,重塑自我。凡成大事者都有超常的意志力。有位外国友人曾分析了邓小平三起三落的经历,用皮球反弹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打击力量越大,皮球反弹越高。
官场深奥,“淡、静、藏”是高境界
环球人物杂志:您为官30多年,也经历过很多磕绊。那么您如何看待“官场潜规则”?
王敬瑞:对于一些所谓的“官场潜规则”,我不觉得它奇怪,很正常。我的原则是适应它但不顺从它。有些可以变,有些坚决不能变。我曾说过一句话,叫“起步早、进步慢,必定中间有磕绊,其中道理很简单,不是客观是主观”。
环球人物杂志:您还在书里说,一个成熟的官员要达到三种境界:淡、静、藏。
王敬瑞:“淡、静、藏”也是我追求的境界。但是,目前还有一些我做不到。尤其在“藏”这方面我做得不好,吃了很多亏。但这是性格决定的,是天生的,始终没办法改变。
我受父亲的影响很大,能吃苦,办事认真。他长期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每天起早贪黑带领大家干活,对我的要求特别严格,教育我们“不能说谎,说了就必须办,要诚信负责”。
作为一个小小的“芝麻官”,我觉得自己做了两件事:一是党和人民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二是写成了这本书,在探索领导规律时多了一些泥土的味道,给同行提供了一些参考,也希望读者朋友们评判指正。(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