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0-10-24仲稳山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10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心理健康

仲稳山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基于体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仲稳山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只有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真实体验所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理真实,产生促进学生个体心理成长的积极效果。

学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贯穿于整个教与学全过程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以预防与矫治心理问题、开拓发展个体潜能为主的素质教育过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许多子系统,其中针对大学生群体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便是其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廖湘蓉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增强他们的自我心理教育能力,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发展性问题,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能不断超越自我,走向自我实现。”[1]目前,我国各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由于没有来自国家层面的文件规定与要求,各校之间不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名称不统一,而且课程的地位、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体现了各高校的教学特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混乱与无序。本课题组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要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都必须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情景下,以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使学生经过认知——体验——领悟三个环节,将外界的各类刺激,通过自我的身心系统处理后,产生相应的身心反应,从而达到自我领悟的境界,并将部分刺激材料内化为自我心理结构的成分,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学生个体的体验为前提,才能科学定位该课程体系的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合理进行课程模式的设置、正确选择课程的内容,从而改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无序状态,达到相对的统一。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能够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完全取决于它的课程性质。《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中指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要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高等学校应创造条件,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报告等。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开始从民间探索上升为国家政府主导发展。从该文件中可以看出2001年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步定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该课程属于德育范畴,要在大德育的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二是该课程的内容可以并入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成为必修内容,但无须独立出来自成一门课;三是鼓励而非强制各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讲座和报告,期望将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通过非必修课的形式向广大学生传播。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大学生在不断地接受各种挑战的生存环境下,其心理状态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逐年下降,而各种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却在逐年提高,高校应对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成本也在逐年攀升。许多高校为了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率,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这一课程在经过学生的亲自体验后,很快就被学生公认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广大学生之所以认可这门课,主要是因为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特别适合自己的心理发展需要,不但能够缓解生活与学习的压力,降低自己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而且可以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高校仍然拘泥于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文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游离于必修课之外,且给予较少的学时,必然导致大量有学习需求的大学生被排除在选修课的大门之外,无缘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为参加选修课的同学服务,更要促使全体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提高,因此,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两课”中分离出来,自成体系,作为公共必修课或限选课纳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之中,与“两课”一起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充分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独特优势,体现出该课程所蕴含的经济效益(降低学校、家庭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成本)、社会效益(促进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形成)和人才效益(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能力突出的合格大学生)。

二、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研究发现,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以下两类课程目标体系:(1)当课程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划分时,可以由总目标及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目标组成,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由于无须大学生掌握过多的心理学知识,其课程目标的重点应是大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形成。(2)当课程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年级、专业等的不同划分时,可以形成许多的年级分层目标和专业分类目标,如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适应目标,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为人师表的人文素质目标。

本课题组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围绕学生个体体验的效果来制定。由于不同的学生个体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发展需求,没有两个个体之间的成长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就必须个体化,才能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然而,由于课堂教学不是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课程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教学的师资、设备和课时,本课题组总结出不同学生心理需求的共性部分,建议采取如下的课程目标体系,即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正性目标。其中,最低层次的课程目标是矫正性目标,该目标的适宜对象以经过学校心理普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自觉有心理问题需要接受辅导的学生、对某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与矫治感兴趣的学生为主要群体;处于第二层次的课程目标是预防性目标,该目标的适宜对象应是全体大学生,因为每一位大学生都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向严重化方向发展应该是每一位大学生个体必须掌握的技能;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课程目标是发展性目标,该目标的适宜对象也是全体大学生,因为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任务,他们必须在人格完善、潜能开发和自我实现方面完成人生的规划与发展。

三、课程设置的模式

从新的课程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按其形态载体,一般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通常把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并安排在课程表上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称为显性课程。[2]而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景下获得的全部经验,是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风、人际关系等各种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心理发展方面的经验。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由于本课题组主要研究通过大学课堂形式实施的课程教育,所以本文前述的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均为显性课程的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目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设置至少存在三种模式。

第一种设置模式是“原理课程+健康课程+活动课程”,由吕新艳提出。[3]其中,原理课程主要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健康课程主要研究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而活动课程主要是进行心理互动和体验拓展,以团体活动为主,研究怎样更自信、如何化解矛盾、面试技巧及言语技巧等等。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科学地划分了理论与实践课程,缺点是在高校中难以推广,因为即使安排更多的学时,也无法全部完成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原理性课程的理论深度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甚至造成学生新的心理问题。

第二种设置模式是“认知性课程+活动性课程+矫正性课程”,由李根强提出。[4]其中,认知性课程是较为系统地传授有关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活动性课程把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的核心部分。矫正性课程是把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预防和矫正性的课程目标均得到了体现,缺点是由于没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弱化了发展性的课程目标。

第三种设置模式是“主干课程+延伸课程+热点课程+活动课程”,由潘柳燕等提出。[5]其中,主干课程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最主要的课程,它要给予学生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心理调适基本技能,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和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延伸课程是主干课程的必要补充,是为有进一步深化学习的需要或对相关心理学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的,主要是提高学生某一学科方向的心理知识和修养。热点课程关注的是学生普遍存在或某一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活动课程主要是指心理游戏、团体咨询活动与素质拓展训练等。这种模式比较接近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但由于各个课程内容的安排具有不稳定性,给教务部门造成难以操作的困难。

本课题组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的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的设置,只要能够保证学生个体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体验,就可以去繁就简,所以,本课题组提出课程设置模式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重,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发展性课程和预防性课程纳入到必修课体系,而将面向部分特殊群体开设的矫正性课程和延伸性课程则作为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由于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都包含了活动性课程,而且活动性课程的开展还受到师资、场地、设备、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活动性课程的开展仍然要遵循“有用、必需”的原则。在课程的学期设置上,首先应遵循学生心理成长的时间特征,将必修课程科学有序地安排到各年级、各专业的学期课表中,确保每学期学生能够上足18学时,在毕业前,本、专科生都可以完成近108学时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获得6个学分;其次要将选修课按照专题性质面向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所有学生开设,确保在同一学期内能够同时开设学生迫切需要的各种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让有特殊心理需要的学生获得有效的心理帮助和心理发展。

四、课程内容的选择

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能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不在于课程的形式如何新颖,而在于课程的内容是否有用。心理学的内容浩瀚无边,但并非都适合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能够被学生认知、体验和领悟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内化为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时,必须始终遵循学生体验的原则。如在新生入校初期,消除心理适应障碍的课程最能引起学生的共情;而经过一学期大学生活的学生开始为自己如何建立顺畅的人际关系而苦恼时,适时开设的人际交往课程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历经爱情甜蜜和失恋挫折的大二学生,此时迫切需要来自于老师的指导和剖析,如果开设爱情与性的课程,必将减轻许多学生的情感苦闷,促使他们修正自己的爱情观、人生观;而当面对师兄师姐就业的困境时,许多大三的学生会因表同心理而感到前途渺茫,此时,如果开设就业与创业心理的调试课程,就会让学生如释重负。下面以一名大学生为例来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时间安排:无论他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从入学到毕业,应该参加约12种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学习,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从学校提供的近20种选修课程中,选取自己喜欢的其他心理学课程进行深入的学习(具体的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安排可参见下表)。

表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课程安排)

[1]廖湘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1,(8):69-70.

[2]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33-35.

[3]吕新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41-142.

[4]李根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5):43-44.

[5]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5):54-62.

2010-08-16

2009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SGSY 2009YB406)

仲稳山,(1965-),男,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财经系副教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