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0-10-24

浙江体育科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俱乐部规划

郭 强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体工部,浙江金华321007)

作为全国经济强省的浙江,截止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在中国省区中率先突破万元大关达10 007元,并连续第25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1];另外,截止2007年,浙江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度达到81.2%,也继续位列全国各省区之首[2]。

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体育文化需求逐步成为农民的内生性需求[3-5]。在浙江省委、省府实施的多项农村建设工程(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尤其是在浙江省2008年开始“省级体育俱乐部村”(以下简称“俱乐部村”)创建工作的带动下,浙江农村的公共体育设施数量增加很快,建设质量也有明显提升。然而,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大市范围内的35个“俱乐部村”(截止2009年)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5份,回收25份,回收率71.4%。其中有效问卷25份,有效率100%)发现,各“俱乐部村”在公共体育设施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规划意识不强、缺少建设资金、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和维护、体育设施的品质较低、体育设施种类单一,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农村体育进一步发展,需要迫切解决。

1 公共体育设施现状

1.1 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各“俱乐部村”现有的公共体育设施以灯光篮球场、乒乓球场(室)、健身路径和小型室内体育活动室为主,少部分村有排球场(一般与篮球场共用)、门球场、室内健身房、台球室,一个村建有400m标准田径场。具体情况见表1:

1.2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维护状况

1.2.1 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布局。在调查中发现,除东阳的花园村外,没有“俱乐部村”在体育设施建设前请体育场地专业设计规划机构进行规划设计。大部分“俱乐部村”只是结合村庄整治,在乡镇规划办或是文化站等部门指导下进行体育设施的建设。然而,由于农村历史形成的传统,绝大部分“俱乐部村”都能将体育设施建在村中心或是人口相对密集的地点上。人口较多、经济条件较好的“俱乐部村”,如东阳的花园村、义乌的祥贝村将两个以上篮球场、健身路径等分开建在人口密集区,以方便群众健身的需要。

1.2.2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及来源。调查发现,有些乡镇对辖区内行政村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有资金奖励和补助,其中水泥篮球场每个2万元,塑胶篮球场每个5万元。有些乡镇则以每年几万元的方式进行补助。近三年(2006-2009)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情况,由于各村集体经济收入状况不同,差异较大。多的如东阳市的花园村已投入1 000多万元,少的投入不足五万元,除花园村外,平均投入为18.4万元。资金投入数额区间及比例见表2:

表1 调查对象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状况一览表

表2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数额区间及比例一览表

“俱乐部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村集体出资、上级有关部门拨款、群众集资、捐赠等方式,其中又以村集体出资为主。由于东阳花园村有很强的经济实体和集团公司,其体育设施的建设资金基本由村集体出资。除花园村外,其他“俱乐部村”建设资金来源及比例见表3。

1.2.3 公共体育设施使用、管理和维护状况。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俱乐部村”的公共体育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尤其健身路径的损坏比较普遍和严重。有些村民素质不高,尤其外来人口较多的义乌市,人为故意破坏甚至偷盗体育设施的现象较多的存在。有的“俱乐部村”布置了室外乒乓球桌,不到两天球网不见了,重新安装后亦经常丢失。而设施损坏后往往没有及时修复,影响了使用功能。

表3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融资方式、比例一览表(万元)

“俱乐部村”一般不设管理公共体育设施的机构,大部分“俱乐部村”由村委会对体育设施进行管理,也有部分“俱乐部村”由妇联或老年协会出面管理,较少设专人管理。管理中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容易导致管理不到位,或者名义上有人管,实则放任。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大部分“俱乐部村”也做得不甚到位。从健身路径缺少维修就可见一斑。

1.3 影响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主要因素

各“俱乐部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组织管理水平、村庄规划特点、群众体育意识、民风传统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俱乐部村”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的因素有所不同,但是其影响因素相对还是比较集中。经过调查,发现建设资金、村庄规划要求、群众的需要、上级的要求和领导的设想等是影响25个“俱乐部村”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的主要因素。

2 发展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对策

2.1 加强体育设施规划,严格标准

为了方便群众健身的需要,在体育设施建设前因充分了解群众意愿,做好场地设施规划,解决集中与分散的问题。比如,在集镇周边的村庄可由乡镇政府统一规划,打破村庄范围,既建设分散的小型健身设施和场地,又集中建设较大型的体育设施和场地。这样既可解决群众日常健身问题,又能满足统一开展较大型的体育活动和比赛的需要。另外,在体育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可由干部和群众代表共同监理,严格标准,建设高质量的体育设施。

2.2 加强引导,对群众进行器材使用和健身技能的培训

建设体育设施为群众,反过来,体育设施的维护也要靠群众。一方面,要扩大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的好处,加强引导,提高群众爱护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意识;另一方面,应面向群众集中开展正确使用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活动,以及开展群众健身技能方面的培训。只有群众会健身,懂得健身的好处,才能爱护体育设施。

2.3 落实专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维护水平

义乌市“俱乐部村”的公共体育设施主要由大学生村官负责管理和维护。他们文化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管理相对到位,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没有大学生村官的“俱乐部村”也应落实专人管理,强化责任。并可由县、市、区统一或乡镇统一对管理者进行相关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管理和维护水平。

2.4 推荐品牌、统一采购,集中开展体育设施维修

常见的供应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品牌较多,规格不统一。结合前几年使用和质量状况,各县、市、区或乡镇可综合考评,重点推荐质量较好的品牌,做到统一招标采购,既可节约成本又能方便配件的采购。另外,设施和器材使用一段时间后,可由相关部门请厂家统一集中开展维修活动,既有效又方便。

2.5 提高品味、强化特色、建设多样化体育设施

在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时应充分调查、了解和参照先进村的经验,规划可适当超前,提高品味意识。有体育传统(如习武、舞龙灯、罗汉班、赛龙舟等)的村可考虑建设相应配套的体育设施,如有习武传统的村可建练功房、兵器房、沙包房、梅花桩等,以强化特色。另外,应考虑当前一些开展简单,对场地要求不高,群众又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的开展,如气排球、交谊舞、健身操等。多样化的需求必定要建设多样化的体育设施。

2.6 加强横向联系,动员社会力量

受建设资金、使用效率、用地指标、规划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较大型体育设施的建设不可能象城市那样普遍。因此,有时候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如加强与农村各中小学的联系,借用其设施和场地,在周末或假期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和比赛。

2.7 以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为阵地,乡镇为单位,定期组织体育比赛,促进体育设施建设和更新

浙江省体育局在2007年10月下发文件,以村为单位建设体育俱乐部来统领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各“小康村”应结合农村体育俱乐部建设和借助体育协会等组织,以乡镇为单位,定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群众的健身热潮,同时也可促进体育设施建设和更新,可谓一举多得。

[1] 廖小清,胡央娣,等.浙江农民收入首次突破万元 25年居各省区之首[EB/OL].http://news.ea-stday.com/m/20100116/u1a4955579.html.

[2] 国家统计局.2007年浙江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1.2%[EB/OL].http://www.lhzq.com/ind-ex.jsp?pageAlias=news_cont&newsid=2019077.

[3] 卢文云.中国农村体育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4):451-453.

[4] 罗湘林.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审视与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738-740.

[5] 夏成前,田雨普.新中国农村体育发展历程[J].体育科学,2007,27(10):32-39.

[6] 饶传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杭州市城西居住区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7,34(1):16-20.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俱乐部规划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比亚迪集团扶贫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