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有没有“不高兴地说”
2010-10-22张心阳
张心阳
我对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向尊重,因而也就一直关注,比如领导到各地调研考察,就是我关注的新闻。
关注久了,就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新闻里,领导人调研考察、会见群众的时候都是“高兴地说”或“十分高兴地说”,从未“不高兴地说”或“不乐意地说”。领导人一向心系群众、惦记生产、关心发展,每年调研考察的时间至少一两个月,去的市、县起码有几十个。这就让人不明白,所到之处怎么都是遇到开心事。
笔者居位不高,但也常去基层,去的许多地方都让人乐不起来。2009年,曾开会路经五台山脚下的某县,这里金矿、铁矿、煤矿的开采,使得山体遍体鳞伤,植被不见踪影,大部分河流干涸,还有水流的河道也是泥浪滚滚,这一路就让我乐不起来;不久前去苏北,听说那里因为占用耕地而发生群体性事件,导致一青年死亡,数百人扯着横幅上街示威,也让我乐不起来;还有,春节见大批群众回家探亲一票难求,仍然让我乐不起来;许多城镇家庭孩子上幼儿园难、看病难,更让我乐不起来……平常人眼里见到的不高兴的事并不比高兴的事少。
不是说领导人对这些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怕的是,领导人所到之处看不到、听不到这些,若如我一般俗眼所见俗耳所闻,怕早就怒形于色了。现在通常情况是,听说领导人要来调研考察,当地官员早已规划好路线: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哪里要绕开,哪里要回避,无不精心策划。好的,让你看个够;不好的,想看也看不着。至于听汇报,除了自己尽拣好的说,还挑能说会道的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介绍,甚至要挑那些家底殷实、根正苗红的家庭让领导人看、说给领导人听。这样群众一“高兴地说”,领导人自然也就“高兴地说”了。可你说这个地区一点问题都没有吗?从来没有发生过群体性事件和官民冲突吗?从来没有官员贪污腐败吗?从来没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吗?从来没有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吗?从来没有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吗?从来没有教育、医疗乱收费吗?只是这些在领导人面前都只字不提。若如实将这些“负面信息”作汇报,领导人听了一定会“严肃地”、“不高兴”地给予回应。
领导人有没有“不高兴地说”过,公开可查的真是不多。据知,上世纪五十年代,毛主席每到一地视察总被人包围着,又是接待,又是招待,为此,他就很多次不高兴。于是干脆乘专列,车开到哪儿就视察哪儿,看过田间地头、工厂学校就回车上吃住,不下车。1961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到农村搞调研,也让他不高兴。他走到湖南老家宁乡,见路边一个养猪场号称“养猪万头”,于是决定下车看看。一看才知,整个猪场不过才两头猪。刘少奇很不高兴地说:“真是见鬼!调研就从这里开始,所有人员住在养猪场别走了!”再一次领导人“不高兴”,是在汶川抗震救灾之际,部队调动配合一时没跟上,温家宝总理不无几分愠色地说:“人民养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由此看来,领导人调研考察和开展工作,还是有不高兴的时候。
不过,上辈领导人的“不高兴”在当时都未见诸报端,而是曾在他们身边工作的人后来回忆时说的。温总理那番“不高兴”也只是在当时惊天动地的情况下才做的公開报道,若在平时,这话必被删除无疑。
由此,也就引出了问题的关键:领导人在见到不符合民情民意、不符合科学发展的事情时,尽管有过不高兴,但却在官方媒体报道时被“忽略”掉了,被习惯做法“习惯”掉了,被人“把关”把掉了。这样,剩下的都是“高兴的事”和“高兴地说”。真不知这些人是不是易中天小说中那个“高兴学”学会的会员。
如此一来,给普通读者或观众以什么印象呢?让人觉得领导人下基层搞调研并不够深入,没有了解到社会真实情况;让人觉得领导人离大众很遥远,普通群众能感受到的事情,领导人却丝毫没有察觉;让人觉得领导人有被神化感,他们犹如生活在天宫仙境、桃花源中,天天都被好事包围着,不知人间还有不幸事。
进而思之,尽管媒体上什么时候报道领导人调研考察时都是“高兴地说”,但结果却很难说这样做是领导人和老百姓都“高兴的事”。如果领导人每每“高兴地说”,引来的却是百姓“不高兴地想”,那报道的结果怕也就适得其反了。
【原载2010年第4期《同舟共进》】
题图 / 表象与真相 /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