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2010-10-21李红军
刘 婧,李红军
(1.复旦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上海 200433;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张掖监管分局,甘肃 张掖 734000)
1 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分析
1.1 指标的选取
本文所研究的相对资源承载力(Relative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可以界定为以下内容:在参照理想状态的基础上,选定人均资源拥有量作为资源承载力的衡量标准,从而通过对比研究区的资源存量,以确定研究区的各种资源相对存在状态和相对可承载的人口数量。由于相对资源承载力可以描述一个研究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资源的存在数量和质量,而相对资源的存在数量和质量是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支撑。因此,对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广义上来讲,资源或资源系统是由三个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包括:自然资源子系统、经济资源子系统和社会资源子系统。自然资源子系统中包含的变量很多,如土地、水、矿产、森林等;经济资源子系统中包含的变量如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资源子系统包含的变量如人口等。
因此,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指标选取上,我们锁定以下几个研究目标:(1)自然资源系统中,选取代表土地资源的耕地面积、代表水资源的水资源总量和代表森林资源的森林面积总量三者共同表征自然资源相对承载状况;(2)经济资源系统中,选取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总体发展水平;(3)社会资源系统中,选取人口数量作为研究目标。在运用时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数量结合起来。
1.2 计算方法
根据上述指标的选取,我们对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计算采用以下方程表示:
(1)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
变量说明如下:
CN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CNg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wg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权重,设为wg=1/2;CNw为相对水资源承载力,ww为相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权重,设为ww=1/4;CNf为相对森林资源承载力,wf为相对森林资源承载力的权重,设为wf=1/4。
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CNg是由土地资源承载指数Ig与研究区耕地面积Qg的乘积得到,其中,Ig=Qp0/Qg0,Qp0为参照区人口数量,Qg0为参照区耕地面积。
相对水资源承载力CNw是由水资源承载指数Iw与研究区水资源总量Qw的乘积得到,其中,Iw=Qp0/Qg0,Qp0为参照区人口数量,Qw0为参照区水资源总量。
相对森林资源承载力CNf是由森林资源承载指数If与研究区森林面积Qf的乘积得到,其中,If=Qp0/Qf0,Qp0为参照区人口数量,Qf0为参照区森林面积。
(2)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
变量说明如下:
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表示为CE,经济资源承载指数表示为IE,研究区内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为QE。其中,IE=Qp0/QE0,Qp0为参照区人口数量,QE0为参照区国内生产总值。
(3)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
变量说明如下:
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表示为Cs;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权重表示为wN,设为wN=0.5;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权重表示为 wE,设为 wE=0.5。
则,(6)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1.3 评判依据
通过比较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Cs)与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的关系,可以将研究区的相对承载状态按照以下三种状态进行评判:
综合承载力的提出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研究区内及研究区与周边地区存在着资源的流通和交换,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2)自然与经济资源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下可以相互补充。相对资源承载力扩大了人口承载资源的范围,认为研究区更开放,自然与经济资源是互补的。与认为研究区是封闭孤立系统,且仅从自然资源角度考察区域内人口承载情况的传统资源承载力区别较大。
2 湖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测算及演变过程分析
2.1 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测算
根据上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思路和计算方法,本节以湖北省1985~2008年作为参照年份,得到湖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指数的测算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1985~2008年湖北省相对自然承载力指数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湖北省自然资源的发展形势,即湖北省耕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森林资源承载力指数的变化情况。湖北省耕地资源承载力指数经历了三个阶段:1985~1995年的上升期、1996年的低峰期和 1997~2008年的稳定发展期;水资源承载力指数较稳定,基本维持在4-6之间;森林资源承载力指数经历了1985~1999年的稳定期后从2000年开始下降。结果表明,湖北省自然资源的承载力指数与现实情况相吻合。
图2 1985~2008年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与实际人口数量的对比
如图2,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变化和发展可以看成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为1985~1995年。此阶段内,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1985年的4101.82万人上升至1995年的4799.94万人;第二阶段为1995~2008年。此阶段内,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小幅波动下降趋势;由1995年的4799.94万人下降至2008年的4184.57万人。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一直低于湖北省实际人口数量,均处于超载状态且超载人口数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2.2 湖北省经济承载力指数及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测算
图3 1985~2008年湖北省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指数趋势图
从图3可以看出,1985~2008年湖北省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指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趋势非常明显。1985~1995年下降幅度很大,1995年之后处于平稳下降阶段。
湖北省经济承载力的测算结果及与实际人口数量的比较如下:
图4 1985~2008年湖北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与实际人口数量的比较
从全国范围看,湖北省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表现为倒“U”型加正“U”型的趋势。湖北省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在1985~1994年间,处于倒 “U”趋势,并在1990年达到5078.18万人的承载力顶点;在1990~2008年间处于正“U”趋势,并在1994年达到4809.34万人的承载力最低点。湖北省相对经济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经历了1985~1999超载阶段和1999~2002年超过湖北实际承载人口数量阶段,且从1997年以后,逐渐接近实际承载人口数量,证明了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贡献力度。
2.3 湖北省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分析
通过上述对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测算,可以得到湖北省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的测算结果,并将其与实际承载力相比较,模拟出目前的承载状态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1985~2008年湖北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实际人口数量的对比
可以看出,湖北省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在1985~2008年间小幅波动上升,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均处于超载状态。其中,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在1985~1995年期间一直处于超载状态,而从1995年以后开始出现下降态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在1985~1995年期间相对波动幅度较小,但1995年之后出现快速上升的态势。
分阶段来看,湖北省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1995年):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处于小幅度攀升阶段;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呈U型波动;综合资源承载力呈小幅上升趋势。并且,湖北省经济资源承载力水平优于自然资源,但经济资源整体上升幅度并不是很高。对比人口数量与资源承载力的关系,可以得到,此阶段湖北省实际人口数量远远超过其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因此,处于超载状态。
第二阶段(1995~2002年):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处于下降状态,但是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上升状态,综合资源承载力有所波动,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在此阶段,湖北省实际人口数量仍超过资源综合承载能力,承载状态处于超载,并且超载状态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湖北省的自然资源承载力与经济资源承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阶段(2002~2008年以后):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以及由两者得到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态势。对比人口数量与资源承载力的关系,可以得到,此阶段湖北省实际人口数量超过了综合资源承载能力,因此,处于超载状态,并且,超载的人口数量有所增加。这主要由于湖北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引导下实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轨时期,因此此阶段对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大,仍然是对自然资源的高消耗为主,导致自然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下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稍微变得缓慢,致使经济资源的承载力相对第二阶段稍微下降,但是其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却越来越大。
3 湖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参照研究
我国按照地区地理位置的不同,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六个省份之一,属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三大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其作为参照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本节将分别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为参照,研究湖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状态。
3.1 以东部地区作为参照区域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也是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本节主要选取东部11个省(市)作为参照区域,即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河北、辽宁、山东、福建、广东、海南几个省市。研究参照年份选取为2008年。东部地区耕地、水资源、森林资源及GDP和人口的基础数据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通过基础数据可以计算出湖北省耕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森林资源承载力指数及相对经济承载力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进一步地,可以计算得到2008年湖北省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承载力,如表2所示:
从表2分析可知,相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来讲,湖北省2008年的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超载人数为647.01万人。自然资源承载力超过湖北实际人口数量,处于富裕状态,富裕人数达到1609.32万人,但是经济资源承载力远远低于湖北实际人口数量,处于超载状态,超载人数达到2903.44。从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上来看,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为72.3%,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为27.7%,可见,相对资源承载力远超经济资源承载力。因此说明,同东部地区相比,湖北省消耗的自然资源数量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3.2 以中部地区作为参照区域
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山西、江西、安徽、河南。从全国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次于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湖北省属于中部地区之一,因此通过与中部其他省市的比较,可以看出湖北省资源承载力的状况。本节主要选取以上中部6个省(市)作为参照区域。研究参照年份选取为2008年。中部地区耕地、水资源、森林资源及GDP的基础数据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通过基础数据可以计算出湖北省耕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森林资源承载力指数及相对经济承载力指数。结果如表3所示。进一步地,可以计算得到2008年湖北省相对于我国中部地区的资源承载力,如表4所示。
表1 2008年东部地区耕地、水资源、森林、GDP和人口数据与承载力指数
表2 2008年以东部地区作为参照区域的湖北省资源承载力
表3 2008年东部地区耕地、水资源、森林、GDP和人口数据与承载力指数
表4 2008年以中部地区作为参照区域的湖北省资源承载力
表5 2008年西部地区耕地、水资源、森林、GDP和人口数据与承载力指数
表6 2008年以西部地区作为参照区域的湖北省资源承载力
从表4分析可知,相对于中部地区来讲,湖北省2008年的综合承载力也处于超载状态,超载人数为652.49万人。自然资源承载力仍然低于湖北实际人口数量,处于超载状态,超载人数达到978.97万人,但是经济资源承载力却超过了湖北实际人口数量,处于富裕状态,富裕人数达到326.01万人。从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上来看,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为48.22%,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为52.78%,可见,相对资源承载力未及经济资源承载力。因此说明,同中部地区相比,湖北省的经济资源在中部地区来讲还是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而自然资源水平与中部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3 以西部地区作为参照区域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本节主要选取西部内陆地区12个省(市)作为参照区域,即新疆、内蒙古、陕西、青海、甘肃、宁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和西藏12个省市区。研究参照年份选取为2008年。西部地区耕地、水资源、森林资源及GDP和人口的基础数据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通过基础数据可以计算出湖北省耕地资源承载力指数、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森林资源承载力指数及相对经济承载力指数。结果如表5所示。进一步地,可以计算得到2008年湖北省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的资源承载力,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讲,湖北省2008年的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超载人数为826.01万人。自然资源承载力仍然低于湖北实际人口数量,处于超载状态;经济资源承载力却超过了湖北实际人口数量,处于富裕状态。从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上来看,湖北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为30.43%,而经济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率为69.57%,可见,相对资源承载力未及经济资源承载力。因此说明,同西部地区相比,湖北省的自然资源水平低于西部地区,但经济资源在西部地区来讲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上分析表明,湖北省面临着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压力,今后的发展中,应该一方面依托“中部崛起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加强经济资源承载力;另一方面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提高作为可持续发展必要条件的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湖北省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丁任重.西部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4]Allan W A.Studies in African Land Usage in Northern Rhodesia[M].Cape Tow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9.
[4]刘燕华,周宏春.中国资源环境形势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陶在朴(奥地利).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张志良.人口承载力与人口迁移[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王玉平.矿产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J].资源与环境,1998,(3).
[8]新疆水资源软科学课题研究组.新疆水资源及其承载力的开发战略决策[J].水利水电技术,1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