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散性与连续性角度下语义模糊根源探析

2010-10-20孔繁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0年10期
关键词:连续性

孔繁星

【摘 要】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根本属性,它源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社会交际等因素的模糊性。研究语言模糊性有助于促进新的表现手法产生,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语言文字的随意性,人们可以更多地利用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去创造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语言的离散性与连续性的层面去分析,进行证明语义模糊的根源来自于人类的认知行为和人类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而导致的语言现象,并非事物本身具有模糊性。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 离散性 连续性 主体模糊

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催生了模糊集合论,模糊集合论的产生又为一切涉及模糊性的科学领域铺设了一个描写模糊性的最一般框架。随着模糊语言学这个学科的形成,其重要意义越来越明显。因为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的本质特征,所以,它是语言学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的,即都是所谓的“模糊概念”。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障碍,最主要的便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暧昧性与多义性。各种同音、同形但不同义的现象,类似歧义和通感等修辞手法,甚至是不同的文化理解背景都会在很多方面影响语言的表达和接受效果。例如,有一篇西方人文章中讲到太平天国时用到了这样几个的词汇:uprising, rebellion, the most destructive。从西方人的角度来说,这几个词汇具有贬义色彩,分别为:暴动,叛乱,最具破坏力的。而在中国的读者的语境影响下,这些词汇就要被解读为:起义,反封建运动,打倒旧势力。所以,相同的语言符号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意义,也标志了非人工语言的模糊性特点。

一、语言模糊与其根源问题

从模糊语言学这个学科出现起,人们就开始讨论这个学科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语词(语言)的模糊根源在哪里?”。多年来,国内的专家学者们一直关注这个问题,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例如,张乔 (1998)、伍铁平(1999)、石安石 (1988,1991)、符达维(1990),他们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语义的模糊的根源是否为“客体模糊”。符达维在其著作中区分了三项定义:客体模糊、主体模糊和语义模糊;而石安石(1994:94-96则对此观点持否定态度。其他一些学者也参加了这场辩论,陈维振(2000)、吴振国(2001)、赵德远(2001)、唐锋卢(2003)和张华茹(2004)等也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批判性意见。

陈志安、文旭(1996)、吴世雄、陈维振(2000,2001)、姚鸿琨(2001)等还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学者的意见进行了归纳整理工作,其中吴世雄、陈维振的总结较有概括性,本文第三部分将会提到。

对于语义模糊根源的根源问题,众多学者从符号学、现象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进行新的研究,但仍然没有达成一致观点,相反这引发了更多学者从更广泛的领域对这个问题进行再思考,从而加深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科学认识。

根据知语言学的观点,语法是依附于语义存在的,所以语法必然具有其语义根据。按照Langacker、Talmy和Taylor等人的看法,人的一般认知系统和心理能力与语言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这种认知系统和心理能力能够制约人的语言结构的形成和使用。而这种语法和语义之间的关系都与语言的“离散性”和“连续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观点出发对语言模糊性及根源和前人的研究进行反思,从语言中体现的“离散性”和“连续性”出发,借鉴符号学的观点,探讨这两个概念在模糊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试图对“语言模糊性根源”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抛砖引玉,为他人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二、语言的离散性与连续性

离散性和连续性并不是语言学研究独有的概念,在很多学科领域中都使用了这两个概念。例如,在物理学中,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嫁接到语言学领域中,所谓的粒子性就是离散性的特征(也有人称之为粒散性),而波动性则具有连续性的特征。数学领域中也有离散数学和连续数学的概念。本质上来说,这两个概念反映了人观察和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在语言的研究方面,不管是对语言现象的研究还是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也都可以使用离散性和连续性这两个概念。

符号学认为,连续不断的语流其实是由许多基础的离散单位构成的,信息的传播者要重视语言符号本身的离散性。而对于传播过程中受者一方来说,解码具有重大的意义,语言符号的离散性特点在这一方面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离散性的理论基础为语言全息论。语言全息论,就是用大自然的规律去解释人类的语言现象。欧洲中世纪的语法学派“摩迪斯泰(Modestae)学派”认为:“如果能证明大自然的规律与语言内部的规律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就能解释语言现象。”在语言全息论的理论框架下,我们能够发现语言的一些新的重要的特征和性质,如语言全息性,即语言全息律、语言递归性、语言离散性等等。语言全息论大致上说研究两个大的问题;一是语言内全息状态,二是语言外全息状态。这便是语言全息论总体构想。

如果对一个数量体形成的概念是在其构成整体中有分离或中断的情况,这个数量体就是(内部)离散性的;否则,对这个数量体形成的概念就是(内部)连续性的,即在其构成整体中没有分离或中断的情况。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一把椅子和另一把椅子之间都是分离的,因为在人们的认知概念系统中,每一个人、每一把椅子都有空间上的界限。这就是离散性。而水、土壤、塑料等物质在人们的概念系统中没有具体的边界,它们体现的则是连续性。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有界物体一般由可数名词表示,如英语中的man、desk、bottle等;连续性物质一般由不可数名词表示,如water、soil、plastic等。

三、语言模糊的产生根源——主体语言模糊

关于语言模糊性产生根源问题,国内专家学者主要有三种观点,如下:1、认为语言符号的模糊性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2、语言的模糊性来源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3、模糊性是语言符号本身的基本属性。本部分从语言的离散性与连续性关系的角度去证明语义模糊是由于人类的认知行为和人类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而导致语言现象,并非事物本身具有模糊性。

自然界属于自在怡然的大存在,虽然可以从中发现诸多规律让人们去利用,但从混沌理论的角度来看,其中的变化性和不可预测性是本质特征。在人们认知中也存在着无法清晰分类和描述的现象,认知的模糊性则因此可能产生,它源于人的认知行为,而不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针对于这个问题,皮尔斯认为当人们难以确定“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的状态”是否属于某个命题的时候,在人们的认知中就会出现一种模糊性,同时它也会体现在对认知的表述中。因此,他特别指出“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说话者的语言特点就是模糊的”。罗素关于模糊根源的的论述也是如此,他说:“模糊性和精确性一样,只能是表达方面的特点,语言属于表达手段。”由上可见,罗素和罗尔斯关于语言模糊性来源的论述是一脉相传的。两者都在强调模糊性就存在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这种认知把握中,语词作为认知的外在表现手段,也具有了模糊性。

词义的模糊性根源问题则可以用语词的“离散性”和“连续性”二者的关系来解释。首先,语言符号本身具有离散性,那么用具有离散性的语言符号去标志连续的事物,结果就可能造成边界不明的效果,从而产生模糊性。比如,模糊性与一粒米到一堆米的变化过程有关,但是模糊性并不来源于这种关联,而是产生于对“从一粒米到一堆米整个变化过程”的抽象切分、分类及用语词来标志的结果中,也就是说来源于人类用于标志过程的语言中。

很多时候人类使用语言的时候并不具有鲜明的确定性,便是所谓的模糊性。从语言离散性和连续性的角度来观察,这种模糊性的根源主要是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所采取的角度和主观的目的性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从而对同一事物的阐述就衍生出了诸多义项。简单说来,离散性的事物和连续性的物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简单的、自然的视觉关系。Lakoff提出这样一种假设:有一群奶牛,如果你在近处观察的话,能够分辨出每一头奶牛的个体,你看见的是一个包含具有离散性特个体的群体,所以看到的这些生物就用cows表示。随后设想你走到远一些的地方,在你无法分辨出每个奶牛的个体的时候,你的眼前只是一团连续性的物质,则这种生物便用cow表示。这种认知基础就是最简单的视觉的体验,就是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区分离散性事物和连续性物质的第一根据,此处产生模糊性的根源就是主体观察奶牛时候的出发点是奶牛的离散性还是连续性。另外,我们既可以把大米看作是一个单独的、有界的结构,又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集合中的一个成分。如此推理,在语言使用中对个体和其集合可以有不同的领悟方式,这边产生了模糊性。以上的例子反映了我们的认知能力处于不同层次的时候,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关注单独的构成成分时语言体现的是离散性;而进入一个更高组织层次上,当关注大量的这种构成成分时,语言突出体现出来的则是一定的连续性。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模糊性的产生不是因为所表达的事物本身是离散性的还是连续性的,而是说话人这个主体把客体事物看作是离散性的还是连续性的。例如,具有连续性的物质一般由不可数名词表示,而在特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下,人们的认知体验决定了不可数名词体现的连续性。换言之,在我们使用语言的时候,主体说话人有意或无意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而把它们看作是同一集合的事物,进而用同一个不可数名词来描述各构成成分的共有特征,将其划分入同一个集合体内(例如,把男孩和女孩看作是一个集合体内的成分,都用child描述)。

在语词中把客观事物归类为离散性的或者是连续性的集合,是人的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的结果。所以,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离散性或者连续性不会导致在语言的使用中事物被描述成离散性的还是连续性的特质。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明了客观世界本身存在着混沌状态的特征,所以也不会有一个特定的范畴标准来帮助人确定事物的离散或者连续性。Langacker将这种基本的认知能力定义为construa1(识解),这种基本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根据自己的心理体验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同一个情景。正是由于这种能力的作用,我们在语言使用中可以把同一个事物有时表达为离散性的,有时表达为连续性的。简而言之,语言中的模糊现象恰恰也来源于此。

就本研究进一步而言,由主体认知模糊反之验证离散性与连续性的密切关系也可得出相互契合的结论。人类语言具有结构的二层性,可以以有限的单位组成无限的句子,人类语言也具有开放性,它是一种开放系统,虽然音位数量有限,可是经组合与替换,可以构成无限的句子。开放性还体现在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断产生新词,吸收外民族的词语,一些社会现象的消失,语言中相应的词也隐匿或消失。所以,语言在遵循着混沌理论的规则不断发展、演变,单纯的把语言归入离散性或连续性的方法并不科学。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看到语言模糊性与人类认知的关系,以及这种认知形式化为词语的过程特点,我们才有可能更加深入的探究语言模糊性的根源。“模糊性在本质上是客观的,但又包含一定的主观的成分。”语言中的模糊性是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所导致出现的一种特质。

参考文献:

[1] 钱冠连.语言全息律[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8).

[2] 王存臻,严春友.宇宙全息统一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3] 张公瑾. 浑沌学与语言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03) .

[4] Talmy, L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

[5] Taylor, J.R. Cognitive Grammar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6] 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New York: Moutonde Gruyter, 1999.

[7] Langacker, R. W. Metonymy in grammar [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2004.

猜你喜欢

连续性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形式有变,能力不变”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Gn]连续的二阶三角Bézier曲线
B(2,2)方程的非一致连续性研究
连续性
三次Bezier曲线的生成与拼接
综采工作面支架对接技术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