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2010-10-20杨玉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0年10期
关键词:责任心陶行知心灵

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近代教育,教师们越来越接受了“教育是师生间心与心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这样的理念,因此有了快乐教育法、赏识教育法等。我们会经常地反思自己的教育,从大量的实践和经验中,我们认识到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心灵,离开了关注学生的心灵,任何教育活动都算不上真正的教育,教育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心灵的交流。

一、奉献之心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永远具有“奉献性”,这是教育的育人本质所决定的。教育的伟大和神圣就体现在对人类灵魂的塑造上,体现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和关怀上。教育关注的是生命价值的最大升腾,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爱”的阳光雨露中健康成长。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宽阔的胸怀、宏伟的理想和旺盛的精神,应当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把“奉献”当作教师职业生命的第一要素。

因为教育是公益事业,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提倡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就意味着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心血投注到学生身上。这些时间、精力和心血凝聚而成的“爱”,恰恰是金钱买不到的。正因为金钱买不到,所以才成就了崇高的师德。只有胸怀大志、不计个人得失的教师,才能扬起奉献的风帆,才能反璞归真、身正为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上山,一个人背着一个包,另一人抱着自已的孩子。两人一路走一路聊,到半山腰的时候,背包的人觉着很累,只想把包扔掉,而抱孩子的人却没有一点疲累的感觉,只想一直走到山顶给孩子喂奶。

故事很简单,其中蕴含的哲理却很深刻。

为什么背包的人会觉得很累?那是因为他背着的只是一个包,未必很重,却视为累赘,使他心生厌烦,欲扔之而后快。为什么那个抱孩子的人不会觉得累,反而一心要走到山顶呢?那是因为怀里抱着的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骨肉。孩子的重量可能比包还重,但因为心中有爱,就有了无穷的动力。

看来这两个人不同的感受,并非是外界的影响,而是内心是否有爱。爱,能叫人忘记疲乏,心生希望。爱,能使人历经困难而欣然面对,能令人走过幽谷而欢呼前行。爱,产生出利他,生发出无私,发展出奉献。爱,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教育是需要爱的。面对学生,如果心中没有爱,时间一久,你就会像那个背包上山的人一样,觉得学生是累赘,看到学生就厌,想到上课就烦,你会变得麻木,把教书仅仅当作谋生的无奈选择。如果教师都变成了这样的“教书匠”,那么教育就日落西山,没有希望了。

教育,是需要奉献的。虽说我们的国情,决定了教师的工作量与报酬不能成为正比,可是学生的教育,却是每日必需,刻不容缓的。那么,这就需要教师们的奉献。爱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当你对学生产生这样一种情感时,责任就增强了,动力就充足了,只想着如何把学生教育好,使他们都能上进成才。这样的教师,才是学生的希望,才是教育的光荣。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未来,未来的前景在于奋进。没有奉献精神也不会去钻研,也就不会去创造,也更不会去奋进。

二、理解之心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理解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

陶行知说了段很幽默的也很深刻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你一块糖吃,有着汽车大王捐助一万元的慷慨;他做了只纸鸟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惆怅;他受到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大革命那样的恐怖了;他写字想得到双圈而得不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别的孩子,好比是爱心被夺去一样的伤心。”

陶行知先生有着一颗非凡的爱心,而非凡的爱心源于真挚的童心,童心正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最起码的条件。我们做教师的要有童心,才能深入到孩子心灵世界中去,去关爱和呵护他们,与孩子们同喜同悲,教育工作才能取得真正良好的效果。

三、责任之心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点燃学生生命中理想和希望的火炬,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调动自身的一切能量和智慧,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成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技巧,给予他们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他们该怎么做,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陶行知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先生最大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做教师,就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我们要培养“未来的公民”。而公民的培养需要爱心,需要责任。

教师的责任,不单是使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在规矩中形成方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心灵和人格上强大起来,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表现出正直、自信与活力。

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一种心态,教师和家长应承担的义务,应尽职责的内心体验,它是个人对他人和集体、社会应负的职责和义务,具有明显认识的基础上,在职业道德实践进程中逐渐形成。这种责任心是教师在完全没有外部压力和监督情况下,自觉地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社会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教师都负有神圣的责任;对知识、对艺术、对理想、对历史,教师的责任最终体现在我们所教的学生身上。责任心促使我们上好每一堂课;责任心促使我们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责任心促使我们高标准、严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师爱是教书育人的灵魂,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便没有真正的教育。用心做教师的人是辛苦的,但惟有用心做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喜爱,成为真正快乐的人。

作者简介:

杨玉艳,女,(1962--)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二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责任心陶行知心灵
责任品格培养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