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新课改中师生的角色更新
2010-10-20郑文贵
郑文贵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明了中学生物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广大师生必须尽快更新观念,及时赶上改革的步伐。因此广大一线生物教师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发挥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应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而这些需要学生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才能实现。于是如何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成了生物学教学活动中倍受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搜集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成点滴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教师角色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的變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职责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率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强调师生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影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的激励、鼓舞。而要适应这一转变,教师角色必须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
教师作为促进者、引导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通过提示、点拨、指导自学等方式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常常是从喜欢上某位教师开始,而后喜欢上一门课程的。课堂上教师的语言、目光、神态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和期待,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信心,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品质的差异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情绪,精心设计一种融融的意境,铺垫一份厚厚的情感,为明理作充分预热,十分必要。其次,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密切的学科,有大量的实际事例摸得着,看得到,都是创设情境的好材料,有利于激发学习的激情。如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有关生物的多样性、濒危动物、环境被破坏的图片在学生充满渴求的目光中,我也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讲解。
二、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的角色定位也跟着改变
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重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角色定位,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变“学知”为“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代表学生的思维能力,说明学生能够从教师讲述中解脱出来,以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主体,进行正确的思考和判断,从而提出问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应强调学生由专注听讲、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由重视记忆、模仿、复现转向重视同化、理解、创造;由只重视书本知识转向运用知识、加强实践活动;由只重视间接经验转向重视直接经验,加强经历、体验和感受。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让学生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鼓励学生对教师、对同伴的超越,赞赏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透过现象寻找、掌握本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成为学习上名符其实的主人。
教学中把要学习的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精心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把握好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备课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并做好课后反思。在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因而,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结构复杂、千变万化的系统。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准备充分,另一方面要有临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地从学生学习中取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情况,并相应调节教学的内容、难易、进度、方向,使学生忙而有序、忙有所获。不能因为害怕各种随机事件发生,而扼杀学生的发言和提问。虽然教师退居二线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但是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更高。如在讲述生物进化历程时,笔者引导学生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心脏结构,有位同学却标新立异把有些无脊椎动物的心脏拿来比较,并得出动物的心脏是由无到有,由多到少,由简单到复杂的结论,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笔者捕捉到这一信息,鼓励这位学生向全班同学阐明自己的观点。该同学的观点引起全班的一次大讨论,这次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成功的反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强有力手段,它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起追求更大成功的欲望与信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从而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其次,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的方法。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这种做法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激发。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前进的必然,深化教改的的必然,素质教育的必然,是基础教育内涵提升和现代化进展的必然。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和实施。教师在课改中应变演员为导演,变主角为配角,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示范者的重任,应尽快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更好地推动我国的课程改革朝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