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误区,提高效率

2010-10-20杜楼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0年10期
关键词:误区语文课堂目标

杜楼生

大家知道,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基础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文素养,甚至制约着他们的终身发展。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扎实的语文功底从何而来?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在“训练”中引导,在“练”中落实。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就老师方面说,采用种种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教导学生练,固然极为重要,而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尤其是奏功收效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学不能让“训练”缺席,该读的要读,该背的要背,该练的要理直气壮地练。

然而,由于语文新课程标准刻意回避“训练”一词,频繁出现的是感悟、体验、领悟等说法,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于是,有的教师就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课堂上很少进行甚至不再进行“训练”,认为它是“工具性”的化身,与感悟、体验对立,也有部分教师对这个“练”字理解得过于狭隘简单,课堂教学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练”,陷入了“练”的误区。为走出误区,提高效率,以下就中学语文教学在课堂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训练内容要精当

要提高语文课堂训练的效率,首先要练“准”。一要练在当练之处,把课文的特点、关键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学生的基础结合起来,确定最佳的练习内容和方案;二要练在有用之处,不搞猜谜式的文字游戏,不纠缠连专家都在争论的问题,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知、领悟、积累和应用能力。其次要练“精”。“精”包括三层意思:1、内容精。练习内容要扣住材料的特点,理解的关键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着眼于培养能力,要体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形式精。练习要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讲前练习应具有激发功能和导入功能,要通过练习自然地将学生导入对新知识的探求中。讲中练习要具备化解功能,通过分解重点,化难为易,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过渡。讲后练习要具备巩固再现功能和比较迁移功能。不仅要能巩固再现所学的知识,还要注意由此及彼,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时间精。一是选择“练”的最佳时机,二是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练”的效率。

二、训练形式要多样化

有些人简单地把语文课堂训练等同于做题,于是,一篇篇文、道、情统一的课文,被机械地肢解成一道道干巴巴、冷冰冰的填空选择题,课堂训练变成了ABCD的大操练,听、说、读、写和知、情、意、行全抛弃了。由于训练形式单一,脱离了语文固有的特点,久而久之,学生高分低能,口不能言,手不能写。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堂训练必须适应语文的特点,重视听说,突出读写,听说读写四管齐下,知、情、意、行统筹兼顾,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點,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练法。比如读,可以朗读、默读,可以精读、略读,可以接力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可以讲前读、讲中读、讲后读。文章是文、道、情统一的有机整体,不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只靠教师的架空分析,学生很难产生真切的感受。再如写,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训练:仿学词句、扩展词句、压缩语段等。读一首绝句,可以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短文,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也可以对课文中各种类型的语段进行限定字数的压缩,训练学生的提取、概括能力;读了一篇小说,要求学生给小说的故事情节添加小标题。凡此种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迁移互补,同步发展,可大大提高语文课堂训练的实效,同时也使平时的常规训练与中考接轨。

三、训练目标明确

如果我们在训练前缺乏明确的目标,教师只管印题、发题,学生只顾做题,对答案,训练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只重视思维的结果,不重视思维的过程,不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这样的训练显然是收不到实效的。

要提高语文课堂训练的实效,就必须加强定向、调控和反馈,改变训练的失控状态。练前一定要定向,要让 学生明确训练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速度要求,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调控,掌握好训练的难度和梯度,为学生“搭桥”,引导学生顺利“爬坡”,使学生既“跳得起来”,又能尝到“摘果子”的甜头。练后一定要反馈。反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就训练内容进行随堂提问,可对训练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进行讨论小结,也可留出迁移性的书面作业等等。教师对每次训练后的反馈情况要做好记录,作为今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训练内容,设计训练方案的参考。

总之,语文课堂训练只有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练准,练精,练出汉语的特色,才能彻底走出练的误区,提高训练的效率,进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误区语文课堂目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