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教学在小学口算教学中的应用
2010-10-20艾素梅
艾素梅
【摘 要】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教育部最新制定的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性。同时,口算是计算的基础,良好的口算能力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所以,在小学阶段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口算能力薄弱是学生计算能力差的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而珠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社会经济活动、日常生活中仍有着广泛的应用。算盘计算具有计算器等现代电子产品所没有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珠算可以直接反映计算的思维过程和环节,将其运用在数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建立起数的概念并直接运算,不断提高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对学生的智力及技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教师不重视珠算教学的深度,往往一带而过。通过这些年的教学以及对珠算的了解,我认为应该把珠算教学应用于小学口算教学中,这样就可以突破学生口算能力薄弱的难题。下面我来谈谈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把珠算教学的算理应用于小学口算教学中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突出口算的算理教学,而且还让学生真正经历口算算理探究的过程。学生经常运用算理进行口算,并叙述算理。如学生计算“9+7”时,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后,让学生说出“7+9”的算理是:把“7分成1和6,用9和1凑成10,再算10+6得16。”再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16-7,学生理解“破十减”的算理后,让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6=9”。学生在经历口算算理探究的过程,我发现珠算在计算进位加法时的算理“减补进一法”和计算退位减法时的算理“退十加补法”是把口算算理加以变通。如计算“7+9”,进位加法的算理“减补进一法”是在算盘的十位加1,在算盘的个位“7”上减去9的补数1得6,结果是16。(注:珠算里把“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叫互为补数。)这里面不正好运用了变通的“凑十法”吗?再比如计算“16-7”,退位减法的算理是在算盘的十位减1,在算盘的个位“6”上加上7的补数3得9,结果是9。这里面也正好运用了变通的“破十减”!于是我认为应该把变通的珠算算理应用在三位数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口算中,因为这儿正是学生口算的薄弱地方。我不想把这一结论强加给学生,就先把三位数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行整理,把同一类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规律,把“凑十法”和“破十减”加以变通。
学生通过观察算式归纳出进位加法的算理是“十位上的两个数进行相加后再加1,个位上小的数减去个位上大的数的补数得出结果。”以“21+19”为例:
十位上的数=2+1+1=4,
个位上的数=1-(10-9)=0,
所以 21+19=40。
接着学生很快又归纳出退位减法的算理,即十位上的两个数进行相减后再减1,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上减数个位上的数的补数得出结果。以“88-19=69”为例:
十位上的数=8-1-1=6,
个位上的数=8+(10-9)=9,
所以 88-19=69。
学生经历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很快自己就说出几十几加几(18、17、16)的规律。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大数口算和连加口算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因为这在实际生活中常见。我们在讲算理时,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后,还是运用“凑十法”或“凑百法”等加以运算。
学生在计算一位数除数去除三位数以内的被除数时,估商是一大难题。可是珠算除法的估商九字决正好能解决。估商九字决是“九同;八七加一;六加二;五倍;四倍加一;三三倍;二半;同头被小,商9、8;一除,酌减;被大商1、2。”(如九同是指首位是9的除数去除任何一个比除数首位小的数时,就按被除数的首位相同的数进行估商。)例:2548÷91=28在估商时直接估“2”就行了。通过探索除法的算理,学生口算除法时就会减少估商的盲目性,大大提高口算能力,就能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使其乐学。
二、 把珠算训练理念应用于口算训练中。
小学阶段对口算正确率和速度都有要求,这与珠算的要求一样。我就把珠算训练的理念应用于口算训练中。
首先,我把珠算训练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要领的训练应用于口算训练中。打算盘的姿势、算盘摆放的位置、执笔、清盘方法、拨珠方法、看数和记数的结合以及书写数字都有严格的训练步骤,每个步骤都要求稳、准和快,不可急于求成,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再大胆升级并稳打苦练,反复练习,才能取得即准又快的效果。因此我首先练习写数,达到一定速度;接着练习看数写数,达到一定要求;最后根据总结的算理进行反复口算训练达到口算目标。在基本功训练时,训练要练在节骨眼上,攀之可及,得之不易,而且要严格要求,并对练习中的共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加强分类辅导,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我把珠算训练中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应用于口算训练中。人在任何活动中都存有心理现象。打算盘时,心理也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我在练习口算时,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自己的口算方法,使其苦练求熟,熟中求巧,巧中求精。
最后,我把珠算训练中重视训练方案应用于口算训练中。打算盘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训练形式多变,长期坚持。因此,我在练习口算时,按照步骤每步都夯实;课内与课外进行小规模的规律训练;开展口算竞赛;运用抢答、开火车等形式激发兴趣。
总之:珠算是由古代的“算筹”和“筹算”发展演变而来的。因此它是我国一门传统的科学技术。珠算的运算过程便于揭示“口算”、“笔算”的算理。另外珠算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毅力、集中力和忍耐力。而我们在口算教学中不但要说算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所以把珠算教学的可取之处应用于口算教学之中,使学生进行口算时能够轻松自如,感受其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