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皮与混乱品的鉴别
2010-10-2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23期
紫荆皮为骨伤科和妇科常用药材,具有消肿解毒,收敛止血,杀菌祛腐的作用;用于痈肿,阴囊湿疹,外伤出血,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根据《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 年版)规定,正品药材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树皮。
采收、炮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剥取树皮,晒干。以皮厚、色紫黑者为佳。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焖润3~5 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切宽丝,干燥,筛去碎屑。
性状特征与显微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宽丝、卷筒状或槽状,厚2mm~15mm。外表面灰褐色至紫褐色,常有灰白色斑块,具纵裂纹。内表面紫棕色,有细纵纹。切面略呈颗粒状,紫棕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气微,味淡而涩。
附表 紫荆皮与混乱品的对比
本品粉末红棕色,草酸钙柱晶直径10μm~30μm。石细胞方形、椭圆形或三角形,长180μm~220μm,壁薄,腔大,有壁孔。纤维梭形,薄壁细胞含棕红色鞣质状物。
▲紫荆皮(大戟科余甘子)
易混品川槿皮的鉴别
来源性状鉴别 川槿皮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南五味子的干燥根皮。呈不规则的粗丝。厚1mm~4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有少许横裂纹,栓皮大多已脱落,露出棕紫色的皮层。内表面暗棕色至灰棕色。体轻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气香而特异,味苦涩而辛。
显微鉴别 粉末为红紫色,嵌晶纤维较多,呈长梭形,多破碎。壁极厚,木化,嵌有较多细小草酸钙方晶。嵌晶石细胞易见,形大,大多分枝呈不规则星形、三角形或人形,壁极厚,嵌有较多细小方晶。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μm~32μm,复粒易见,由2~7分粒组成。各地区所使用的紫荆皮来源不同,其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以及性味、功用主治均互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