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2010-10-19
焦点
地方文化影响经济发展
地方文化影响经济发展
天则经济研究所 冯兴元
“中国的地方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
天则所413次双周论坛
在经济发展当中,经济发展需要劳动力、土地、资本、资源等各方面的投入,由企业家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转换成产品,推进区域产出的增长。所有这些环节,政府的政策、法律和非正式制度都要产生作用,而文化在这里就是非正式制度的一种。
我国存在多种地方文化(亚文化),某个地域还可能有很多文化。温州、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的亚文化的形成,均受其要素禀赋、自然区位环境、历史环境、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政策制度环境的影响。不同亚文化对两地的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
“温州模式”一般定义为以发展个私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像温州这个地方,在改革开放前,社队企业就很少,人均土地也很少,本身有一个经商的传统在,所以当政府控制弱一点的时候,它的文化优势就出现了。
“苏南模式”的定义是以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为主的地方发展模式,我们有时候也把它叫做“地方政府公司主义”。苏南正好反过来了,改革开放之前,社队企业就有着一定的规模,和上海、南京的交通也比较好。价格双轨制推行的时候,苏南利用这个空间发展了很多乡镇集体企业。
“珠江模式”主要指,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广东是外向型经济,一部分依赖于民营企业,一部分依赖于国企,但是到后来也是进行了转型,更多依靠民营经济。
总体上说,各地都需做出努力,走向有限政府、法治、公民社会和市场自治,为自发和扩展秩序的形成和存续提供授能环境;促进辖区间制度竞争,包括文化竞争。强势改变文化可能是下策,要有更多自主选择。
制度
人力资本三阶段
芝加哥大学 加里·贝克尔
“从人力资本角度看发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世界经济与中国发展”研讨会
对于不同国家所经历的发展历程,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称为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劳动力仅仅拥有一些基础性的能量、智慧、读写能力、抱负。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初期就处于这样的阶段。对于处在基础阶段的国家来说,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给这些人力资本一个正确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地使用这些人力资本。
第二个阶段是个人会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且往往会引进一些其他国家或地区研发的成功技术。
具体来说,这种技术的引进可通过外国在本国投资或其他形式来实现。
更高的教育水平对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而言必不可少。从1999年开始,中国就大幅提高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比例。
第三阶段有两件事需要实现:一是继续引进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功技术;二是开始研发自己的技术。中国、印度及其他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将会不断提高自己新技术的研发速率。
观点
商业导向式创新更有实力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 Shane Greenstein
“培育累积性创新:互联网的启示”
NBER工作论文15905号
创新的政府支持和市场导向策略都为商业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哪种方式更有利于长期的累积性创新呢?来自互联网发展的例子或许能说明这点。
早期互联网的发展依赖于研究机构组织和培育创新者,这些研究机构的做法也被称为“臭鼬工程”。近来,互联网创新更加依赖于通过商业市场来聚集分散在各地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参与者。
“臭鼬工程”式做法的风险在于创新出来的东西可能没有需求,也没有商业价值。而通过商业模式来组织创新能避免部分风险,因为从业者会在不同阶段根据自己的经验评估风险。后者中的职业经理人会精心培育这些有益的创新。
另外,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创新中扮演了重要的需求者角色,直接导致互联网的产生。但这种创新使其被限制在非常狭小的领域,而没有扩展到更为广阔的天地。
相比早期的臭鼬工程式创新,今天的商业导向创新更有实力。互联网的发展表明商业导向的创新带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比政府支持的创新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