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大块头才敢有大智慧
2010-10-18徐卡
徐 卡
前段时间看新三国,不为别的,只为乐乐,因为新三国真的很“幽默”。“死了三千兵算什么,我再给你三万,来,笑一个!”曹操对因赤壁大败而哭泣不止的许褚将军这么说,这真的是让笔者喜出望外、过耳不忘。至于笔者过耳不忘的原因,倒不是这句话本身有多么厉害,而是它出自三国,出自曹操之口。这就是不可抵挡的名人名言(更何况三国还是名剧)效果。
此时也终于明白了中学作文操练时老师教导我们要引用名人名言的含辛茹苦,某种程度上,一句话有多少分量关键看谁说,名人说的就是名言,换成笔者说,或许只能算个屁,说不定还是个好笑的屁。
比如,徐卡说:“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你大可以说“不要以为把JJ埋到了土里,就以为强奸了整个地球”这话的态度来取笑我。
废话过多,言归正传,我想说的其实是IBM“智慧的地球”。
“智慧的地球”不开玩笑
2008年年底,IBM CEO彭明盛提出这一著名的概念,2009年初就可见关于此概念铺天盖地的宣传,面对着这一星球级的概念,只能感叹IBM的强悍。正如某网友说的:“那是比开国际玩笑还要大的‘牛皮啊,这可是‘地球级玩笑。这个概念一提出来,起码可以管到上百年,以后其他公司再也无法超越了,因为,只有等到奥巴马同志的‘人类登陆火星计划实现,在火星上建立人类据点之后,我们才可以用‘智慧的星球来超越地球上的IBM了。”
但是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家公司说的,而是蓝色巨人——IBM,这再次验证了所谓的名人名言效应,所以我们笑不出来。
不过,不管我们笑不笑的出来,对我等非专业人士来说,还是有必要先通过彭明盛的阐释来了解一下“智慧的地球”是如何运转的。
彭明盛的意思是,“智慧的地球”背后是三个化——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物联化就是物联网的概念,即无论是通过传感器还是其他方法,只要是科学能够到达的地方,想感测的物体都能被感测到,这是一搜集数据、感测数据的过程;互联化就是把这些数据运送到后台,并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智能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处理把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最终帮助做出决策。简单地说,“智慧的地球”就是一个从数据到信息、从信息到知识、从知识到洞察力的过程。
这是过于复杂的问题,不思考还行,左脑水、右脑泥,各是各,一思考一搅拌就容易成水泥。再说,这更多是IBM自己内部要处理的事情。对于我们,不,是其目标“消费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到底能从IBM那里收获到什么。这也符合IBM一直以来“只要给我一笔钱,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们都给你搞定,你不用管太多,只要等着‘拿货”的做派。
当然,虽说我们每个人某种程度上都是地球的主人,但如果只说我们最终能从IBM那里得到一个智慧的地球,这未免会让人产生坠入云里雾里的感觉,所以这就涉及“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的降下或者说落地问题。
因为不只是概念,
所以IBM不是一头猪
这年头,提概念(或说理念)似乎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十个人中有五个人都会提,地产广告公司更不用说,几乎人人都是概念大王。不能否认,IBM也是概念大王,1995年,在很多人还不知道电子商务为何物时,IBM就预先提出“e-business”的概念;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IT走下神坛,IBM又适时地推出了“e-business on demand(电子商务随需应变)”;2006年,在整个中国开始将“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的时候,IBM又紧随其后说起了“创新”。这次的“智慧地球”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是要是只会提概念,即使提的再高如果不能降下,那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头猪。还好“智慧的地球”后面的IBM在这一点上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智慧。它采用的是分解法:把地球分解成一个个可以被充分感知的个体。智慧的地球落在中国就叫“智慧的中国”,落在城市就叫“智慧的城市”,在行业内则有“智慧的电力”、“智慧的交通”、“智慧的医疗”、“智慧的实物”、“智慧的基础设施”等等,一个细胞都可以无极限的细分,更不用说偌大的一个地球,所以,只要有必要,只要IBM愿意,它就可以一直这么细分下去,甚至是“智慧的解手”、“智慧的爱情”、“智慧的死亡”……事实上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是让人了解了“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还让IBM完成了一次从无目标市场到一个又一个目标市场的圈地运动,这一圈地运动比当年英国的圈地运动更厉害,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每一个行业都在它的“管辖范围”之内了。试想,如果IBM只笼统地抛出“智慧的地球”,谁来埋单?最可能的就只有联合国了。
广告是基本,传教最厉害
落地之后就是传播的问题,这好办,每一项智慧配合一条广告片再加上几条总形象片,不用太多的创意,只要把该说的说清楚就行,然后电视、平面、户外、网络,轰炸式投放,想不看到都不行。但是这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构建“智慧的城市”比作一场由城市能源、交通、食品、公共卫生、安全、医疗、节能减排等各领域合作演奏的交响乐,如何奏出智慧、敏捷、和谐的旋律,作为市长将是指挥。所以,正如IBM所说的:“智慧的领导力是推动‘智慧的地球的关键,构建‘智慧的城市关键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企业好说,但这些领导们不是靠几个传统广告就能忽悠的。
这时“巡回传教法”派上了用场,事实上,这也是IBM最深谙的方法,2002年开始,IBM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论坛活动。至于“智慧的地球”,2009年,仅在中国,IBM就在12个城市开展了主题活动,召开了22场智慧城市的讨论会,与200多名市长以及1700多名城市政府官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些传教活动其实就是一场又一场的互动传播。
你是风儿,IBM就是沙
这不仅显示了IBM的财力,更充分显示了IBM的能耐,区区一个企业要与成百上千的政府官员对话可不是容易的事。为什么IBM就有这样的本事?这得从IBM近几年的改变来寻找答案。无论是2006年的“创新”到2008年“智慧的地球”,它们(在中国)的提出都与中国的社会背景关系密切,前者适逢“创新”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后者则是在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被提出及医疗改革、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和谐社会被视为政策目标之时,无论是“智慧的电力”、“智慧的基础设施”,还是“智慧的医疗”、“智慧的食物”看起来都好像是专为中国高级定制的。IBM所做的不过是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罢了!有人为我提供解决方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有那么多人群群赴会,也就不奇怪了。
这正是从前的IBM和现在的IBM的不同所在,以前的那个IBM是相对纯粹的属于IT的IBM,现在的IBM则是与社会充分融合的IBM,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让人产生亲近感的IBM。不过,从头到尾都没变的是,IBM还是一个企业,而不是一个慈善家,“急政府之所急,想政府之所想”的背后就是IBM的三大产品集团:软件、硬件和服务。在此,IBM这个大块头的大智慧已经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