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阈下教师课程整合能力*及存在问题分析

2010-10-18李向辉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年2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能力课程

李向辉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信息化视阈下教师课程整合能力*及存在问题分析

李向辉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其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以专业知识系统的建构为基础,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体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实践中,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差异显著,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能力亟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信息技术充斥课堂,造成学生主体和人文精神的缺失等问题。

信息化视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生发展

信息技术因其知识传播快、资源共享、形象生动等优势,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作为知识呈现的工具辅助教学,而且作为强大的认知工具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1]

一、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合

2000年10月,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革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支持;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教师在现代教育理念、信息技术能力、学科内容的掌握和教学媒体等要素相互作用之后形成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的综合表现,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在多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结果。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程的过程中,既要追求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大功效,以工具技术主义作为使用目标的效率追求,又要保证信息技术手段的价值性,讲求功效理性。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受教育理念、教学目的的影响,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给予高度关注,注重学生主体化、自主化,表达出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价值理性的诉求,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追求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的主要表现是: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时,教师以超越一般的技巧性把信息技术融合到课程授受过程中,以学生的主动成长为主要追求,以技术手段达成对课程内容的挖掘和对学生潜能的开发,通过重构课程、介入课程、进一步生成课程,把信息技术的落脚点深入到课程的内容和精髓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的养成和对教育终极目的的内在诉求两个方面。

1.技术基础:专业知识系统的建构

随着大量新技术引入教育领域,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必须不断提高,这是整合能力提高的基础,也就是说,技术不是孤立于教师发展之外的现成工具,教师必须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才能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高课程的内涵和教学效果。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及教师的专业知识系统如何内化和吸收信息技术,很多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986年,舒尔曼针对教师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分离首次提出了 “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认知风格等特征,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是教师特有的知识结构。[2]2006年,美国学者Punya Mishra与Matthew J·Koehler以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为基础,提出“将教师利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整合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新框架,称之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它是学科知识、技术知识(计算机、因特网、数字视频等)和教学法知识(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和方法等)三者之间动态整合的产物,是关于教师在具体情境中如何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高度综合的复杂知识”。[3]简称TPCK知识系统。TPCK知识是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TK)、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PK) 和 学 科 知 识(Content Knowledge,CK)三种主要知识形式的整合,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是多维知识结构融合的知识体系,是由技术和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的相互作用融合而形成的,对教师如何利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起着决定性作用。TPCK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具有现代元素的内容,对于教师能力结构的优化、现代教学意识的激发、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适应、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课程教学整合能力对教师运用技术开展有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包含了具体教学情境中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的复杂关系,包括教师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重新审视与反思,在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的相互关系中敏锐地寻求新的可能,如根据具体教学情境的需要设计新技术,或利用新技术开创新的教学空间。[4]

2.价值追求: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

课程整合应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构建协作、会话等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激情,使学生能有效实现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的转换的实质是,改变以传输知识为主、以学生拥有知识的量作为唯一评价指标的传统教学思想,防止信息媒体被完全物化为承载、传输信息工具的功利化倾向。在教学过程中,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储存、传递、演示、交换等手段得以传播,而隐性知识必须通过技术的价值理性获得。在信息化环境下,技术和课程教学的整合也要遵循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追求全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寻求个体发展和个性张扬,其核心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要遵循“效率”原则,又要注重“绩效”原则,不仅追求 “真”还要追求“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价值追求要满足学生作为全面发展的人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诸如道德的追求或精神追求。因此,把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紧密结合,以发展的目光审视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共享、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整合过程中,教师也要在反思、趋善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二、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缺失及问题溯源

教师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能力蕴含了以下因素:基本技术知识素养,基于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能力,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育环境创设能力,以学生和自我职业发展为主的教学发展能力,实践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1.教师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差异显著

信息技术素养概念内涵丰富,它包含了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含了选择获取信息,识别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传递并创造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培养熟练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素养为其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奠定基础,只有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差异比较显著。一项在调查农村教师对现代信息知识掌握情况的研究中发现,“农村教师对现代信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相当缺乏的,只有约30%的教师比较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常识;对现代信息系统工作原理、结构与组成比较熟悉的还不足30%;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的人也不多,略超过4成。在这些对现代信息技术比较了解和掌握的教师中,40岁以下的超过了80%”[5]。由于城乡资源配置差异的存在,城市教师在初始教育学历、拥有信息技术资源、培训学习机会等方面要优于农村教师。而年轻教师由于近年高校教育改进、学习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等因素,在信息技术知识的汲取上占有优势,从而显示出群体差异。

2.教学设计能力亟待提高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教学问题,通过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进行选择,并在对教学结果做出合理评价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操作程序。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最终要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包含专业基础、专业技能、情感态度三部分,专业基础指教学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指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情感态度指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具有伦理道德和知识产权等意识。[6]目前,教学设计能力低下,注重外在传递效果而忽视与课程的内在衔接是当前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缺陷的主要表现。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主要以集中培训为主,缺乏个别化指导,这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另外,人际互动、共享经验、自我反思、内因学习的缺失也是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能力欠缺的原因所在。

3.信息技术充斥课堂,造成学生主体的缺失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不是把信息技术简单地作为教学的演示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主体是课程以及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为目的。

然而,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单化却是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把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的演示工具和教学的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替代了黑板和放映机,而且还有些教师误认为信息技术应用越多越好,结果是课堂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学生主体却被冷落,热闹过后却收获甚少。这种极端的行为方式反映出,只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否,忽视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背离了课程整合的真正意义,从本质上忽视了价值追求。信息技术充斥课堂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的价值理解有关,另一方面还和教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应该摒弃功利化的思想,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造条件,使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课程目标、教学环节相互融合,对教育技术和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4.信息技术凸显,教师身份隐蔽,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师担任多重角色,除了传统的角色外,还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协作者、知识的建构者、新型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教师能否扮演好这些角色是课程整合的关键,角色由传递型转变为引导型是其应有的选择。教师角色的转化并没有削弱教师的地位,但是,“在一些课堂上,教师为突出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究,学习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他们自己选,合作伙伴由他们自己挑,没有指导、提示、检查、反馈,成了典型的‘自流式’或‘放羊式’教学”。[7]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于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是弱化教师控制整个课堂的力度。所以全盘否定教师应有的角色,盲目崇拜信息技术,不加选择与批判地全盘接受,造成了信息技术凸显,教师身份隐蔽,也使教师角色适应困难现象产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本应使教学情境性、互动性、趣味性更强,但是隐蔽于多媒体后的教师在展示五彩缤纷的画面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精神对话在无形中被削弱,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应充分挖掘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隐性教学资源,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信息素养是影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是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迫切需要教师重新定位审视自身的专业素质,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成果。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8-10.

[2]Shulman,L.S.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2):4-14.

[3]陈静.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9,(6):29-30.

[4]李美凤,李艺.TPCK:整合技术的教师专业知识新框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76.

[5]杨秀富.西部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7,(2):106-107.

[6]刘丙利,赵百杰.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9):28.

[7]李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问题析解[J].中国教育学刊,2009,(9):68.

(编辑:鲁利瑞)

G451.2

A

1673-8454(2010)20-0026-0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