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的“浅尝辄止”
2010-10-13朱玉锦
朱玉锦
在传统复习课的基础上,应在以下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组织:课前组织、课堂组织、课后组织,其三者既各自独立,又有机联系,浑然一体,循环往复。
一、课前组织复习
1.教师方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受课堂教学时间限制,总复习中的课前准备对老师要求更高,纵观新教材中总复习的编排内容,给点不给面,只是一些习题列举式编排,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指挥官”的指挥意识,又要当好前线的“侦察员”,挖掘教材“隐藏”的编排意图,准备和熟悉复习内容,提前设计复习流程。内容包括:①学生情况的了解:“知彼知已,方能百战不殆。”我们的复习宗旨是“起点虽然不一,终点力促发展”。②复习内容的整理:应对小学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整理,对内容的侧重点,习题的设计,课时的划分均应系统考虑,必要时应搜集小学段北师大版所有教材,甚至中学,特别是初一教材,对个别新增加的知识进行重新“洗脑和定位”,避免教师与学生对于某知识点认识的不统一现象出现。③选取趣味性素材:为解决传统复习中师生的“认知疲劳”现象,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身边实际生活,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尽量选取现实的、有趣味的、离他们很近的生活素材。④灵活设计复习模式: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再好的复习课模式也只能是“仅供参考”而已。
2.学生方面:①加强复习态度的引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从家长期望,名人传记,社会竞争、身边成功人士等角度,甚至结合自身成长(成材)经历进行提前动员,必要时可与班主任协调召开相关主题班队会,进行思想动员。②整合知识能力的指导:生活中,“衣柜里的衣服不能乱放,用时找不到”,“写作文要列提纲”等生活和学习现象则说明我们在复习中应有常用的自主整合知识能力,作为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现状,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大胆放手,但同时又不能高估学生。
二、课堂中的组织
1.回忆环节:尽量创设情境,以“趣”导入,提倡“开门见山”,教师应努力当好“纤夫”角色。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既不能故弄玄虚,随意 “忽悠”学生,也不能言中无意,避免问题一出,让学生的思维方向游离预设目标于“千里之外”。如“复习数的认识”,可以直接在黑板中间书写一个大大的“数”,问:“大家都已经学过哪些数?……”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回顾主题和方向;也可以采取“情境导入”。
2.整理环节: 学生课前整理的知识带有局限性,需要进行必要的交流和补充,此时教师应扮演“牧者”角色,引导学生在回忆的同时,利用再认识的成果,通过语言交流或书面载体进行二次加工和完善,此环节中,放手让学生整理,但应注意有效组织和引导,时间不可过长、要求不可过高。教师应做到:①可以通过语言或小黑板等方式出示整理要求(内容、呈现方式、完成时间)。②提倡个性化整理风格,形式不限,但目的一样,允许学生采取自主、合作形式交流。③要有时间观念,允许学生用速记,简易、符号标注等形式整理,不一定要全、要细;便于回答交流即可。④教师要深入一线,寻找并发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数学节奏。
3.交流反馈:“一个苹果一人吃,只有一个人尝到甜头;一个人如果被大家分吃,则有很多人尝到甜头”,知识在交流中也有增值功能。在此环节中,教师应立足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意识,可以让学生汇报整理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不同观点,也可以质疑,甚至提供出自己整合后的新发现,教师可以把一些新观点、新结论摘录于黑板,并对学生进行及时肯定和评价,如在组织复习教材 “分数、法、除法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先局部看,再整体看,就能发现联系和规律,渗透辩证观察的能力。当然,在交流中,难免有成熟和不成熟观点,只要有所进步,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均应给予鼓励,对于“突发性”的知识问题,要有应急机智,杜绝师生之间“踢皮球”,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应急机智。
三、巩固应用
与平时的“巩固应用”环节相比,总复习课中,练习题的设计权利尽量不要让让教师一人独揽,可以下放,可以教师设计,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课前设计或摘抄的习题,如复习“平面图形特点”时,可让学生课前自编或选编一些判断题或选择题,课堂上进行“挑战性比赛”,教学气氛活跃且记忆、辨析效果明显!也可以选取一些思维价值高的题目。
此外,组织计算时,可以经可能多地让差生上黑板板演,便于发现问题,让优生做完后,多想几种办法,加大探究问题的空间,大多数写完了,可以看黑板进行对比反思,培养学生学会“找差距,寻不足、谈经验、同进步”的学习习惯。
还有,此阶段不管在练习时,还是师生评价时,多让学生总结得失,多给自己或别人提出以后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四、总结提升
常言道“没有总结,便没有提高,更没有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引导学生主要从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方面入手,用简炼语言高度概括,也可以从解题方法、计算技巧、必要的检查等方面,避免重复在前面各环节穿插进行过的小结,此处用时不必太多,以口答形式为主。
没有“春种一粒粟”的辛勤付出,哪能收获“秋收万颗籽”的丰收的喜悦!教师充分理解到这一点,就可以使小学数学复习课能够有效地发挥高度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记忆、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克服时间短、内容多等困难因素,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