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后的几点问题探讨
2010-10-09济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郑红
济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郑红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机制保障改革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但是自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凸显出许多新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一、现阶段急需解决的制约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困难和矛盾
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经费是由中央、省、市、县按比例共同承担。这就要求县级政府要按照分担的比例足额配套各项改革所需资金,增加了县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基础比较落后的地区,如何保证这部分资金足额到位是一个关键问题。
此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中央、省、市分别承担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是否能保证专款专用、足额拨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后,各县(市)区由于财力紧张,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都不同程度地拿出一部分作为改革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项教育资金的投入。
目前不仅存在教育投入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的问题,并且还存在“挤出效应”的现象。政府全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目的就是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就是增加教育投入,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政府承担起对义务教育或者说是免费教育应承担的责任,所以从中央到地方严格要求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单列。但实际运行状况很不理想,存在“挤出效应”的现象。有个别地区存在用两项附加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免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的现象。
2、规范收费后,部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收入下降
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所有县级县直学校作为农村学校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范围,使得这部分学校不允许继续收取学杂费。在改革前这些县直学校按城市学校标准收取学杂费,改革后则按农村学校收费标准给予补助,学校收入比改革前减少,收入差额如何弥补将是学校直接面对的困难。
3、实施“校财局管”制度后出现的问题
由于预算、核算、监管到校是一项崭新的工作,要求高,起步难。在深入调查后发现,实行“校财局管”后,一是学校财务机构撤销而上收到县局,由此强化了学校资金使用结果的监督,而资金使用过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被弱化;同时资金到位情况和学校项目实施存在时间差。二是学校预算执行与支出的随意性仍然存在。三是费用开支的审核难把关。
二、对教育经费投入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提出的建议
1、政府应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应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保障“两个比例”逐年提高,并尽快达到文件规定的水平,并落实好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措施。
2、坚决杜绝个别地方存在的“挤出效应”的现象,纠正出现挤占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的问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县级政府必须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当年的财政预算,并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各项收支都要统一编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得到足额安排,坚决防止“挤出”效应。
3、在“校财局管”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强化学校预算管理,为会计集中核算奠定基础。经费的支出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同时,将核算中心会计结报与预算相衔接,学校的支出要受预算进度、项目、标准、定额及资金渠道等制约。此外,要督促部门加强预算编制,建立科学的标准定额,做到早编细编预算,使预算细化到单位的各个项目。从制度上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建立经常性的校舍安全检查制度,要加强对校舍修建项目的适时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情况,并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保障校舍修建资金及时到位,确保中小学校舍在无安全事故的同时,校舍设施不断改善。严格按照《济南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和使用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设立专户管理。加大投入,加快校舍维修改造的进度,消除校舍隐患,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水平,使其标准化、规范化。
5、加强公用经费管理,规范教师津补贴发放,保障教师收入水平,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要狠抓财务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投向和优化支出结构,优先落实义务教育经费,要规范公用经费使用范围,公用经费用于保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用于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不得用于对外投资、人员经费、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同时,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教职工积极性,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效益的提高,可根据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实行绩效工资制,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在教师工资津补贴的项目中设立“活的部分”,与教师的绩效挂钩,使一线教师与后勤教师有区别、一线教师水平高低有区别;实行教师竞岗制,原则上按师生比配备教师,形成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部属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新机制改革的实施开局良好,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去研究解决,使新机制改革进一步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