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汉旗母子山村人口数量变化对人地关系的影响
2010-10-09欧阳玲
欧阳玲
(赤峰学院 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敖汉旗母子山村人口数量变化对人地关系的影响
欧阳玲
(赤峰学院 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考察了敖汉旗母子山村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地关系的演变状况,得出主要结论:距今4000多年前,研究区已有了发达的农牧业,人口稀少,人地关系协调;随着人口增加,环境恶化,人地关系也随之恶化;建国后,该地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继续恶化,人地关系更为不协调;经过综合治理,目前,该村的生态环境已有很大改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人地矛盾有所缓解,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对人地关系的协调还存在潜在的威胁.
母子山村;人口数量;人地关系
敖汉旗属于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历史上该区曾以牧业为主,水草丰美,遍地牛羊.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得该区人地关系矛盾问题突出,成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经过综合治理,20世纪80年代后期该区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1],但贫困程度并没有减轻,所属的16个旗县中14个是贫困县,85.7%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是贫困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2].敖汉旗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问题严重困扰着该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该区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必须要高度重视人口的增长,耕地资源的减少,土地承载力加重,对经济发展的威胁.笔者选择典型村域——敖汉旗母子山村为依托,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历史文献的方法,考察该村人口数量与人地关系演变状况,为该区脱贫致富及协调人地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部努鲁儿虎山脉之阴,老哈河下游之南.由燕山山地丘陵向松辽平原过渡带.地理坐标为:119°30′E~120°53′;41°42′~43° 02′N.东、东南与哲里木盟、奈曼旗和辽宁省北票市接壤;南与辽宁省朝阳县、建平县为界;西南与辽宁省建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区相邻;北、西北隔老哈河与松山区和翁牛特旗相望;东北与哲里木盟奈曼旗毗邻.
图1 母子山村在敖汉旗所处的位置示意图
本文所调查的母子山村位于敖汉旗中部萨力巴乡最南端,距乡政府15公里.东、北与萨力巴乡的老牛槽沟村、章京营子村相接壤,南、西与新惠、红娘沟村、四德堂乡架海沟村相毗邻.其地理位置是119°48′E、42°23′N(图1).位于敖汉旗中部萨力巴乡最南端,距乡政府15km.东、北与萨力巴乡的老牛槽沟村、章京营子村相接壤,南、西与新惠、红娘沟村、四德堂乡架海沟村相毗邻.
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平均风速为48m/s左右.年均气温7~9℃,≥10℃积温为2600~3200℃.无霜期135d左右,春霜一般在5月5日—8日结束,秋霜在9月28日—30日出现,全年日照时数为1500~1630h,年降水量350mm左右.地貌为黄土丘陵台地.母子山村辖12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即布登皋、杨树湾子、母子山、扎兰地、陈家窝铺、柴草沟、流水井子、那吉奈、老鹞子沟.全村总人口118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1人,总户数318户,农业户数318户,农业人口1188人,总劳动力613人,其中劳动年龄内576人,居住比较分散,人口密度为36人/km2.
全村总土地面积3347.84hm2,耕地面积651.23hm2,林地面积2452.44hm2,牧草地面积675.83hm2.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林牧业所占比例较小,农作物以玉米、谷子、高梁、豆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葵花、芝麻.200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26元,全村没有机耕地面积,耕地依靠畜力耕作.与外面只有一条村砂石路与沟道相通,交通极不便利.
2008年7月,笔者对贫困县的贫困村—敖汉旗母子山村,取全村318户,进行了多日的农牧户调查,根据实地调查,结合该区人地关系系统主要特征,对研究区人口数量对人地关系影响进行分析.
2 人地关系演变状况
考古证明,距今20万年~1万年间敖汉地区已有人类存在,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古代先民已经过着渔猎和耕牧相结合的原始生活[3].有考古学上的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及小河沿文化、夏家店文化等,母子山村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类生活的遗迹是在距杨树湾村西北0.5k m处的城子地,现在还可以看到一些磨制的石制工具和陶器的碎片,据考证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当时已有了发达的农牧业,也可以看出史前此地的自然环境优越,植被状况良好,人地关系协调.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取代,使得本地畜牧业文化兴起,并占据主要地位,直到清末至近代,本区实行了“移民实边”的放垦政策,农业人口大量迁入此地区.农业文化景观区的北界也推移到敖汉旗中北部一线.本村的生产由畜牧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为主牧业为辅,成为农牧业交错带的一部分.其自然史观及人地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母子山村原属于小河沿镇,成立于400多年前,原多为蒙古王公占据.雍正二年,山东大灾,其汉人大批迁居此地.达王隋实行“借地养民”政策,大部牧地被开垦,人口愈加稠密了(1990).据史料记载:“该镇成立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原为沙漠牧野仅其附近为平原”[4].可见此时的当地自然环境较史前期已发生很大变化,环境恶化了,人地关系也随之恶化,转变的原因一方面是气候的变化,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
在1933年,小河沿已有5003户,人口27732人,5.54人/户,耕地面积达160900亩,人均耕地面积达5.8亩/人,全新惠县人口达209904人,占2000年总人口的36.18%,耕地面积1015000亩,占2000年耕地面积的37.41%[5].可以看出当时土地的开垦强度很大.在蒙古王公、官僚、地主统治时期,特别是在日寇铁蹄蹂躏下,使人们逃荒避难,游离失所,造成了土地荒芜,村庄残破的凄惨景象.建国前,母子山村的杨树湾村民组当时只有两个姓氏:柳、贾,共6户,计30多口人.其生活来源是靠租种蒙古王公的土地,共计近千亩,种植的作物主要是谷子、高梁,亩产100kg左右,可多数却给蒙古王公交了租,给日本人交公粮,最后所剩无几.农民生活困苦,到春季时已无粮可吃,当时的牲畜很少,羊50只,牛4头.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开垦的土地是典型的粗放式经营,农民为了基本的温饱问题,增加粮食产量,靠的是大量开垦荒地,使得传统的牧业经营为主转向农业经营为主,耕地在不断增加,草地、林地在不断消失.
建国以来这一区域的自然系统承载能力逐渐减弱.历史上,该地区人口的总趋势是不断增加的.建国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人民走向政治舞台,掌握了政权,废除了过去一切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打倒了蒙古王公,贵族,土豪,劣绅,恶霸地主,平分土地,实现了平等自由和耕者有其田的一系列优越社会制度,再加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的死亡率迅速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加,母子山村总人口由建国前的200人左右增加到1990年的1388人.41年的时间,人口增长了近6倍,每平方公里达42人.按照国际人口承载力标准,半干旱地区人口密度不应超过20~25人/km2,否则就应大量移民,母子山村的人口远远地超过了半干旱地区的所能承载人口的最大限度.人口的迅速增长,给当地的自然系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人口的增加引发自然系统的变化,大面积的草原、森林、荒地、坡地在向耕地转化,再向沙地转化.在实地调查中,据杨树湾村的老人反映,在建国前此地有大面积的杨树林、天然草地,还有很多的野生动物,如狼、山鸡、狍子、獾子、狐狸等,沟谷里长年有水流出,在建国后所有的杨树都被砍伐,大面积开荒种田,这些动物也就慢慢地不见了,环境也在慢慢地恶化,人地关系极为不协调.到1975年,该村的沙地已有5000多亩.
1976年以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水土流失得到了大范围的治理,这一绿色工程阻挡了流沙南侵,防止了土地沙化,平原河川农田防护林和丘陵地区的水土保持林正在发挥着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敖汉旗“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以来,通过每年以12万hm2的速度连片治理,到1997年,全旗有林地面积达到33.2万hm2,是1949年1万hm2的33倍和“三北”工程建设前1977年的8.27万hm2的4倍,森林覆盖率达到40%;林地面积增加的同时,沙地面积在逐渐减少;流动沙地由70年前的3.8万hm2减少到0.6万hm2,半流动沙地由11.4万hm2减少到2.6万hm2,固定沙地则由2万hm2增加到14万hm2,母子山村经过20多年的治理,流动半流动沙地已全部消失,目前仅存固定沙地102.08hm2,调查中村民叙述,1985年炮兵部队军事演习的靶场目标地,当年曾是寸草不生的流动沙丘,如今已成了郁郁葱葱的林地和草地,随着绿色植被的增加,水、旱、风沙灾害明显减少,尤其是风沙灾害的改善较为明显,与1977年相比,1997年大风日数平均减少9.6天,风速降低0.52m/s,通过治沙,基本杜绝了风沙阻塞交通、侵吞农房,吞噬农田和一年几播种的现象.
母子山村人口数量过多,人均耕地资源又不断减少,即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人们也难以脱离贫困,大量人口流出成为必然.在对母子山村318户,1188人详细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十五年外出流动人口状况,可以看出,母子山村的外出人口由1996年的45人急剧增加到2008年的237人,占劳动力数的比重由13.2%增加到41.1%.常年外出人口增幅更大,由19人增加到197人,占外出人口数的比重由42.2%增加到83.1%.在母子山村人口流动中,人口迁出也有逐渐增加趋势,近十五年共迁出74户,占2008年总户数的24.5%,迁出人口为28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2%.母子山村近15年总人口呈减少趋势.这一变化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有所减轻,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该地的人地矛盾,为该村的生态安全及社会经济系统向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还是远远的超过了人口承载力的标准.
3 小结
距今4000多年前,研究区已有了发达的农牧业,人口稀少,自然环境优越,人地关系协调.直到清末,本区实行了“移民实边”的放垦政策,农业人口大量迁入此地区,本村的生产由畜牧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为主牧业为辅.随着达王隋实行“借地养民”政策,人口增加,环境恶化,人地关系也随之恶化.建国后,该地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继续恶化,人地关系更为不协调.经过治理,目前,该村的生态环境已有很大改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人地矛盾有所缓解,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对生态环境还存在潜在的威胁,不利于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1〕赵杰,赵士洞.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因子分析—以内蒙古尧勒甸子村为例.农村生态环境,2003,19(3):1-4.
〔2〕修长柏,薛河儒,刘秀梅.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农村贫困问题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3(5):53-57.
〔3〕敖汉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第一章,建制沿革,第3页.
〔4〕新惠县县况原本.敖汉旗档案馆于1985年7月10日复制.
〔5〕乌兰召苏木发展史.敖汉旗档案馆,案卷号:1.
X22
A
1673-260X(2010)08-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