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2010-10-09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周默晗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周默晗
我国高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周默晗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园区已成为经济增长较快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科技园的发展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都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几个方面对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期更好的发挥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高科技园区 推动 发展经济
高科技园区是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我国自成立高科技园区的这些年,科技园不仅促进了所在地区科技成果到经济效益的迅速转化,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助推器。
一、我国高科技园区的概况
目前我国经济基础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市场体制并不算完善,特别需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起来,形成局部优化的环境,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从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组建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年来,大量高新技术成果在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化,为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球有许多高科技园,他们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三方面构成: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近些年来我国高科技园区专业特点明确,功能专一,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突出比较优势,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提供有效的激励,使高科技园区富有个性特色。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协调作用,加大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财政金融支持;加快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扎扎实实地抓好一批优势产业和项目。
(1)高科技企业
这类企业是高科技园区孕育、生长的基本细胞,是指那些敢冒获利与损失不确定性之风险,以开发和生产经营高科技产品为市场导向,富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企业,但是保护这些中小企业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些企业有以下特征:
1)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方向、技术人员集中;
2)产业环保,生产、销售科技含量高;
3)高风险行业集中,投入较大;
4)以社会资本为主,进行市场化运作。以社会资本为 主,进行市场化运作。
(2)金融机构
高科技产业需要高投入才能取得高效益,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科技园离不开大的资金投入,由此可见资金是影响园区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3)高校和科研院所
大学是人才聚集的地方,技术人员丰富,也是企业人才的诞生地,新思想、新技术都在大学应运而生。大学和科研院所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进行基础性的工程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为企业开展工程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同时,他们还开展战略高技术研究,在原始性重大技术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大学在高科技园区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负着培养人才和输送技术的双重责任。
二、高科技园区发展中的困难
我国高科技园区建立时间较短,只有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采取相应的措施,我国的高科技园区建设才能一步一个台阶,逐步走上正轨。
(1)降低交易费用
高科技产业技术分工比较细致,各产业链都是独立存在的生产组织,同时这些生产组织之间又存在大量的交易关系。如何能够有效的降低这些交易费用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主要任务。
(2)建立资源共享体系
高科技企业是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比重大的企业。资金投入风险性极高,并且起始资金需求也很高;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需经高等教育及培训,工作内容专业性很强。
(3)资源整合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单种资源的充裕供给,各种资源必须快速流动和结合才是高科技企业的灵魂。在目前市场紧缩的情况下,只有各种资源要素的快速组织,才能使高科技成为有效益的投资。这包括资金与技术的结合,供应商与制造商、用户的快速结合,从产品构思到产品最终使用之间的各个环节要尽可能的讲求效率。
(4)增强创新能力
要积极借助外力,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注入动力、拓展空间。自主创新不排斥开放和集成,要强化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与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结合起来,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开放式创新体系。
(5)参与孵化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由于缺少融资渠道,往往陷入资金短缺、创业者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市场开拓能力有限等问题,不少企业还没有长大就已经夭折在创业初期,存活率普遍较低。在这方面需要高科技园区内部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为企业生存与成长提供所需的服务机构与有利环境,帮助企业成长。
(6)跨国公司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
跨国公司抢占发展中国家市场,这一点在我国经济市场体现十分明显,跨国公司为抢占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产品等市场,纷纷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分公司和研发中心。同时,国内企业应当迎难而上,把困难当作机遇,向国外企业学习其先进理念,不断壮大自身力量。
三、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建设的措施
政府充分认识,在举办科技工业园区的同时,采取降低地价扶持传统产业发展。并由政府出资,对提升传统产业搬迁提供服务和人员技术培训,把传统产业在调整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1)定位要准确
政府在风险投资方面应当起到引导作用,在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中应当树立一下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科技含量、制定相关风险投资启动的政策,营造良好的风险投资氛围。
(2)完善法律法规
世界各国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制定法律来完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一部分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不规范,应尽快制订《风险投资法》和与之配套的《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要加快科技园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快立法的步伐,为其良好运转提供法律保障,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法律环境,制定完善的风险投资市场和监管法规。
(3)产业的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要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实验室成果——中间放大试验——工业化或产业化,而三个阶段中投入资金的比例大致为1:10:100。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产出的特点,由此决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与一般产业投资相比也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是一种新技术、新产品,而一般产业投资的往往是成熟的技术和市场常见的产品;
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成功率不高,风险较大且前期融资较难,资金链容易断;
3、一般产业的投资,是以平均利润率作为机会成本来衡量其回报率的投资,而风险投资虽然失败的概率非常大(大约有1/3的风险投资项目都是血本无归的,其失败率在68-80%左右),但在排除风险之后一旦获得成功,就可以取得极高的投资收益,它所追求的是同其高风险相对应的高收益率(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投资回报);
4、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筹集其创业资本,而在高新技术推向工业化或产业化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由于考虑到它的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显然不会给它提供贷款,而起始阶段的政府投资或个人投资又极为有限,因此只有发展风险投资机制,才能实现产品的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4)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基金不象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强,如果监管不严,将给股票市场甚至社会带来很大危害。它是以长期股权形式进行投资,随着所投资企业的成长取得巨额回报,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会产生泡沫成份。所以政府应给风险投资公司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生存环境。政府在税收方面要给予优惠政策,实行减免所得税办法,对高科技企业实现利润后二年免税,从第三年起实行15%的低档所得税税率;政府应在增值税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与适当优惠,允许将纳税期内购置的固定资产所含税金全部进行扣除,作为过渡措施可允许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新产品试制费等可比照免税农产品按10%计算进项税进行抵扣,对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转让,按其实际所含的营业税予以扣除。此外,还可在信用担保和产品销售方面给予必要的保护。
(5)选择科技力量优势集中的城市进行试点,尽快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
高新技术产业成功率不高。没有相应的风险规避政策,高新技术产业难以成长壮大。从国际上看,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风险规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仅占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2-3%,而欧美发达国家都在40%以上。风险投资作为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基本政策,国家应把发展风险投资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给予风险投资基金优于其它基金的优惠税收政策,向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尽快设立风险投资公司,以帮助拥有技术成果的技术专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帮助他们筹集创业基金,特色管理专家,树立企业形象,占领产品市场,目前可先将一些准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改组成有限责任和有限合伙等形式,并通过“官民”合办的模式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即国家注入适量资金作为启动和担保资金,采用股份制或发行债券,广泛吸收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方面投资,形成国家统一规模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风险投资经营公司。
四、总结
2010年,在全球高技术产业出现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国家高新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依然保持较高增长率。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基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正如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断所指出的:“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这种产业发展与科技活动的结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离的难题,使人类的发现或发明能够畅通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1]吕政,张克俊.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6;2
[2]张国安.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新园区发展研究.科研管理,2003
[3]周伟林,桂秋.中国高新区聚类分析与评价.浙江社会科学,2002;3
[4]苗俊明.湖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5
[5]陈建先,王昊.国外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5
(责任编辑:何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