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对预算单位财务的影响

2010-10-09温州市体育局李展

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用款国库财政资金

温州市体育局 李展

浅谈国库集中支付对预算单位财务的影响

温州市体育局 李展

国库集中支付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该制度的实行势必对预算单位财务产生很大影响。本文拟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前后对比分析,探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后对预算单位财务的一系列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 财务 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规范财政支出管理,使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同时对预算单位财务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一)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可以消除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头管理、多户头存放的弊端,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过去国库要一次将资金拨入单位银行账户,形成了以多头设置账户为基础,分散进行的资金缴拨方式,造成国库资金不足,调度困难。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实现了单位用款计划与资金拨付相分离,使单位形成的结余体现为用款计划指标结余,而实际资金结余却在国库。

(二)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利于国库资金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的资金全部集中在国库,预算支出所需资金由财政账户直接拨付,减少了中间环节,使预算资金到位及时,从而有效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成本,同时也改变了资金由预算单位层层下拨,环节多、在途时间长、支付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方便各单位支出需要,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有利于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过去是将资金直接拨入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而单位是否按既定的预算执行,执行进度如何,只能在事后检查监督。现在每笔支出都处应在相应预算指标控制之下,财政可随时掌握各项预算的实际支出进度,使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申请使用财政资金的计划性、科学性、规范性得到加强,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四)有效防止了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所有财政资金不再预拨到预算单位账户,在预算执行前就对其进行审核,结余都以指标体现,所以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由于集中支付和加强对各单位各项支出的审核,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能够较好地杜绝不合理支出和各种违规、违纪支出,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五)提高了资金到位速度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对各预算单位来说,省去了国库向单位拨款程序,国库处批准单位用款计划后,直接通过电子网络传送到预算单位,预算单位收到用款计划,单位即可使用资金。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单位财务的影响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改革配套制度的逐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对预算单位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预算单位的资金拨付和使用的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前,预算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主要是围绕资金管理来展开,只要银行账户有足够的存款,即使无预算或超预算也能保证各项支付的顺利实现。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所有资金不归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只有用款指标,其财务支出取决于年初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才能办理支付。预算单位根据批准的部门预算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分月用款计划是办理财政性资金支付的依据,这不仅要求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而且每月还需上报用款计划,用款计划的编制要细化到具体支出项目、具体会计核算科目、支付类型及支付方式等。预算指标一旦下达,不允许随意调整和更改,无预算或超预算、无计划或不按预算用途使用资金、分月用款计划的支付类型或方式有误等均不予支付,每笔支出都遵循预算、计划、申请、支付的业务流程,这就要求预算单位在编制下一月份支付计划时要有高瞻远瞩的预算和精确的计算。这样既规范了财政管理,也强化了预算约束力,维护了预算的严肃性,突出了预算的中心地位,有利于促进部门预算的合理编制,使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更加透明也更具科学性,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重心由资金管理转向了全面预算管理。

(二)资金支付方式的改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前,预算单位在使用财政性资金时,都是先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根据预算把资金拨入各预算单位银行存款账户,再由预算单位在支出发生时通过银行转账或支付现金的方式将财政资金支付给最终供应商。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资金的运行方式是以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通过编制用款计划、账户管理、支付管理、资金清算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方式,将资金支付给收款人,而无需经过预算单位,减少了支付环节,改变了原来的现金余额分散化和支付分散化,由过去的资金流变成了现在的指标流,由预算单位单一支付变为财政网络支付,使未支出的大量财政资金不再沉淀在预算单位的账户中,而是统一集中在国库专户内,从根本上改变了预算单位原有的资金支付方式。

(三)会计科目核算内容的变化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前,预算单位资金的收付主要是通过“银行存款”和“现金”两个科目核算。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无实际资金,通过指标、计划和额度进行反映,因此在会计核算中没有“银行存款”和“现金”科目,增设“零余额账户”、“财政应返还额度”等新科目,日常资金的收付通过“零余额账户”来核算,年末结余不是单位的存款,因此是通过“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来反映。

(四)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变化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一项业务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后,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识水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财会人员除了必须拥有扎扎实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广博的相关财经知识外,还必须熟悉和掌握国库管理制度及其相关配套操作规程,对单位将来需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预测,为单位预算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经验,有助于预算单位充分运用依托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从繁杂的客观环境中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选择适应的会计政策,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另外,纳入国库支付管理后,会计人员与单位内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尤其业务上与财政等部门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因此,财会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正确处理好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单位内外之间的关系,树立财会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

[1]陈梅.关于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强化财务管理的思考.集团经济研究.2005;9

[2]王新华.新时期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财会通讯,2005;1

[3]王永利.关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8;5

(责任编辑:何秀秀)

猜你喜欢

用款国库财政资金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关于取消权责发生制列支下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探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财政部明确中央单位2017年预算执行问题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