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分级核算创新体系研究
2010-10-09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建设采购中心杨静侠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建设采购中心 杨静侠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分级核算创新体系研究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建设采购中心 杨静侠
由于缺乏良好的分级核算创新体系,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论证在当前高校内部改革、高校收入多元化的背景下,完善高校核算控制体系的必要性;其次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分级核算控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类;最后分别探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分级不同类型的核算模式,对完善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高等学校 财务管理 分级核算
本文系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课题 “基于大学经营理念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编号:S20102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就高校发展宏观政策来看,我国高校大部分采取积极的资金支持政策,加快了投资力度,但就高校微观层面来看,由于高等学校新阶段教育体制的变化,以及经费渠道、办学方式、后勤管理制度等层面的变化,对高等学校在财务报表分析、年终决算编制以及下年度会计预算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核算要求。因此,如何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分级核算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内部变革
现阶段高校最主要的变化趋势是二级管理体制的出现,该体制以院系为实体单位,鉴于二级院系的法人资格特性,其在教学安排、科研导向、行政管理范畴方面享有较大的自主支配权力。而就一直以来延续的传统财务集中管理框架局限性日渐明显,已无法满足现代高校资产管理的需要。基于上述发展形势,展开校、院两级财务核算管理体系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高校收入多元化
高校资金来源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新形势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在核算目标、核算方法、财务报表体系等提出了新的核算要求。(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这种类型高校即便有贷款,也有国家财政资金作为后盾。高校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提供,主要指向于政府的需求。(2)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这种类型高校处于经费来源结构过渡时期,逐渐变为多主体参与的投资体制。与主要靠财政拨款的高校相比,要求信息具有预测价值。(3)民办高校这种类型的高校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程度较大,潜在投资者成为信息的重要使用者,强调提供质量高、相关性强的会计信息。
(三)完善高校经营理论体系
完善高校经营理论体系应主要从指导理念入手。本部分从核算基础角度展开对经营理论体系的研究。就不同资金来源的高校来看(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因此,这类高校可以继续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基础。(2)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所需经费已从国家单一拨款转向多方面筹集资金,国家财政对高校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这类高校的会计核算模式应向权责发生制转变。(3)民办高校民办高校是一个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的实体,体制上与公办学校不同民办高校应采取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
上述分析的出发点是,面对高校这一特殊类型的核算主体,应在遵循会计准则及核算基础的前提下,构建独立的高校经营理论体系,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本文认为,应引入市场化指导理念,重视新阶段财务管理目标的及时修订,构建高校财务分级管理制度。
二、国内外高校财务分级管理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以分级管理较为完善的美国为例,就发展历史来看,美国主要存在两类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分别是:集权管理模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分权管理模式。两类模式运用的高等院校类型不同,第一类主要应用于公办高校,根据第一部分的分析发现,政府管制在这类高校较为明显,高校对政府投资资金的管理权和实际支配权力较小,在财务核算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第二类管理方法使高校具备较高的自主性,大部分资金费用由二级院系直接统筹支配,学校与二级院系在财务核算上相互独立,在一定程度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
(二)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对高校财务管理核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金投入来源、提高利用效率、资金成本核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其中资金来源方面,部分学者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等方面分类探讨;利用效率方面,学者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也有部分学者构建成本核算模型,选择高校投入、产出指标等作为自变量与因变量,寻求最优化策略;成本核算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核算目标、核算基础、核算方法、财务报表系统分析层面展开讨论。
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整体方向发现,大部分学者都意识到了高校财务管理分级核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但展开的层面不都宽泛,本文将从教学型、科研型、以及后勤服务等二级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展开整体探讨。
三、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核算现状
就目前经济体制来看,我国已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学校这一社会个体来看,已逐渐形成政府投资为主、合作办学的现代学校发展模式,资源获取方式实现多渠道,另外,传统的政府公办高等学校也凸显出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务核算战略目标、教学质量提高、服务品质提升、社会效益明显等方面的具体需求。
四、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分级核算模式探讨
(一)教学型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1、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体制
目前,高校财务核算主要存在两类管理体制,一类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一类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鉴于两类管理模式的本质差异,不可避免的存在管理体制层面的矛盾,例如,如何有效处理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关系,如何保证集中管理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发挥二级院系单位的办学积极性,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课题。
2、教学型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模式选择
本文在对二级单位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在指导理念方面,综合现代与传统的管理方式,提出“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核算”的管控手段,即将核算单位进一步个体化,使其逐步成为真正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建立自我控制、能够自主防范财务风险的法人实体。在会计机构设置方面,本文认为,二级单位暂不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由学校计财处实施代理记账这一模式。
(二)科研型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模式
1、科研经费核算现状探讨
首先,就高校科研人员发挥的作用来看,其反映了该类高等院校整体的科研能力。通过对目前高校经费增长趋势的分析,发现,科研经费已成为学校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科研型二级单位对该类经费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和核算方式也日趋复杂化,目前,多数高校二级科研单位的管理模式已不符合新形势的要求,亟待完善。
2、科研型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模式选择
建议科研单位应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学校一级财务的统一领导下展开具体借款、购置、报销等科研业务核算。在账号设置方面,可独立设置,同时,向一级单位报送预决算等财务会计报表。
(三)后勤服务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模式
1、后勤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差异性分析
就高校后勤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特殊性来看,反映出财务管理方式也应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鉴于各高校改革的方向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同,因此,应据各高校的具体管理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各高校与后勤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系统。
2、后勤服务型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模式选择
根据对后勤二级单位财务管理的差异性分析,本文提出“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的财务管理之道理念。即与教学型二级单位不同,允许设立独立的会计核算机构,但必须由学校财务部的监督和协调管控,就目前此类模式的运行形势来看,效果较佳,另外,应根据不同高校的特性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例如,会计工作刚刚起步的后勤单位,可选择先集中由集团财务系统核算。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由以上各部分对高校财务分级管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向、管理现状,以及对教学型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科研型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后勤服务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分析,发现,各类型高校目前还存在一定弊端,应根据学校与二级单位的具体关系,制定不同的管控策略。
[1]朱爱华.修改和完善高校会计制度的探讨.《教育财会研究》, 2006;1
[2]杭永宝,王荣.教育产权制度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 2008;7
[3]汪强.我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研究.《预算管理会计月刊》,2007;9
(责任编辑:董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