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保护地菜豆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0-09-30郭建华
郭建华
近几年随着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大连地区保护地菜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种植形式有温室、春大棚、春小拱棚、秋大棚4种。菜豆种植方便,管理相对简单,菜农往往在同一地块一年多次种植,由于多年连作,菜豆病害呈逐步加重趋势,一些以前的非主要病害也成为了主要病害,如炭疽病、灰霉病等,致使用药量加大,损失日益严重。为此笔者根据大连地区保护地菜豆栽培特点,从消灭初侵染源、增强植株抗病力、加强栽培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1消灭初侵染源
1.1清洁田园
一些病菌是随植株病残体越冬的,所以清洁田园很重要,一是消毒架材,可采用50 %多菌灵或70 %甲基托布津500倍喷洒,喷后用塑料布密封7 d;二是在菜豆生长期间把发病的叶片或植株及时除去,同时灌注药剂,消灭病原物;三是拔秧后清除遗留在地面的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对于根腐病较重的地块在拔除植株残体时一定要连根拔起,尽量不要将断根留在土壤里,这个工作还可以结合翻地时继续进行。
1.2种子处理
种子带有病原菌,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以杀死病菌。菜豆种子种皮较薄,一般不主张温汤浸种法,可采用药剂拌种,用50 %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 %~0.4 %拌种后播种,现播现拌为最好。
1.3熏蒸
一是高温闷棚,利用空闲时间采用高温闷棚方式消毒杀菌,二是土壤处理,定植前结合翻地每667 m2撒施药土50 kg(药土比例为1∶20),选用的药剂为70 %敌克松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药土一定要撒匀,据试验此种方法防治菜豆根腐病效果可以达到50 %~80 %。
2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块发病情况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泰国豆、连农97-5、秋紫豆等抗锈病好,可在秋季锈病易发生的季节使用;连农无筋2号抗炭疽病,丰收1号抗枯萎病,可以在春季选择使用。同时要选用无病、饱满、无机械伤、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新种子。
3培育壮苗
春季育苗采用营养钵的方式 这样有保护根系的作用,育苗的床土要取自3年以上没有种过豆科作物的地块,每立方米床土加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 %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100 g充分混匀,起到预防土传病害的作用。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控制在18~20 ℃,夜间10~15 ℃,以防苗徒长。苗龄期一般20 d左右。
4喷施保护性杀菌剂
根据常年发病规律,苗期在定植前的1~2 d用1 000倍的甲基托布津喷洒苗床中的植株,以达到提前防病的目的;定植后在病害发生前间隔性的喷施保护剂,使植株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病原菌的孢子萌发,使病害不能发生。如用可杀得粉剂500倍喷雾,既能防治真菌性病害,又能防治细菌性病害,同时还有补充微量元素铜的作用。锈病是较难治的病害之一,一定要提前预防,可喷洒1~2次1 000倍液的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加强栽培管理
5.1适当稀植
菜豆分枝能力非常强,一般有4~5个。每个分枝生长势也很强,所以应适当稀植,667 m2保苗3 300穴左右,每穴两株,这样可以防止植株生长过旺,造成保护地内通风透光差,病害发生严重的问题。
5.2平衡施肥
菜豆固氮能力强,所以一定要减少氮肥的使用量,因为氮肥过多往往易引起一些病害的发生。增施磷、钾肥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植株生长的前期还可以适量喷施含硼、钙、锰等微量元素的微肥,一方面增强植株生长,提高抗病力,还可以防止落花落荚。
5.3高垄覆膜栽培
这一措施可以增加冬、春季土壤温度,加快定植后植株缓苗的速度,同时降低保护地内的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5.4温湿度的控制
冬春季菜豆生产,处于外界温度较低的时期,特别是连续的阴、雨、雪天气的出现,往往会造成植株受冻,从而降低植株的抗病能力,所以要选用高保温无滴膜,并经常擦拭棚膜,保证其良好的透光性,同时在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下,棚内要采取增温措施。
棚内湿度过大易诱发病害,这是大多数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保持棚内合适的湿度非常重要,主要采用放风和注意灌水的方法调节,早晨一般湿度较大,但温度较低,可以适当放小风,将湿度放出后,再合上风口。实行膜下灌水,避免大水漫灌。
6化学防病
随时注意观察,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喷药。要对症下药,保证效果。喷药时应多种药剂交替使用,避免使用单一药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为广普性杀菌剂,可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灰霉病近几年发病重,造成荚烂,用75 %的腐霉利烟雾剂熏蒸。锈病在大面积发生时用锁病800~1 000倍液叶面喷施1~2次,防效较好。疫病是细菌性病害,可以选择一些防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