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级房奴”落马记

2010-09-29

廉政瞭望 2010年9期
关键词:房奴谢某北海市

周 诚

先被房子套住,再被房地产老板套牢……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贸委机关工作的麦斌,“空降”到北海市任职后,为安居和投资,买了数套房子,成了一名“处级房奴”,背上沉重的债务,为解决经济窘境,他投入了房地产商的怀抱,频频受贿。近日,北海市海城区法院判处麦斌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

“空降”干部迎来人生辉煌

2003年2月,在广西经贸委任机关党委副书记的麦斌,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组织安排他到北海市海城区担任区委副书记。

麦斌1961年10月出生于一个干部家庭,生活环境良好。1984年麦斌从广西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然而在当了8年老师后,麦斌感到在学校难以有大作为,于是弃教从政,调到广西区经委,开始了仕途生涯,时年31岁。

麦斌在经贸委机关一干就是10年,虽然到了正处级,但只能算不大不小,正当他考虑今后怎么走时,组织上安排他到北海市海城区任区委副书记。在一般人看来,区直机关正处级干部到基层副处级职位任职,属于“吃亏”,然而麦斌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他虽然在区直机关工作了10年,但没有在基层工作过,是很难升到更高职位的,他需要一份基层经历,退一步才有条件进两步。

2003年2月,麦斌到北海市海城区任职。刚开始,由于受到过父亲的不少言传身教,麦斌懂得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工作中,他勤勉敬业;处事方面,待人热情而正直;生活上,他廉洁而简朴。比如,他不抽烟,极少喝酒,业余时间只打打球,基本不去娱乐场所……

2006年10月,在当地有着良好口碑的麦斌,调到北海市银海区任区委副书记,并当选银海区区长。

然而,前程一片看好的他,却最终在北海折戟沉沙。

正处级“空降”干部成“房奴”

当初麦斌是铁了心要在北海干一番事业的。他觉得北海不但极有发展潜力,而且风景优美,极适合居住,他没有一些“空降”干部那种盼着早日调回去的心理,他觉得就是一辈子在北海也不错。

抱着这样的心态,麦斌想在北海买套房子,好好定居下来。2003年4月,他在北海大道某小区买下一套房子,面积约200平米,总价50多万元,他交了首付款15万余元,余款则向银行办理了按揭。

2004年3月,麦斌在北海市北京路某小区看到有精装修小户型商品房销售,又心动了,索性买了顶层的两套50平米的房子,打通来住。之后,麦斌把家搬到了这里。

北海市在上世纪末曾发生房地产泡沫,造成大量房产空置、烂尾。但麦斌认为,北海大有发展前途,在北海买房最终会物超所值,于是他频频向亲朋好友和工作中认识的人宣传他的理念。受他的鼓动,许多在外地的亲戚朋友纷纷委托他预订北海著名风景区附近某小区的房子,最多的时候,麦斌帮朋友报名预订了40多套房。为给朋友作表率,他自己也在该小区定购了一套。

不料,2005年初,北海房地产低迷,委托麦斌预订房子并交了定金的人纷纷叫他向房产商退房退款,但房产商回复说,要么不退房不退款,要么上法院解决。后经多次协商,房产商作了退让,但仍有4套房加上麦斌自己的那套不能退,并且这5套房及几个配套设施共85.9万元的总房款要在很短的期限内全部交清。

当时订购房子时,都是麦斌以自己的名字办理手续的,如今这些朋友不要房了,这4套房子都落在了他头上,此前他已接连买了3套房,家底全掏光了,哪还拿得出钱?麦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情急之下,他将在南宁的一套房改房过户到妻弟名下,以妻弟之名向银行办理了一笔房贷款;又将岳父母的一套房过户到妻子名下,以妻子的名义办理了一笔房贷款;再将他父母的一套房过户到自己名下,以自己的名义办理了一笔房贷款。他又找遍所有亲戚,或借或鼓动他们“入股”,最终才得以凑够房款。

虽然欠下一屁股债,但麦斌仍抱着在北海买房物超所值的想法,舍不得将这5套房子转卖掉。

但房子的折腾还没有完。麦斌在广西区经贸委工作时,已参加了单位集资建房,2005年底,房屋交付使用了。妻子、女儿都在南宁,这套房子不能不要,而且集资房比市场价便宜不少,不要可惜。于是麦斌又将一年的积累全掏了出来,通过按揭,买了这套150平米的房子。

2006年初,海城区兴建公务员小区,并且实行市场运作方式集资建房,对这项工作,身为区委副书记的麦斌不能不支持和带头,于是他又在公务员小区买了一套房,这一次他实在拿不出多少钱了,交首付款时他向朋友借了3万元。

4年间,麦斌在北海、南宁买下了10套大小不一的房子,不但掏光了积蓄,还欠下了大量债务,他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房奴”,虽然后来他妻子和娘家开的公司生意好起来了,妻子承担了这些房子的月供,但他的经济状况一度极为窘迫。

“房奴”区长的人情新观察

麦斌当上银海区区长后,他的身边很快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房地产商和工程老板。麦斌这个“房奴”区长很快就在老板们的进攻下束手就擒了。

黄某是北海一家房地产公司老总,麦斌在海城区工作时,因买房和黄某认识后,虽然两人来往也较多,但只是朋友之间的交往,因为麦斌的职务是区委副书记,對黄某来说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但麦斌担任区长后,情况陡然发生转变。

2007年春节前夕的一天下午,麦斌在街上遇见了黄某,黄塞给他一个内装两万元钱的封包说:“快过年了,没什么东西,打个封包给你拜个年。”

麦斌把这当作朋友间的礼尚往来。自从当上区长后,他对人情世故也有了些新的认识,他觉得,他是一名“空降”干部,在当地没什么朋友,也没有自己的“势力”,跟当地的干部群众搞好关系、打成一片十分重要。当地一些人“点拨”他说:有些“人情”当领还是要领,特别是过年时节,人家纯粹是拜年送个红包,不宜扫人家的脸,否则容易得罪人、被孤立,他这个区长就难当了。麦斌接受了这种观念。

有了这种想法的麦斌,逢年过节开始接受一些老板送的红包。自然,这些红包对于成为“房奴”而经济窘迫的麦斌来说,如久旱遇甘霖,想拒绝都难。很快,这些地产和工程老板摸透了麦斌的心理,施以“细水长流”计,每次总是只送一万、二万、三万,源源不断地送。

渐渐地,麦斌的心理防线一步步退缩,胃口越来越大。

谢某是北海市一个小有名气的房地产商,但多有非议。麦斌当上区长后,很快谢某就前来找他了。鉴于传言,麦斌对谢某有所防范,能回避就尽量回避。

2008年初,谢某与另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拟在银海区打席村搞城中村改造及房地产开发,谢某与合伙人唐某决定拿出一笔钱搞定村、镇、区三级,麦斌是其中之一。春节前夕的一天,谢某去了麦斌的办公室,简单寒喧后,谢某将一个信封塞进麦斌的公文包里,赶快走了。麦斌拿出来一看,有10万元。要还是不要?麦斌一时很犹豫。要吧,肯定违法;不要吧,之前已有个别领导打过招呼,希望多关照谢某,如果拒绝,会得罪个别领导,以后难做人,而且,自己眼下手头确实有点紧。最后麦斌将这笔钱收下了。同年4月,他在银滩镇政府报上来的打席村改造工程项目报告上签字同意。

2007年至2009年间,麦斌收受房地产商及工程老板8人23次贿赂共72.9万元。

2009年7月,检察机关从谢某、唐某行贿案中,查出麦斌涉案,迅速立案侦查。面对检察机关的调查,麦斌自知难逃法律制裁,除了承认收受谢某、唐某送的10万元外,还主动供出了其它受贿行为,并叫家人代他退出了受贿款。

编后 “所谓的怕和当地人搞僵关系、怕得罪人,其实只是表面上的托辞,追根究底,还是我自己的私欲在作怪,是我没守住私欲这个闸门。”麦斌在受审时没有回避自己犯罪的主观因素。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住房问题让这名正处级“房奴”被人拉下了水,但一位社会学家指出,麦斌受贿案比较典型地折射出“空降”干部面临的种种问题。比如如何融入当地的问题。“空降”干部来到一个陌生地方异地任职,无亲无友,虽说有助于廉政,但也增加了其工作难度,要不要对当地的一些不正之风妥协、退让?如何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这对空降干部是一个极大考验,可以说,麦斌案提供了一个让人深思的警示。

猜你喜欢

房奴谢某北海市
教育不当引发学生自杀,学校承担一定责任
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主桥总体设计
北海市冯家江水质监测与评价
关于绑架罪的实例分析
北海市社保网上经办系统正式上线
HIG PRICE TO DIE
High pRICE to die
温柔的陷阱
房奴是个伪问题背后的真问题
不做房奴,做霍比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