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外贸竞争力分析

2010-09-28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协作区贡献率外贸

姚 凌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222)

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外贸竞争力分析

姚 凌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222)

本文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中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各单位的外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协作区各市对外贸易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推进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外贸整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外贸竞争力;分析

闽东北经济协作区最早诞生于1986年,起初只是作为以山海协作为主线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涵盖福建省 9市中的福州市、莆田市、三明市、宁德市、南平市5个市,包括 48个县(市、区),面积 78万平方公里,人口 1800万人,占据福建省“半壁江山”。协作区08年地区生产总值4663亿元,占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10820亿元的43.1%;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51亿美元,占福建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848亿美元的29.6%。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闽东北经济协作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快外贸发展速度,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外贸竞争力综合分析

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一系列数学处理,最后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一)初始指标的选取

本文从2个方面,优选了8个指标对协作区各地市的外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区研究。

具体评价指标中,外贸竞争力之下设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两个,即:外贸发展水平和外资吸收水平。鉴于数据的可取得性和解释力度强弱,在二级指标之下,选取了8个三级指标来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这8个指标中,除了表示外贸绝对水平的静态指标,如:商品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外资依存度等,还有表示外贸发展潜力的动态指标,即:商品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金额增长率。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各地市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因子分析

笔者认为,进行综合评价需要对多个变量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但在很多情况下,许多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这使所得到的统计数据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从而影响评价研究的科学性。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降维的思想将多个初始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彼此间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保留了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而且比初始指标更具有优越性。下面就利用SPSS软件依次计算相关矩阵、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方差贡献率以及正交因子矩阵,从而获得综合指标,并计算综合因子得分。

表2 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各地市主要外贸竞争力指标

1.由于不同经济指标的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故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后的数据见表3。

表3 对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后的标准化数据

2.根据标准化数据,利用SPSS软件得到标准化指标Z1、Z2、Z3、Z4、Z5、Z6、Z7、Z8的相关系数矩阵(表4)。

表4 相关系数矩阵

3.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表5)。

表5 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一般取累计贡献率达到 85%以上的少数几个主成分就可以代表原来绝大部分的信息,从表5可以看出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5.062%,即这2个主成分包含了原来8个指标信息的95.062%,且不包含原始变量的重叠信息。前2个综合指标基本上可以很好地概括8个原始变量信息,故将原来的8个指标转化为2个综合指标。

4.根据回归法计算出因子得分函数(表6)。

表6 因子得分函数

根据表6写出2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函数:

F1=0.176Z1+0.175Z2+0.028Z3+0.170Z4+0.167Z5+0.174 Z6+0.044Z7+0.162Z8

F2=0.036Z1+0.027Z2+0.522Z3+0.009Z4+0.009Z5+0.016 Z6+0.534Z7-0.029Z8

5.综合因子得分和各地市排名(表7)。

本文采用综合因子得分法,以2个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函数:F=0.73047F1+0.22015F2。将 2个因子得分和各自的权重代入综合评价函数就可以算出综合得分,以所得分数的大小排列各地市外贸竞争力的名次。

表7 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各地市外贸竞争力得分和排名

二、闽东北协作区外贸竞争力差异及原因分析

首先,呈现出“一大四小”的发展格局。福州市无论在外贸发展水平还是在外资吸收水平上均显示出了龙头地位,其他 4个地市除宁德市在外贸发展水平和外资吸收水平的动态指标上表现较好外,均与福州市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呈现出“两带”的发展格局。沿海产业集聚带,包括福州、莆田、宁德3个沿海城市,排名列前3位,成为协作区外贸产业集聚发展的枢纽区域。西部山区发展带,包括三明、南平2个西部山区城市,作为协作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及绿色经济的区域,外贸竞争力相对较弱。

再次,笔者认为,协作区外贸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外贸总体实力不足。协作区08年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51亿美元,只占全省的29.6%,而同期全省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只占全国的不到 3.3%,无论从全省还是全国来看,闽东北协作区外贸总体实力均偏弱,这也束缚了区域整体外贸的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突出的表现为:沿海港口建设滞后,西向交通发展较为落后,各类物流园区建设不平衡、发展滞后,沿海与山区经济联动、带动作用仍较弱,尚未形成协作区内发挥整体优势、协调互动发展的外贸发展格局。

(3)临港工业发展不充分。闽东北地理位置独特,协作区内港口资源丰富,但现有的临港工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港口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和凸现,此外,各港口间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不能充分地为外贸发展服务。

(4)对台经贸合作开展不够。协作区没有充分发挥对台经贸合作的自然优势及互补性强的优势,对台经贸合作开展得不够深入,没有形成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

三、推进闽东北经济协作区外贸整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扶持区域内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推进区域产业体系一体化。充分发挥现有外贸产业基础的优势,促进产业协作,围绕专业化进行分工合作,推进协作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并在优势产业领域中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从而提升区域外贸总体实力。

(二)加快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物流网络一体化。加强协作区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等重大交通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发展海、铁、公、空联运,加快物资流通;根据协作区内口岸物流及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形成协作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产业园区布局。通过形成区域一体化物流网络体系,更好的为外贸发展服务。

(三)提升区域外资吸收水平,推进区域资金市场一体化。一是要发挥福州作为中心城市吸收外资的优势,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二是要要克服地域限制,发挥资源优势,并进行适当的政策扶持,结合自身特色吸引外资;三是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各地市之间招商引资的组织和协调,避免各自为政,过度竞争,以提高区域利用外资的整体效益;四是将协作区短期的资金市场发展成为长期、稳定的金融市场,开办多种融资业务,加快资金横向融通。

(四)促进对台经贸合作,形成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充分发挥闽东北的区位优势,继续用好用足中央赋予的各项政策,以电子信息、石化、机械冶金等产业为重点,依托各类特殊监管区域,发展产业对接专业园区,提升产业合作关联度,促进闽台产业融合,从而形成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

[1] 福建省统计局. 福建省统计年鉴[Z].2009.

[2] 肖红叶. 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M].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 肖红叶,李腊生. 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 统计研究,1998,4.

[4] 江莹. 天津市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1.

[5] 江凯,等. 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分区研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2008,1.

F061.5

A

1008-7427(2010)08-0083-02

2010-05-18

猜你喜欢

协作区贡献率外贸
教育协作区如何“协作”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安徽亳州:探索以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为载体的体制改革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同课异构:协作区教研的“催化剂”——以初中音乐欣赏课《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