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职院校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

2010-09-28栾庆国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方案评估院校

栾庆国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江苏泰州225300)

浅论高职院校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

栾庆国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江苏泰州225300)

文章从学生层面简要探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反馈调整机制的设立,通过科学的评测手段和有效信息的沟通渠道,按照人才培养的过程分阶段建立信息采集平台,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能获得及时反馈,同时也使得学院的培养工作更能贴近学生成长的需要,有效地提高培养质量。

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反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直接涉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专业建设,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中心工作开展的基础。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更多的是考虑社会需要、市场需求和学院本身的条件,而学生则放在并不太重要的位置[1]。在评价培养方案的实际效果或者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时,学生的评价和意见往往也得不到校方的重视。实际上,学生不仅仅是教育成果的体现者,也是教育的消费者,有权利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对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推动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完善,使培养方案更加贴近学生的成才需要。

一、建立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机制的理论依据

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机制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理论,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如图1)[2]。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一般都按照PDCA循环理论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的,这其中P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订,D为培养方案的实施,而C、A则为方案的评估和持续改进,C和A环节是PDCA循环的关键,因为这一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没有这两个环节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因此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实际学成情况,有助于了解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并形成一定的标准和制度,使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图1 PDCA循环

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机制设计主要依据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见图2)。人才培养评估主要分为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结果的评估形成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反馈[3]。而过程评估主要对应于人才培养工作的环节反馈,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过程设计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依据学生的培养过程,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动态的信息采集,涵括了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图2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内容

二、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机制的设计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学生的学习感受、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一些观测和评价指标,以了解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入学阶段

学生在入学初期,学习能力高低不等,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仅凭单一的考分难以分析出学生的一些特点,这一阶段,需要分专业对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大致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对自我的认知,为其三年的学习生活作好指导和规划。

(1)入学成绩分析。通过对学生入学单科成绩的统计分析,了解其学习基础和既有学习能力,对于与今后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科目要作为分析的重点,当这些科目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处于较低水准时,则需在后续的教学中适当增加一定的基础课教育,以提高今后专业学习的适应能力。

(2)专业兴趣的分析。在入学初期需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摸底,了解学生对专业认知的情况,并根据摸底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对专业前景、就业前景、就业岗位所需的能力匹配等进行了解,同时推荐一些基础的专业入门书目,让学生参阅了解,以尽快形成专业兴趣。

(3) 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开展。一般来说,在学生入校后即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等价值取向的确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发展链[4]。当学生能对自身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后,便能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个人发展动力和意识也会增强。

入学阶段是人才培养方案刚刚实施之时,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分析,可以适当进行基础课教学的调整;通过对学生专业兴趣分析,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中期阶段

这一阶段分别为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末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学习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阶段性目标,这时中期评价非常重要,合理、有效的评价会真实地反映人才培养的效果。姜大源在《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一书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强调对学生能力认定的高低,给出了六个方面的指导性原则:实践与理论结合,既有考核动作技能的操作考试,又要测试认知水平的知识考试;仿真与现场结合,即模拟职业环境考试与真实职业考试;结果与过程结合;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专业成绩与能力评估结合;针对教育结构的考试与针对就业结构的考试相结合。根据这些指导原则,在中期阶段,除了对学生进行一些常规的知识考试之外,可对学生进行特定的考核,以全面了解学生素质能力养成情况。

(1)技能考核。主要了解学生核心技能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可模拟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设立一些具体工作任务,让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2)项目任务考核。主要考核以学生为主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模拟的职业情境中,设定一些项目任务,学生以个体或团队的形式,分析项目任务,制定任务计划,最后实施完成。

(3)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后,对专业前景、就业市场、现实职场活动均有了一定地认识,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时他们对学校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方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这时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真实感受,了解他们对学校人才培养方面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中期阶段,学生的能力素质养成情况,学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建议,可以让教师了解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环节反馈,有助于学院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三)后期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的毕业前后。学生毕业时,人才培养工作已基本完成,这时学生的学成情况、就业情况和满意度,是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效果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结果评估。

(1)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单位的用人评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对现实职场活动有了最真实的感受,通过自己对岗位的胜任程度、所学知识的应用水平等方面的感受,可以对学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提出建议和要求。同时,实习单位的用人评价可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效果提出评价。

(2) 综合项目任务的测评。学生即将毕业,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究竟怎样,有没有达到培养目标,如果仅靠传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难以作出全面真实评价。可以根据培养目标所需达到的核心技能和素质要求,设计出一些综合项目任务,测评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以客观反映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

(3)学生毕业后的跟踪调查。对人才培养工作方案的反馈不能止步于学生的毕业,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更有助于了解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所以可以把毕业生跟踪调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从各个专业随机抽取学生样本,进行3-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两个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以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为主要内容,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以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通过调查,可以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有最切实地感受,这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

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多,高职院校在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更多地考虑了如何顺应市场要求和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而学生这一主体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所以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要树立学生也是教育消费者的理念,根据他们的建议与要求,适时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完善,以提高人才工作的柔性。本文简要探讨了这种反馈调整机制的设立,按照人才培养的过程,通过科学的评测手段和有效信息的沟通渠道,分阶段建立信息采集平台,这不仅使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能获得及时反馈,同时也使得学院的培养工作更能贴近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有效地提高培养质量。

[1]曹京生.高职院校人才柔性培养机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63-65.

[2]苏伟伦.戴明管理思想核心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王成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认知因素探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9,(6):80-82.

(责任编辑 刘 红)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Based on the Feedback and Adjustment of Students'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LUAN Qing-guo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is the fundamental guidance documents of school personnel,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Vo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plan often cannot form a good interaction and feedback from the student level.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feedback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Through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ffective information,we can set up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latform for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which not only can get the timely feedbackand of the training,but also makes our work more clos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need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students;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feedback

G717

B

1671-0142(2010)06-0045-03

栾庆国(1977-),男,江苏泰州人,讲师.

猜你喜欢

方案评估院校
烂脸了急救方案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评估依据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