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足迹法县级区域可持续发展趋势探讨

2010-09-28丽鲁小珍张大勇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1期
关键词:常山县赤字足迹

惠 丽鲁小珍张大勇王 芳

(1.江苏省南通市环保局开发区分局,江苏南通 226300;2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3浙江省常山县规划建设局,浙江常山 324100)

基于生态足迹法县级区域可持续发展趋势探讨

惠 丽1鲁小珍2张大勇3王 芳3

(1.江苏省南通市环保局开发区分局,江苏南通 226300;2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3浙江省常山县规划建设局,浙江常山 324100)

本文以浙江省常山县为例,利用生态足迹法分析评价了常山县1998-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常山县人均生态足迹从1998年的0.492 2hm2增长到2007年的1.504 0hm2,10年期间增加了1.011 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不大,1998年为0.549 2 hm2,2007年为0.572 9 hm2。根据以上计算,常山县1998年尚处于生态盈利阶段,从1999-2007年均为生态赤字,且赤字幅度不断增加。表明近年来常山县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逐步超过了自然的生态承载力,其发展是资源耗竭型和环境破坏型的,是不可持续发展模式。文章最后分析了常山县存在生态赤字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生态足迹法;可持续发展;常山县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如何定量分析与评价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位于钱塘江源头地区的浙江省常山县1998-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对其它同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借鉴和启发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常山县位于浙江西部,隶属衢州市,位于钱塘江源头地区。地处北纬28°46′-29°13′,东经118°15′-118°45′。全县三面环山,总面积1098.11 km2,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境内“一港十溪”网络全境,水域总面积为33.398 km2,全县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35.2亿元[1]。

2 研究方法

生态足迹又称生态占用,是通过测定一定区域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消费量以及吸纳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大小,与给定的一定人口的区域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方法。计算步骤主要包括:①生态足迹的计算;②生态承载力的计算;③生态盈余/赤字的计算[2,3]。

3 结果与分析

本论文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常山县的1998-2007年统计年鉴和常山县志以及相关部门如国土局、建设局,林业局等的统计公报,部分来源于实地调查。

3.1 生态足迹需求结果与分析

图1 常山县1998-2007生态足迹总需求分析图

通过图1可以看出,常山县人均生态足迹需求总量,1998-2007年期间,不断增加,尤其是从2003年以来,其增加趋势尤为明显。这反映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常山县的资源和能源(自然资本)的消耗量在不断增加。通过图1还可以看出常山县1998-2007年生态足迹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其生物生物资源需求总量在此10年中变化较小。

3.2 生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6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中,常山县只有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和水域。其10年内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常山县1998-2007年的生态承载力状况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人均0.5-0.6hm2的范围内。

图2 常山县1998-2007生态承载力分析图

3.3 生态盈余/赤字分析

通过上述生态需求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可以得出生态赤字/盈余的状况,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常山县1998年尚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自1999年以来一直处于生态赤字,且赤字越来越大,尤其从2004年以来,生态赤字逐渐达到1以上。结合图1、2、可以分析得出,常山县产生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为随着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化石能源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尤其是煤炭的需求增长过快。

3.4.1 以煤炭为主的大量能源消费需求,增加了生态足迹需求的总量

从上述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常山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过大的主要原因为能源需求量过大,化石能源占总生态需求的一半以上,根据当地的实地调查,煤炭的大量使用是造成化石能源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煤炭的生态足迹需求占化石能源用量的99%以上。这是由于这10年来常山水泥、轴承等重工业对煤炭有着较大的需求,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1998-2007年其需求量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因此,过多的使用耗竭型能源——煤炭是造成其生态赤字的一个主要原因[4]。

3.4.2 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

10年来常山县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却是以大力发展以轴承、建材等为代表的高消耗低收益、高污染低效益重工业为支撑,盲目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忽略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4.3 生态供给类型单一,总量有限

由于常山县地处内陆低山地区,土地资源以耕地和山地为主(2007年两者共占总量的84.57%),水域面积较少,草地基本没有。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耕地不断被占用。

3.4.4 生态足迹模型的局限性

目前生态足迹模型,仅仅是一个基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计算,没有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差异,而这对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有重要的影响。

常山县目前虽然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但都是本地所产,且当地目前仍有大量的煤炭储量,这与一些地区依靠进口消费资源有着较大的区别,而生态足迹模型对此未作区分[5-7]。

图3 常山县1998-2007生态赤字/盈余分析图

3.4 常山县生态赤字原因分析

常山县的生态足迹逐渐有生态盈余转变为生态赤字,且赤字数不断增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4 常山县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在不影响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如何减少生态赤字?Wackernagel等曾提出3种措施:一是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单位面积自然系统的生产率;二是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三是控制人口以减少消费以及减少人均消费(如小汽车、非必需品等),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8]。只有在这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人类对自然的压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常山县的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对于当地政府来说,一定要端正指导思想,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前途负责的态度,克服盲目攀比速度的思想。要以系统优化的观点,使县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在制订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时,切忌走那种依赖资源发展的老路[9],要使当地的经济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2)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粗放型、消耗型的资源利用模式有着向集约型、节约型逐步转变的趋势,鼓励发展循环经济[10]。常山若能加大能源管理基础工作,制定节能规划,实施有效措施,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煤的消费,减少以轴承为代表的重工业企业比重,则可大幅度降低生态足迹需求[11]。

(3)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坚持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同时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普遍提高人口总体素质。

(4)加强人工抚育,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林地的生产力;加强耕地、建筑用地等的保护和管理,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生物量产出率。通过合理调整农林业生产模式,可持续利用现有生物资源。

(编辑:于 杰)

[1]常山县志编撰委员会.常山县志[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15-30.

[2]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0,(10):8-10.

[3]WackernagelM,OnistoL,Bello P,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 sof Nations[R].Toronto:InternationalCouncil for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1997:10-21.

[4]鲁小珍,王悦芳,惠丽,张大勇.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常山县可持续发展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4):569-574.

[5]陶在朴.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的重量及面积观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09-113.

[6]尹漩,倪晋仁,毛小苓.生态足迹研究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45-42.

[7]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6):618-626.

[8]常志华,陆兆华,马喜君等.台州市城市生态足迹[J].生态学杂志,2007,26(1)83-87.

[9]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常德市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5):34-35.

[10]李智,鞠美庭,刘伟等.中国1996-2005年能源生态足迹与效率动态测度与分析[R].2007,29(6):59.

[11]韦良焕,赵先贵,高利峰.安康市2003年生态足迹分析[R].2007,14(1):6.

AbstractThis paper took Changshan County,Zhejiang Province as example,analyzed its sit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uring 1998 to 2007 by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Ecological footprintper capita of Changshan County has increased from 0.4921 hm2in 1998 to 1.5040 hm2in 2007.Total growth reaches 200%compard with that in 1998.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s ranged from 0.5492 hm2in 1998 to 0.5729 hm2in 2007.Changshan Countywas ecologicalprofit in 1998,but since 1999 itwas ecological deficit and its deficit became larger and larger.Itmeans that environment influencesof social activities 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were overloaded.Its development type is resources depletion and environments destroying,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footpri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Changshan of Zhejiang Province

Ecological Footprint Study on Susta inable Development

HU I L i1LU Xiao-zhen2ZHANG Da-yong3WANG Fang3
(1.Jiangsu Province Branch ofNant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in Development Zone,Nantong Jiangsu 226300,China;
2.Forest and EnvironmentDepartment,Nanjing 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37,China
3.Changsh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Bureau,Changshuan Zhejiang 324200,China)

F241.23

A

1002-2104(2010)03专-0486-03

2010-01-20

惠丽,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学。

鲁小珍,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生态研究。

猜你喜欢

常山县赤字足迹
学生作品展
常山县图书馆推动有声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成长足迹
红色足迹
足迹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常山县天马一小
互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