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南模式”:赋予试验新内涵

2010-09-28李泽春彭奇伟

当代贵州 2010年24期
关键词:晴隆黔西南州喀斯特

■ 文/特约记者 李泽春 本刊记者 彭奇伟 尹 辉

“黔西南模式”:赋予试验新内涵

■ 文/特约记者 李泽春 本刊记者 彭奇伟 尹 辉

石漠化是黔西南州的穷根,是贵州之痛,是全国之忧。

面对石漠化恶劣的环境,在“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工作联合推动组(以下简称“联合推动组”)的支持和帮助下,黔西南人民针对不同情况,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出石漠化治理模式的精髓,即因地制宜、生态治理,扶贫开发、帮扶到户,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科技先行、集成创新,在大西南岩溶地区成功地创造出了破解典型喀斯特岩溶地区经济发展难题的“黔西南模式”。

低海拔岩溶山区:顶坛探索出“顶坛模式”

“远望花江河,有水喝不着,姑娘往外跑,媳妇讨不着”;“太阳三天干如火,雨来三天泥下河”。

贞丰县北盘江镇顶坛片区苍凉的歌谣唱出了他们的发展窘境。

1988年,不甘贫困的顶坛人开始了反贫困的探索:种花生、种砂仁、搞养殖、发展枸杞……结果都失败了。

到底什么样的路子才适合顶坛片区的发展?有人提出了坡改梯,有人说只能实行移民搬迁。“种花椒干得!我家种的一棵去年就卖得100多块钱,一亩地可种50至60棵,这样算来,一亩可收入五六千元,比种玉米划算多了。”村民袁家伦的话让县、镇党政班子得到了启示。

石旮旯地里种花椒,石头缝里形成灌丛,水土流失就大大减少了,而且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在广泛查阅资料和反复论证之后,党委、政府出台了鼓励花椒种植的相关政策,极大地鼓舞了顶坛人发展花椒产业和赶走贫困的信心。

高海拔地区发展种草养畜的“晴隆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喀斯特地区开发式扶贫的新路子。(黔西南州委宣传部供图)

1993年,黔西南州政府拨专款10万元作为花椒基地发展基金,镇里当年就收购了350多公斤花椒种进行大面积育苗,动员4个村的村民种植花椒。到1994年,全片区花椒种植已达106万株、1.06万亩,种植农户占全片区农户总数的90.5%。1996年,全片区共产干花椒6万公斤,产值72万元,户均收入达1076元。种植大户袁超,更是因此而一举实现脱贫。1997年,全片区实现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经济纯收入1300元,基本解决了温饱。

此后,顶坛片区对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的治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更为“顶坛模式”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1998年,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将贞丰顶坛片区列入了国家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治理与科学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1999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专程到顶坛花椒基地调研,并连连赞叹“了不起”。

2001年12月,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在对顶坛国家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治理与科学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进行验收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将之列入国家“十五”期间项目继续实施,并在我国、我省大面积稳步推进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2003年9月,贵州省政府组织陈梦熊、欧阳志远、卢耀如等“两院”院士到顶坛花椒基地调研,他们指出,种植花椒既有经济价值又能改善生态,为石漠化治理创造了可供借鉴的“顶坛模式”。

联合推动组来到黔西南州调研后,认为“顶坛模式”已经走出“西南岩溶地区脱贫之路”,值得推广。如今,“顶坛模式”已经在全国低海拔石漠化地区推广,仅在黔西南州,花椒种植面积就达14万亩,每年农民收入6000万元。

顶坛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为喀斯特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同时也为全省乃至全国喀斯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树立了一个榜样。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以“顶坛模式”为创作基础的电视剧《绝地逢生》热播,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高海拔岩溶山区:晴隆实践出“晴隆模式”

晴隆县是一个典型的岩溶贫困地区,全县25度以上坡耕地占土地面积的65%,181个村中有122个村是扶贫开发的重点村。直到2000年末,全县农民人均粮食仅335公斤,人均收入1200元。

“晴隆模式”靠种草养羊走向成功。

2001年以来,晴隆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扶贫政策,利用陡坡岩溶山地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辐射带动全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喀斯特地区开发式扶贫的新路子,即TOT模式(移交—经营—移交),这是BOT融资方式(建设—经营—移交)的新发展。

到2006年,全县共建成示范基地及辐射带动贫困农户种植(改良)草地20.3万亩,建成优质肉羊养殖场或养殖小区23个,羊存栏规模由2000年的0.26万只增加到2006年的11.8万只。项目辐射带动14个乡镇、68个村、1万多贫困户、5万余人,养羊农户年最高收入达3.5万元,最低收入也在6000元以上。项目的实施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有效调整,全县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1%提高到2007年的62%;促进了晴隆县生态环境的改善,昔日光秃秃的山上,现在“披上了一层绿色地毯”,变成了绿茵茵的优质牧草地。

2006年,国家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石漠化治理考察团相继到晴隆调研,把晴隆“种草养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相统一的扶贫开发经验称为“晴隆模式”,并把“晴隆模式”树立为发展南方草地畜牧业的典范。

在全国首批1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中,就有33个县推广“晴隆模式”,发展种草养羊。

2006年和2010年,全国科技扶贫(南方草地畜牧业)经验交流暨现场培训会两次在晴隆县召开。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这是中国石漠化地区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如今,云南、广西、重庆等10多个省(区、市)到此取经。

“晴隆模式”,撕开了贵州、广西、重庆等中国南方8省(区、市)石漠化地区451个县(市、区)2.2亿人“脱贫”的口子,正引起全国各地的重视。

中海拔岩溶山区:德卧实践与“坪上模式”

安龙县德卧镇大水井村是贵州人工栽培金银花的发源地。

“家住石旮旯,日子紧巴巴;只见姑娘往外跑,不见媳妇娶回家。”20年前,这里还是穷山恶水,每年种一季包谷不够半年吃,剩下半年只能等国家救济粮。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文科、柏邦金两位老人将野生金银花进行家种,并获取了高额回报的事情在大水井村“炸开了锅”。村支书高武能带着全村党员、团员、群众到两位老人家参观、召开现场会,请两位老人现身说法,号召全村群众大种金银花。

1983年冬,全村400多人吃住在山上,起早贪黑,从几公里以外背来泥土和水,在石旮旯中栽下金银花。之后,每年如此。到1989年,全村种植金银花达14万棚。

德卧实践在全州开花。

贞丰县珉谷镇坪上村在乱石堆中种植金银花,获得了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创建了“坪上模式”。目前该村的金银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上万亩,年产量达到120多万斤,种植大户的年收入达6万元之多。

从德卧实践到“坪上模式”,黔西南州成功探索出了有效治理石漠化、实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之路,已在贵州全面推广,并通过联合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影响。

1998年5月,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到大水井村考察后,兴奋地指出,“应当研究开发加以推广,让喀斯特地区开满金银花”。

2004年5月,国家林业局把黔西南州金银花基地建设纳入“治理石漠化,构建珠江上游生态屏障”产业项目,并决定实施黔西南州30万亩金银花建设基地工程。而今,已有16万亩进入盛花区,年产金银花3000多吨。

2007年、2008年,安龙县加大金银花基地种植规模,共完成金银花规模种植造林2.2万亩。有关专家在民进中央的总结鉴定会上指出,黔西南州的金银花是“经济花、 政治花、科技花、前景花”;“小项目大生态”、“小项目大产业”、“小项目大经济”、“小项目大政治”、“小项目大成果”、“小项目大背景”。

同时,“黔西南模式”在政治上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两大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集体经济组织,党中央和国务院、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国家各部委和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基层群众等方面的良性互动,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支撑。

文化建设上,黔西南精神升华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社会建设上,勇开风气之先,率先开展石漠化治理,率先开展25度坡耕地治理,首次进行地区级成建制开展村级规划,率先开展“村选乡聘”等;生态文明建设上,既保住青山绿水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建设了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试验区的发展之路,不仅早已超越了当年寻找“西南岩溶地区脱贫之路”的目标,破解了典型喀斯特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难题,而且由此而扩大到更广阔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进行了推行“四位一体”、建设“黔西南模式”的探索,为欠发达的贵州探索科学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积累了财富。

猜你喜欢

晴隆黔西南州喀斯特
“喀斯特王国”地质构造动力
田野里,丰收忙
黔西南州 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暨第四季度集中学习研讨会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别有洞天”的喀斯特王国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的保护与开发
姜仕坤:鞠躬尽瘁的县委书记
铭记姜仕坤
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等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