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收入断裂的新型农民培养研究
2010-09-26蔡春艳
张 鹏,蔡春艳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 40004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在引进法国学者图海纳的断裂分析工具分析我国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断裂社会这一概念[1]。社会断裂主要体现在工业和农业的断裂,城乡的断裂,地域的断裂。而由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断裂在经济方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城乡收入断裂。国内学者对提高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大多是从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政策制度等角度提出建议与对策,鲜有从培养新型农民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城乡收入断裂背景下,分析培养新型农民的必要性,并提出培养新型农民、弥合城乡收入断裂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城乡收入断裂现状及城乡人力资本投资的差距分析
1.城乡收入断裂不断扩大,阶段性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了强劲的发展趋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在此背景下,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迅速扩大。1978—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值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加值多9440.7元,二者差距的绝对金额由1978年209.7元扩大到2007年的9645.4元,增长了近46倍。可见城乡收入断裂相当明显,且总体呈现扩大化的趋势,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在城乡收入断裂总体呈现扩大化的趋势下,如果不考虑城乡隐性收入差距及城乡物价指数变化因素,大体经历了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四个变化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3年,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产权改革及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这一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幅度之大和持续时间之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2]。第二阶段:1984—1994年,这一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反弹、城乡分配政策的变化等使得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急剧下降,城乡收入断裂逐渐扩大。第三阶段:1995—1997年,由于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加上农业丰收、农产品价格提高,这一时期城乡收入差距有所拉近,收入断裂出现短暂缩小。第四阶段:1998—2007年,这一期间由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缺乏有效增收手段,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等原因,农民收入陷入持续缓慢增长阶段,城乡收入差距比率上升到本文数据最高点3.33,城乡收入断裂进入新的一段扩大期。综合数据和分析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断裂的现状和总体趋势是在不断扩大。
图1 1978—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及比率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整理。
2.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差距较大,矛盾突出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人力资本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要获得人力资本必须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为了使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者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其素质所进行的投资,也包括劳动者为了追求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而在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之间流动时所进行的投资[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对农业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效应[4]。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仍不均衡。本文选取了1990年、2000年和2006年城乡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数据作比较说明,见表1。
表1 我国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 %
数据来源: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7》整理。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2006年,我国农村和城市居民文盲、半文盲率均有所下降,初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比重有所上升。但是,从表中差距最小的2006年数据中可以看出,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80.42%,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为8.08%,比城市低了25.24%,文盲半文盲率比城市高6.19%。可见,城乡居民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城镇教育投资平均回报率约8%,农村则为4%左右。城乡教育回报率之间差异显著,部分地是由城乡教育投入的差异引致的[5]。教育投资的不足,影响了人力资源开发,使得这些人力资源难以转化为人力资本,减少了人力资本积累,同时加剧了城乡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由此又反作用于其收入水平,从而使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断裂与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的回归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KC)与城乡收入断裂(KS)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1987—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区间,利用Eviews 5.0软件对这一关系进行回归。我们假定这种关系是线性的,并且以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为自变量,以城乡收入断裂为因变量。
本文城乡收入断裂(KS)用城镇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表示;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KC)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服务支出与农村家庭人均文教服务支出的比值表示,用KC表示。
运用Eviews 5.0对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异(KC)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断裂(KS)进行回归得到以下结果,括号内数据为相应的t统计值:
结果显示,F统计量分别为31.88615。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该回归分析的检验结果是显著的,所以可以认为人力资本差距的增大在Granger上构成收入差距增大的原因,反之则不成立。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该回归分析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尽管该模型的拟合优度不是很高,但是F值通过检验,说明该回归方程有显著意义。可见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的确对城乡收入断裂有很大的影响,两者同向变动,即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和城乡收入断裂正相关;回归方程斜率0.606377表示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每变动一个单位导致的城乡收入断裂的变动,即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城乡收入断裂增加0.606377个单位。
二、 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传统农民特质因素分析
1.传统的思想观念制约农民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具有先进的市场理念与竞争意识是新型农民获取市场机会的前提。与此对应,传统农民思想较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自给自足观念浓厚,大多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经验,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缺乏创新精神,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承担能力。面对新事物和新科技时过于谨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市场变化规律,缺乏风险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难以准确分析和判断,难以及时获得有用的信息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只能盲从于市场短期价格波动;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缺乏观察市场的敏锐性和捕捉机遇的能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易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须要培养具有市场理念和竞争意识,勇于突破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敢于摆脱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和重农轻商的传统观念,敢于开拓市场,能够及时获取市场机会并能更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2.身体素质低下增大家庭支出,影响农民收入提高
舒尔茨认为,健康也是影响人力资本的因素,反映在可以增加从事市场或非市场活动的总时间。健康对农村劳动参与及非农就业机会有显著的影响,并由此对农民的家庭收入产生显著影响[6]。健康存量指的是人口的身体状况或身体素质。健康存量的增加既能赋予劳动者脱离贫困所需要的资产,又能赋予他们免受身体之苦的直接福利收益,所以它是提高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基础[7]。张车伟运用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数据,系统地研究了营养、健康对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和疾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著,农村家庭劳动力因病无法工作时间每增加一个月,种植业收入将减少2300元[8]。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相对不足,服务落后,受此以及农民本身收入水平影响,农民普遍存在“小病磨、大病拖”的现象,从而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健康存量减少,进一步制约收入增加。据统计,中国西部因病致贫者已达到300万~5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中有70%是因为疾病造成的[9]。所以改善农村整体卫生保健条件,将有利于增强农民体质,减少医疗费用开支,相对或绝对地增加一定收入。农民健康水平和人均寿命的提高,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也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反过来将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3.劳动技能不足影响现代农业发展,阻碍农民收入增加
掌握农业科技知识是新型农民走出传统农业实现超额利润的重要保证。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采用传统耕种方式,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较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收入低下。林鸿、郭海强等通过对四川省乡镇农村人口的调查,分析了农村户主的劳动技能状况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拥有劳动技能户主的家庭人均收入是无劳动技能户主家庭人均收入的2.16倍,农村户主有无劳动技能导致收入差距悬殊。是否有劳动技能对农村居民增收影响巨大[10]。据统计,截至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属体力型或称传统经验型的劳动力超过95%,也就是说拥有技术的技能型农民不到5%[11]。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劳动技能,影响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当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70%以上,而我国的水平还不到40%[12]。农民劳动技能不足和缺乏农业科技知识使得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推广受阻,农产品科技含量难以提高,制约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阻碍了农民收入增加。
4.教育培训欠缺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
经典发展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劳动力从边际劳动生产率低的农业转移到非农部门,可以通过缩小两个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差别来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然而事实上,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13]。抛开决定其转移成本的政策或制度性限制因素,原因之一在于教育培训欠缺,导致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偏低,难以与受过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城市劳动者竞争,因而择业范围小,就业路子窄,劳动收入低。《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到2006年,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01%,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3%,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3%[14]。可见我国农村流动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这使得他们难以满足非农产业就业的需要条件,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难以获得较高层次的就业岗位和较好的工资待遇,仅能从事简单劳动,这也成为制约他们通过非农就业增加收入的一大障碍。必须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提高其职业素养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其转移就业的机会,最终增加非农业收入。
三、 加快新型农民培养,弥合收入断裂的对策
1.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增收扫除思想观念障碍
农村基础教育不但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也为培养新型农民奠定了基础。因此要从九年义务教育入手,切实搞好基础教育。目前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并从行动上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07年起,国家在全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全面普及和发展基础教育,通过积极推进和落实这一政策,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同时,还要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落后保守的传统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在思想上要引导农民克服小农意识和小富即安思想,摒弃封闭保守心理,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创造出与现代经济生活相适应的精神文化氛围;通过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活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通过这些措施促进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内在动力,增加农民创收积极性,为农民增收扫除思想障碍。
2.提高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倾斜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环境
农村公共服务对弥合城乡收入断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均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改变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二元格局,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包括:农村水利电力通讯交通设施等基础建设,农村信息网络系统构建等,这些都能切实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的环境。其中,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上,重点要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和完善以医疗保障制度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政府要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切实解决政府预算支出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其次,政府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缓解农民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再次,要加强政府对农村药品和医疗机构的监管,合理配置公共卫生保健资源。最后,要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增加对农村防疫防病、健康教育的投资及卫生知识的普及,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户可以把更多的健康投资用于保持更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上,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而非仅用来治疗疾病,真正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减轻农民负担,最终实现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提高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
3.加大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力度,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务农农民的生产技能,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从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的内容上看,当前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并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百万中专生计划”等农民教育现有项目,发挥出这些工程和计划应有的效果。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产业发展,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要进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民自觉按照市场的需求来配置农业资源,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培训模式上看,要抓重点,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开展培训,既要有文化知识培训,也要有生产技能的培训,要将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远程教育有机结合。要以灵活多样的多种形式培训,可以进村入户,现场指导;也可以依托大中专农业院校及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也可以依托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现代教学媒体,积极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培训,使农民更加灵活地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培训内容。通过培训,将好的知识和技术直接传递给农民,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一直是农民获取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能提高其就业技能水平和竞争力,使农民多渠道增加收入,所以要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国家六部委为了加速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合理转移所启动实施的,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要继续加大实施阳光工程力度。同时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使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对接,既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又可使其具备获得更多收入的能力;还要积极开展法律常识、城市生活常识等公共知识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但要根据农民自身素质基础,还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支柱产业,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劳动力劳务品牌,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孙立平. 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牛永辉.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07:9.
[3]孙景翠,林艳,张墨. 对当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分析[J]. 农场经济管理, 2005(1):42-44.
[4]孙敬水,董亚娟. 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农村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06(12):12-16.
[5]姚先国,张海峰. 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城乡差异分析----以浙江、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J]. 财经论丛, 2004(6):1-7.
[6]魏众. 健康对非农就业及其工资决定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04(2):64-74.
[7]程静.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的相关性分析[J]. 农业经济, 2006(12):47-48.
[8]张车伟. 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03(1):3-12.
[9]徐小军.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农民培育[J]. 求实, 2007(4):92-95.
[10]林鸿,郭海强,谭静,等. 人口素质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以四川省农村为例[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7,25(2):150-153.
[11]蔡金华,刘照亭,王敬根,等. 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J]. 农业经济, 2009(11):61-64.
[12]吕萍. 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75-79.
[13]刘锐.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 农村经营管理, 2007(6):23-24.
[1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