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思考
2010-09-25刘丽娜
[摘要] 在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下,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一环。然而在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何面对和适应这种状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效,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的一些情况
(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得更加复杂、价值评价和取向也日益多元化和功利化。这些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如何正确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个性品德,是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打破了以往大学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可以跨院系选课,集体对学生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被弱化,传统党、团组织活动和建设将变得难以开展,那些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作风自由散漫的学生将变得更加难以管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必须适应这些变化,采取新举措,才有可能取得新实效。
(三)互联网迅猛发展,其负面效应不容小觑。如色情信息的传播,消极思想的侵蚀、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大学生网络犯罪率的增加、人际交流障碍的产生、沉溺网络的逃课、作业或毕业论文的网络抄袭作假等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取向、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形成。如何利用网络优势,规避其负面影响,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的又一现实问题。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环境变得复杂。一些大学的学生宿舍被分散成几个相距较远的公寓园区,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人员的监管作用。如遇突发事件,往往不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另外,有些学生宿舍,允许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混合居住,加大了教育和管理的难度。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清。
一些高校领导层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排斥于管理之外,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缺乏应有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研究,使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某些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没有意识到育人是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存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仅仅只是政工干部的事情,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建设不到位。
中共中央文件要求高校党委应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领导体制。但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是党委代替校长及行政系统组织实施学生管理工作。这就使得思政工作相对高校其他工作独立,难以整合党、政、工、团,教师、政工干部、后勤服务人员等教育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另外,也缺乏包括保障、激励、督导、评价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机制。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单一。
重面不重点、重一般不重个别、重表面不重深层次、重“邀功”不重实效等传统的灌输、说教、强制类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状态。诸如“目标管理法、网络管理法、全面质量管理法”等现代技术方法并没有深入应用于教育管理工作。
(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存在不足。
目前,高校对专职辅导员的配备,远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200名本、专科生配备1名专职辅导员岗位的比率。辅导员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和精力保障,无法将本职工作完全做到位。大部分辅导员都是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也缺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知识素质和实际工作经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
首先要从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更多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从整体上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讨论、全面理解党的教育方针,正确认清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深入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贯穿、全方位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观念。要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做深做实。另外,还要及时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把理论性探讨与工作性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网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结合方式,努力把握在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规律、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
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以及学工部、宣传部、团委、学生会、学生班级、学生社团、学生公寓等党政纵横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体系。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明确各级管理层、各教育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任务、要求和目标,做到层层有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同时,还应积极整合教育管理主客体和环境的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完善和强化各种运行机制,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管理体制。可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牵头,成立大学生网络教育管理机构,整合全校的网络教育资源,加大投入,对全校的网络实行统一的教育管理。另外,要对大学生宿舍(公寓)实行统一的教育管理,专门成立学生公寓园区教育管理机构,加大教育管理的力度。总之,只有努力完善体制,强化机制,只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全过程,才能确实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三)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接受能力,除了依靠制度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外,更多的是要采取管理的 “软”方式,即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大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管理,参与管理和自觉自我管理。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基本管理手段的基础上,还应加大科学管理力度,大胆借鉴和吸收包括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 、社会伦理学、行为科学、系统论、控制论、计算机技术在内的现代科技手段,积极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手段的有机结合。尤其重要的是,在互联网影响日益深重的今天,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积极探索网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结合方式,实现网络的思想教育和引导。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加强用人制度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进修、岗位津贴、生活补助、晋升职称、职务提升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政策导向。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问题纳入当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议程,按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定编工作,要严格选拔程序,保证入口质量;大力开展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科学合理分流,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和适当流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既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应增加他们对市场经济、高教体制改革、网络技术、后勤社会化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以此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改善队伍知识结构,真正建设出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结构优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适应高校人员扩招、素质教育、网络文化渗透等对教育管理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
作者简介:
刘丽娜(1981-),女,硕士,湖南株洲人,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及管理,工作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