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心才艺心必浮

2010-09-21

中外文摘 2010年17期
关键词:李后主才艺干部

梁 衡

现如今,干部的文化基础水涨船高,大学本科已是起码的门槛,硕士、博士比比皆是,不像解放初的工农干部,胼手胝足,只会闷头工作。于是,眼下的“干部生活”,除工作之外,便有了“才艺展示”。

胡长青人人皆知,是新时期第一个因贪污而被处死刑的省部级高官。他选的才艺是书法。他在监狱里还对牢头说:“你善待我,我出去后给你写幅字。”可笔未落纸,头已落地。还有一個地方官,名字不说也罢,他老先生治地无方,治地发生群体事件,他处理不了,化装逃出。但却会弹钢琴。常会客的宾馆里放着一架专用琴,每当酒酣之时,部下就会巧妙地暗示:我们领导还会弹琴呢。客人就赶快知趣地说:真的吗?愿闻其妙。他就半推半就,走上琴台,才艺展示一番。

多才多艺没有错,关键是分清主次,才当其用。大凡一个稍有文化、中等智力的人,身上总会有数种甚至十数种以上的才,这不足为奇。据说,人身上的23对染色体,只有一对管起码的体力智力,其余22对管不同的才,人人有才,人皆多才。君不见,随便一个民间二人转演员,从耍手绢到吹唢呐,都能在台上玩得十分熟练。但他真要成名却不容易,一是要有一个专门的才,二是这才还得是别人没有的绝才。这就难了,这里有个角色分工问题,也有人生态度问题。如果唱旦角的不攻旦功,而旁骛丑功,则“旦不成而丑不就”,为老实人、聪明人所不为。政治舞台与演艺舞台其理同一。

干部的主要角色是什么?是理政。孙中山说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毛泽东说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你要有行政能力。心忧天下,心系百姓,把握大势,拆难解困,猝然临之而不惊,捧之宠之而不喜。老老实实把该管的事管好,勤勤恳恳为百姓谋一点福,如果还能有一点创造,比如有一点新政,那就更好。正如朱镕基答记者问所说,希望是个清官,干一点实事。

我们常爱在官员前加“父母”二字,称父母官,暂不说其是否准确,但这确实有强调责任的一面。父母者,首先解决子女的衣食等事。如果一个父母每天拿不回粮米,进门就只会给孩子唱歌,子女也实在乐不起来,要这等父母何用?其实无论是百姓还是上级,直到中央,对干部并没有什么过多要求。干部考核表上也没有“才艺展示”这一项。但是为什么有些干部喜欢频频展示其才艺呢?原来花拳绣腿比真功夫既好看又省力。

才艺对政治家有没有用?有用,但那是锦上添花。有一点,更见其彩,没有也不影响为官做人。毛泽东诗词写得好,中国人为有这样的领袖自豪;邓小平不写诗,仍不失为伟人,人们照样尊敬他。政坛上的人物的才气可分为四种:一是有政治之才又兼有艺术之才;二是只有政治之才;三是只有艺术之才,投错了胎,误入政途,如李后主、宋徽宗;四是既无政治之才又无艺术之才,阴差阳错,戴上了官帽。不管哪一类,既入政坛,就要一心为政。共产党的第一代领袖无不多才,周恩来年轻时就演话剧,张闻天写小说,海军司令肖劲光还拉得一手好二胡,但从没有听说他们“露一手”。

官者管也,管好老百姓的事,同时也管好自己。有才艺可以,但不必频频展示,不要本末倒置,否则适得其反。李后主好诗词,宋徽宗好字画,明朝还有一个木匠皇帝熹宗朱由校,这些业余才艺反倒促使他们更快地人亡政息。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顾顺章会两下魔术。执行秘密任务途中,过汉口码头禁不住上台露了一手,结果暴露身份,被捕叛变。

凡不务正业而热心于小技小艺者,其心必浮,难有大成,亦难托大任。

猜你喜欢

李后主才艺干部
才艺咖
才艺咖
才艺大展示
几时重
几时重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才艺展示
回首不堪,叹息月明——李后主词境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