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岭县2001~2010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2010-09-21刘艳民马洪伟
刘艳民 马洪伟
吉林省长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1500)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
1 资料与方法
疫情数字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专人负责疫情信息的搜索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分析工作。
2 结 果
2.1 发病情况
长岭县自2001年10月份报告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至2010年7月共报告33例,其中除2007年无病例报告外,其余年份均有病例报告,见表1。
2.2 流行特征
2.2.1 人群分布
33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4例,男女性别比7.25:1。发病年龄最小为3岁,最大为72岁,年龄分布见表2。
2.2.2 职业分布为
在33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中,农民23例,占69.70%;非农民10例,占30.30%(其中家务3例,学生及儿童4例,干部2例,民工1例)。
2.2.3 时间分布
长岭县报告的病例呈全年散发分布,有春季、秋季2个发病高峰,春峰在5、6月份高发,共报告9例,占发病总数的27.27%,秋峰在10、11月高发,共报告13例,占发病总数的39.39%,发病时间分布见表3。
2.2.3 地区分布
长岭县共管辖28个乡(镇),所报病例分别分布于19个乡(镇),覆盖了67.86%的乡(镇),疫情波及乡(镇)在逐年增多,每年都有乡(镇)出现新发病例,没有同一年度发生2例病例的乡(镇)。东南片5个乡(镇)共11例,占总数的33.33%;西片3个乡(镇)共报告7例,占总数21.21%;中部3个乡(镇)5例,占总数的15.15%;其余8个乡(镇)共10例,占总数的30.30%。
3 讨 论
3.1 流行病学特点
通过对33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得知,病例中69.70%的人群职业为农民,也是从事室外体力劳动比较多的人群。只有1名患者有确切的鼠类接触史,其余均无明确鼠类直接或间接接触史。调查发现,其生产、生活环境常见鼠类活动,劳动过程中有着很多直接或间接鼠类接触机会,可见间接接触在流行性出血热传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年龄在20~50岁的青壮年较多,占发病例数的66.66%,发病时间分布呈明显的双峰型,病例集中于5、6月和10、11月份,占发病总数的66.66%。
表1 长岭县2001~2010年(7月)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
表2 长岭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年龄分布
表3 长岭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时间分布
3.2 流行因素分析
调查的患者中,有大部分居室卫生条件差,院落不整洁,院内堆放柴草,入秋以后院内长期储放粮食,利于鼠类生存繁衍。20~50岁的男人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量,人们在户外劳动时,常常忽略了个人卫生,在野外坐卧柴草堆,劳动后不洗手就吃东西,在秋冬季进行玉米脱粒时不做任何个人防护,长时间裸露在被鼠粪尿等污染的环境中。鼠密度、鼠带毒率、人与鼠直接或间接接触机会、人群易感性等诸多因素决定着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发展。
3.3 预防控制措施
长岭县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所波及乡(镇)逐年增多,预示着疫鼠分布区域也在逐年扩大,对人类的危胁也逐年增强。要科学防控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必须采取防鼠灭鼠、预防接种、开展爱国卫生教育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3.3.1 开展灭鼠
每年开展集中灭鼠活动,大面积集中投放鼠药,消灭疫鼠,把鼠密度控制在1%以下。
3.3.2 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广泛开展人群预防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1]。
3.3.3 开展爱国卫生,做好个人防护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清除垃圾,消除老鼠的栖息场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生产劳动时做好个人防护。
3.3.4 加强鼠密度、鼠带毒率监测工作,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切实落实灭鼠、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控制出血热疫情的根本手段,消灭疫鼠,根除疫源地,最大限度提高人群免疫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2]。
[1]王淑梅,李文贺.辉南县1990-200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规律[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24(6):463.
[2]谷春广,吴蓟,周波等.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做法和体会[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3(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