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010-09-21王彦*
王 彦*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在职研究生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450052)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在青少年时期即可出现血管内膜受累并在中老年期出现临床症状[1,2]。目前已知多种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通过筛选这些危险因素并对其干预,目前人类对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已经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动脉硬化也可以在少数低危人群中出现,因此需要进一步在这些人群中需要寻找新的危险评估手段。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合并糖尿病、抽烟等传统危险因素前已经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且由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存在导致这类人群对传统危险因素更加敏感,从而启动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3]。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以通过无创的超声检测方法筛查,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在低危人群中测定其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从而研究其内皮功能受损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6至2008年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中获得其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6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55.6±5.5)岁,均在健康体检排除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后入选。一般资料见表1。
1.2 检测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均检测记录血脂、血糖、血压、腰围并根据弗莱明汉公式计算10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在肱动脉FMD检测前12h避免服用血管扩张药物、吸烟、饮用咖啡和茶饮料。采用GE公司VV7高分辨率超声监测仪和文献报道的方法检测肱动脉FMD[4],基本程序为使用 GE VV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1-3L 探头,7.0MHz,参照Celer-maier 的方法进行肱动脉内皮功能检测。患者平卧,右臂伸直外展 15°,手心向上。肘上 2~10cm二维超声扫查肱动脉,测量同步心电图,R波顶点时,肱动脉基础内径(D1),将血压计置于肘部测量血压,并加压至(收缩压+50)mmHg(1mmHg=0.133kPa),10min后放气,30s内记录肱动脉内径(D2),血管内径变化率(FMD)=(D2- D1)/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检测选用颈总动脉分叉部位近心端1cm处能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的部位测定,测定时同时选取2侧颈总动脉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首次测定后12个月和24个月再次测量记录。
1.3 统计分析
组间计数资料选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变量选用泊松变量分析,采用线性回顾分析研究cIMT和传统危险因素以及FMD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包完成。
2 结 果
2.1 12个月和24个月随访时研究组人群中血压有增高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腰围、空腹血糖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在24个月的随访中无显著变化,FMD亦无统计学差异(表1)。
表1 研究对象各研究指标随访期间变化及和cIMT相关系数
2.2 在本研究中人群中女性研究对象的基础FMD较男性稍好(5.68%±3.03% vs 4.55%±2.72%;P=0.19),而且男性cIMT较女性基础cIMT稍厚(0.71 vs 0.67mm,P=0.13),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此后的随访中,年龄和FMD明显负相关(r=-0.28,P<0.001)。此外,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也和FMD呈负相关,而空腹血糖和血脂和FMD无明显相关。年龄、收缩压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基础cIMT相关,但是就年龄和性别进行调整后,cIMT仅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年龄相关,其它传统危险因素以及FMD均和cIMT不相关。
2.3 经12和24个月的随访,本组研究对象cIMT平均每年增长厚度为(0.013±0.03)mm/年,男性和女性没有差异。在cIMT和年龄(r=0.18,P=0.04)、FMD(r=-0.13,P=0.03)以及收缩压水平(r=0.19,P=0.02);但就性别和年龄进行调整后,只有FMD和收缩压水平和与cIMT相关。
3 讨 论
内皮功能障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和进展机制,内皮功能障碍可能通过影响血管舒张和收缩因子的生成而影响血管张力,生成细胞粘附因子等导致血管炎症发生和破坏局部抗凝-凝血平衡机制,从而进一步导致斑块不稳定和斑块破裂[5]。在高危患者中检测血管内皮依赖的收缩舒张功能,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6]。在已经出现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主要是通过增加斑块的破裂风险而影响预后。虽然既往有多项研究发现内皮功能不全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以及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但目前关于血管结构病变和内皮功能不全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发现,在低危患者中ED会导致血管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这些患者处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他们可能在以后出现有临床表现的动脉粥样硬化。
本研究发现FMD和IMT呈负相关,可能有以下机制可解释这种现象。FMD反映了局部血管生成NO的能力,NO具有抗增殖、抗迁移和抗炎症的作用,而ED会导致血管合成NO的能力下降,削弱血管的自身修复能力;同时,ED患者的血管内膜对ox-LDL等“有害”脂蛋白的损伤更加敏感;ED还会导致一些炎性因子、黏附分子以及内皮素、AngⅡ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分子物质分泌和合成增加。最终在这些多重因素的作用下,IMT厚度增加。
本研究中男性健康者的基础血管内膜中层厚度较女性健康者稍厚,随后12~24个月的IMT增厚在不同性别的研究对象中未发现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女性在绝经期前体内存在雌激素的保护作用,而进入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伴有女性的心血管病危险显著增加。本组女性研究对象多处在更年期,基础状态反映了绝经期前的情况,而其随访期间因为缺少了雌激素的保护使IMT的改变在不同性别中未再表现出差异。因为吸烟对其血管内皮功能测试具有显著影响,且吸烟的量常常难以精确判断,所以本研究中剔除了吸烟者。
既往有研究者报道在大样本人群中,FMD和cIMT显著相关。Juonala等[7]报道在一项2000多例中青年人(平均年龄为31.6±5.0岁)的横断面研究中,FMD 和 cIMT显著相关。而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基础状态的FMD和cIMT未发现相关,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们的研究对象和Juonala等[7]研究组的年龄有一定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样本量偏小,难以体现出统计学意义的相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FMD和cIMT虽然都反应了血管内皮的功能状态,但是二者并不等同。FMD主要反应了机体内各种因素对血管内皮的综合作用,且这些作用长期或者短期的影响都会影响FMD的测定;而cIMT则是这些影响因素在动脉血管壁的长期作用的结果,不受短期或临时性因素(如检测前抽烟)的影响,所以二者是互补关系而不能直接比较。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高危人群中,内皮功能受损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本研究发现内皮功能受损同样会加速正常及低危人群的动脉硬化进程,且其相关性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因此,该指标可以用于一些早期干预措施的评价指标。
[1]Ross R.Atherosclerosis: an inflammatory disease[J].N Engl J Med,1999,340(2):115-126.
[2]Stamler J,Daviglus ML,Garside DB,et al.Relationship of baseline serum cholesterol levels in 3 large cohorts of younger men to long-term coronary,cardiovascular,and all-cause mor-tality and to longevity[J].JAMA,2000,284(3):311-318.
[3]Yeboah J,Crouse JR,Hsu FC,et al.Brachial flow-mediated dilation predicts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older adults: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Circulation,2007,115(18):2390-2397.
[4]Donald AE,Charakida M,Cole TJ,et al.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which technique?[J]. J Am Coll Cardiol,2006,48(9):1846-1850.
[5]Djuric D,Popovic Z,Petrovic J.Agerelated progressive brachial artery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precedes the changed carotid and left ventricular geometry in healthy humans[J].Angiology,1999,50(7): 555-561.
[6]Salonen R.Ultrasound B- mode imaging in observation studies of atherosclerotic progression[J].Circulation,1993,87(3 Suppl): ii56-ii65.
[7]Juonala M,Viikari JS,Laitinen T,et al..Interrelations between brachial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young adults: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in Young Finns Study[J].Circulation,2004,110(18):2918-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