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楚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2010-09-20李治中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周口市周口楚文化

李治中,王 剑

(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周口466001)

陈楚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李治中,王 剑

(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周口466001)

陈楚文化是与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并提的一种地域文化形式,拥有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文化特征明显,历史地位突出。陈楚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周口市及其周边地区,其表现形式多样,文化事象丰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初具规模。在河南省乃至周口市“文化崛起”的政策环境下,需要对陈楚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性保护,倡导一种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大力开发陈楚文化核心文化产业,快速增强地方区域软实力。

陈楚文化;资源;文化产业

一、陈楚文化资源的基本分布

陈楚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一种形式,起源、发展于今周口市所辖区域及周边地区,即先秦陈国及楚灭陈、楚都居陈的特指历史区域,是有史以来在该地区生活的人们所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周口市以所在地川汇区为中心,辖八县一市一区,包括淮阳县、商水县、郸城县、沈丘县、西华县、扶沟县、鹿邑县、太康县、项城市和川汇区。周口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所辖地区旧以淮阳为中心。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据《陈州志》(顺治刻本)记载:“陈,太昊之墟,古宛丘之地,神农都之始为陈。殷以封舜之后,周复封虞妫满为陈侯国……至顷襄王自郢迁都之,及秦灭楚,以陈为县。”[1]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陈楚文化包括以伏羲文化为代表的先陈文化,以周封陈国为代表的妫陈文化,以楚灭陈、郢陈为代表的陈楚文化和西汉藩封淮阳国开始至今的后陈楚文化四个相继的阶段。陈楚文化具有中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中国和合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具有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等主要特点,表现为伏羲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农耕文化、儒家文化、古城文化、淮河文化等重要文化形式。

资源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陈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人文资源,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提高人们的社会福利,已经成为重要的开发资源和地方经济的支柱之一。陈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事象典型而意义重大,在分布上呈现连续性特点,奠定了陈楚地区在文化地理上的较高地位。首先,陈楚地区有璀璨的史前文明,是所谓“三皇”伏羲、女娲、神农建都的地方,对于中华文明具有肇始之功。周口发现距今8 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8处,如扶沟前闸、宋马岗、雁周、西店,西华小白庄,商水县白寺窑场,太康方城,项城后高老家等。从考古发现看,裴里岗文化和史传的伏羲部族关系密切,“贾湖、石固等南部遗址的墓向以西为基本方向,也有西北方向的,对于甘肃成纪(今天水市)来说,正位于其东或者东南方向,墓向为西、西北,正是裴李岗文化的人们对伏羲族源崇拜的反映”[2]。另外,传说中的“大庭为居龙氏,治屋庐”(《纲鉴易知录》)、“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易·系辞下》)、“伏羲作三十五弦之瑟”(《史记》)、“庖牺氏作八卦”(《帝王世纪》)等都能从舞阳贾湖的考古发现得以印证。其次,陈楚地区是圣贤老子的故里。今鹿邑县东五公里处太清宫镇,即是《史记·老子本传》所记载的“楚苦县厉乡曲仁里”。再次,陈楚地区是圣人孔子长期游寓之地。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自郑入陈,“居陈三岁”,“复如陈”,又“迁于蔡三岁”,曾绝粮“在陈蔡之间”。最后,陈楚地区是西周侯国陈的封建之地,也一度为南方楚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又是秦末陈涉张楚政权的建都之地等。

陈楚文化资源主要表现为文物资源。根据笔者近期从周口市文物管理部门获取的资料,周口市经过四次文物普查,迄今已查明不可移动的文物点1 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余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周口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6项(见表1)。

全市各级文物保护、收藏、研究机构有各类藏品50 000件。这些清晰的、数据化的陈楚文化资源,便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相结合,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有力依据。

表1 陈楚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

二、资源保护与研究性保护

首先,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为指导,加强与完善日常的文物保护工作。例如对馆藏文物安全工作,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做好文物保护人才的储备与培训工作等;又如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实际,采取国家保护为主,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引进外资参与保护与开发,改善文物单位的基本设施、设备,修缮或新建文物库房,改善文物的存放条件,采用高科技、新技术处理风化、污染等问题,积极稳妥地保护文物安全等。事实上,仅做好这些工作是不够的,文物保护的理念需要从文物的实体层面提升至文化价值诉求的层面,结合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时代特征及陈楚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探究陈楚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其次,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陈楚文化资源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社会人文资源,它存在于特定的生态环境之中。在某种意义上,保护生态环境即是对陈楚文化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恶化乃至出现重大的生态危机,会对陈楚文化资源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不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应充分认清陈楚地区文化资源的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避免以人的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巨大牺牲为代价换取物质财富增长,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再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但是面临濒危又亟待扶持。例如槐店“文狮子”舞随着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日益淡化、逐步被现代商业文化和信息传媒文化所代替,展示的平台日益减少。一些颇有艺术造诣的舞手、乐手因年事已高不能登台表演,有的相继谢世,一些有难度的技艺已无法得到传承,年轻一代热衷此项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文狮子”舞面临失传境地。尊重艺术规律,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科学指导与积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一条市场化道路,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文化资源保护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应在精神层面予以重视,以文献、文化考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为视角,综合考察资源的文物价值及社会应用价值,确定保护的策略、方法与重点,因此,笔者提出应实施研究性保护。所谓研究性保护,是指建立在文化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实践互动基础之上,挖掘陈楚文化资源内涵的多重指向性,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以契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诉求为主要特点,达到重新阐释甚至重建陈楚文化传统的目的。研究性保护的作用首先在于拓展或丰富文化形式的内涵,借以在相对稳固的经济环境之下,提高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余英时先生提出的文化重建理论认为,“中国文化重建的问题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之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这样的大问题自然不是单凭文字语言便能完全解决的,生活的实践尤其重要”[3]。该理论将工作重心落实到生活实践层面,既可视为是针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又可视为是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际,为研究性保护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性保护是专家型保护,保护工作的前提是积极调研与做大量的田野工作,厘清陈楚文化资源的分布与规律,探究文化传承及蕴藉的现代性价值、陈楚文化的特质与魅力及其参与华夏文明构建的作用与地位。以伏羲文化为例,淮阳县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规划提出“凝聚中国本源文化——伏羲文化资源优势,彰显伏羲文化个性,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华人祖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通过研究性保护,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伏羲文化内涵。淮阳太昊陵成为今天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谒祖的圣地,因此伏羲文化具有始祖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万姓,追根溯源都出于太昊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之人道,伏羲氏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根、万姓之根”[4],因此伏羲文化是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5],神龙文化由此滥觞。此外,伏羲始作八卦,又是易学文化的创始人(见图1)。在由伏羲文化衍生的四种亚文化形式中,伏羲所起的是肇始作用,其个人作用与地位不言自明。除此以外,以神话学为视角,太昊伏羲氏肇始的三皇五帝时代,原本就是神话,《尚书》《史记》等文献所以多录其人而删其事,在于不能认定为事实。

图1 伏羲文化内涵

三、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

(一)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

陈楚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一旦与非凡的文化创造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市场营销意识相结合,就会极大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周口文化兴市战略以文化产业化为经济发展平台和助推器,将文化要素作为开发传统经济的附加成分,主要目的并不是发展文化本身,而是服务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发展,这也是目前国内发展文化产业的普遍模式。这种发展文化产业的模式已经为人诟病。以太昊伏羲陵旅游业为例,太昊伏羲陵庙会是全国知名的传统庙会,庙会期间的太昊伏羲祭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昊伏羲陵被国家文物局、旅游局列为“全国寻根朝祖旅游线”必至景点之一。以太昊伏羲陵为对象的“拜谒始祖游”在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相对集中的大量游人也对节日文化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破坏了节日的庄重性和神秘感。应避免掠夺性开发资源和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比如在景区增加大量人造景观,对文物进行粗放式开发等,这样做的结果是破坏了文物资源。诚如美国著名学者弗克斯所说:“旅游业像一把火,它可以煮熟你的饭,也可烧掉你的屋。”也有人把文化产业比喻为“双刃剑”,因为它既是发展和传播文化的利器,又能迎合低俗文化制作和传播的需要,对社会造成危害。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产业曾进行否定性批判,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他认为文化产品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文化工业产品为满足大众的同样需求,其类型、内容和风格日趋单调和雷同,走向程式化,消除了人的个性,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6],文化产业的存在与发展是严重的异化现象。因此,发展文化产业,一定要坚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坚持弘扬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支持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既尊重文化规律,又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把艺术的感召力转化为市场号召力。

发展文化产业不应当走掠夺式、穷竭性的道路,而应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西方语言中,“文化”原指对土地的耕作,即耕耘和培育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对人的教化,具有修养、文雅、智力发展和文明等意思[7]。一个社会的文化生产,既有产业的性质,也应有事业的性质。发展文化产业应当走兼顾文化事业、二者相辅相成的道路。文化事业指的是文化服务于人类的公益性特征,不是以取得参与者的经济利益为目标,而是以精神旨趣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体现文化的超物质功利性。人类历史表明,文明是会消亡的,即使是建立在悠久传统基础上的文化,也是脆弱无力的,阻挡不住野蛮潮流的冲击。这种野蛮潮流,可以表现为战争,也可以表现为经济利益驱使下的鼠目寸光。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目光不能仅盯住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应让文化起到搭台的作用,注重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本身的盈利能力,丰富文化产业产品的精神内涵,增强其符号功能,输出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宣传或抵制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地方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还是对文化安全的保护或称为“文化多样性保护”,内容主要包括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情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保存和发展,也包括一个民族内部多种文化的和平共存与发展。

(二)开发陈楚文化核心文化产业

目前,陈楚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形成产业链,实现的模式为强势主导型。河南省政府与周口市政府作为强有力的主导者操持着文化产业链的构筑,河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一带两翼四区块”的发展格局,“周口特色文化区块”是其中之一。2009年河南省首批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规划正式出台,淮阳县以“羲皇故都,水城淮阳”为口号赫然在列。根据周口市文化强市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撰写的《周口市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大型调研活动”综合调研报告》,周口市政府在全面繁荣文化事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心培育文化品牌,迅速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具体来讲,即围绕“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四种文化资源,打好“三皇故都、道家之源、姓氏之根、杂技之乡”四张文化牌,对文化资源优化整合,大力发展以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经营、文化设施利用为主的文化产业,使利益相关方依附在产业链上合作共生、协作共进。

从周口文化产业类型特征及其所占比例来看,核心层的文化产业可以分为旅游业、艺术产业、报刊业、广播影视业、网络产业、广告业、体育产业等(见表2)。以旅游业为例,周口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44处,16个主要景区和1 456个旅游资源单体。按照国家标准,在8个主类中周口市有6个,占75%;在31个亚类中周口市有18个,占58%;在155个基本类型中周口市有77个,占49.75%。周口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导,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与消费,向游人展示陈楚先民的浪漫情调与生活方式。周口的旅游资源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表现的是陈楚文化的内涵和神韵,突出陈楚地方特性,以静态的方式展示动态的历史。以淮阳县城为例,平粮台古城遗址被公布为“二十世纪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其文化堆积为10层,依次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汉代文化。陈楚故城位于万亩龙湖之中,陈楚故城复建、龙湖回归自然的文化改革实验正有序开展,政策辐射艺术、旅游、历史古迹、博物馆等,增加陈楚文化财富及其多样性,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感,为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

表2 陈楚文化资源的核心文化产业

艺术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包括演出业与艺术品经营业,与民族文化的艺术传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演出业是艺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将音乐、戏曲、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门类运作于市场,通过观众消费实现盈利的事业。周口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越调一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关;沈丘县回族“文狮子”有狮舞、麒麟舞、独角虎舞组成,最早发源于汉唐时期的西域“五方狮子舞”和“胡人假狮子”,与龟兹伎狮子舞在艺术上也有一定关联;周口市的心意六合拳是明末清初,山西永济县尊村的姬际可先生所创,后有买壮图,率先将心意六合拳传入周口。它们的艺术形式成熟,传承代有人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艺术受众。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传统艺术的扬弃与革新、演出市场机制的灵活多样,以及作为产业设施的大型、固定的演出场所,当然还需要政府对剧团做市场推介,积极鼓励商业公司与剧团合作。艺术品经营市场潜力巨大,2006年周口市举办两次书画拍卖会,交易额2 700万元,成为全国市级书画市场规模最大的拍卖活动。民间特色文化产品目前大都还处于待开发状态,需要现代创意、设计、包装,以及服务的网络化拓展,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积极创造财富。需要政府或社会团体注入一笔专项发展基金,丰富其文化内涵,使之成为陈楚文化的关键性符号。报刊业与广播影视业等均是陈楚文化产业链中的重要内容,是形成文化产业集群的重要环节。只有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才能通过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多种途径,提升周口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文化资源创造的文化附加值来实现的,它的发展需要大批多样化创新型文化人才参与,尤其需要具有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源研发能力、文化市场运作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对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又懂经营管理和技术应用操作的高层次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开发陈楚文化核心产业,最关键的还是人才要素。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周口市总人口1 086万人,是全国人口超千万的三个地市之一,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区。要将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力,出路还是通过教育提高人口的技能素质。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周口市2009年文化产业各类人才缺口预计在3 000人以上,导致文化资源开发不足,很多优秀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利用,存在着资源闲置的问题。即使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也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创新能力弱、市场意识差、知识老化等非常突出的问题。所以,需要充分发挥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加快发展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和服务型学科专业,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

四、结语

早在20世纪80年代,《陈楚关系及楚文化在陈的发展历程》《淮阳马鞍冢楚墓发掘简报》等文化考古文章已经初步揭示陈楚文化的基本内涵。近年来,邹文生、王剑编著《陈楚文化》一书,又撰写多篇论文,使“陈楚文化”的概念与理论日趋成熟。作为一种地域文化,陈楚文化成为能够涵盖周口及周边广大地区诸文化形式的最好表达。以陈楚文化为研究视域,从丰富陈楚文化内涵,服务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出发,检视周口文化资源,以及周口文化强市建设的概念内涵和主要指标体系,厘清陈楚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与现状。以资源经济学为视角,提出研究性保护新概念,并结合周口文化产业实情,探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核心文化产业进行了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陈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即文化感召力使其成为周口区域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文化传承、文化挖掘、文化建设,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凝炼区域特色文化,融聚社会共同价值观念。通过文化产业建设、旅游产业建设,以增强陈楚文化的感召力和辐射力,也为周口文化强市,乃至河南文化强省战略打下基础。囿于专业与研究水平,对陈楚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研讨存在诸多不足,求教于方家。

[1]王士麟,何润.陈州志:卷1[M].淮阳县地方史志办公室重印,2007:1.

[2]周建山,史文利.伏羲古史传说与裴李岗文化的关系问题[M]//李金立.周口文物考古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10-17.

[3]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上海:三联书店, 2004:430.

[4]张新斌.中原文化解读[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7:68. [5]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7.

[6]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79.

[7]李思屈.文化产业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6.

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10)04-0080-04

2010-03-17;

2010-05-17

2008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陈楚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B100)。

李治中(1972-),男,河南沈丘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与文化学研究;王 剑(1964-),男,河南淮阳人,教授,陈楚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地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周口市周口楚文化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记忆老酒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石云华作品精选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周口市
周口市金融支持脱贫攻坚调查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