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的初步编制
2010-09-20林建珠
林建珠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的初步编制
林建珠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通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开放式问卷调查法等,结合Crites职业成熟度理论框架编制《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以32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被试,对问卷的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自编的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结构清晰、含义明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由职业知识、目标确定、职业信念、行为准备、选择能力和自我评价六个因素构成。
本科生;研究生;职业决策;问卷
1 前言
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making)的研究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目前关于职业决策有着不同的看法:哲学领域的职业决策观带有明显的存在主义观点,认为职业决策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理智的过程,还涉及到复杂的人生存在的价值等方面。认知主义心理学派对职业决策的解释注重信息加工过程,Jepsen(1984)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几种可供选择的职业的前景,公开承诺(Public Commitment)作出职业选择的行为。[1]Perters和Sampson(2002)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不仅包括职业选择,而且涉及对执行完成选择所需的行为做出承诺的过程。[2]Gati(2001)则提出职业决策是人们所经历的从搜索可能的职业选项,到对比选项然后从中选择其一的过程。[3]Singh和Greenhaus(2004)等人认为职业决策是个体一生中必然要面临的重要决策,是指个体对自己将要从事职业做出的选择。[4]综合国内外对职业决策的定义和研究,文章倾向于沿用信息加工观的职业决策观点将其界定为:始于初步确定可能选择的职业道路,逐步搜索相关职业知识,通过比较各种可能选择的职业道路,最终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的决策过程。
关于职业决策的测量,Osipow,Carney&Winer(1975)编制了《职业决策量表》(Career Decision Scale,简称CDS)。[5]CDS由3个部分,19个项目组成。第一部分职业和专业确定性量表,共两个项目,得分越高,职业和专业的确定性越大;第二部分职业决策困难(Career Indecision)量表,共16个项目,反向记分后,得分越高表明职业决策困难越小;两部分呈负相关。第三部分为一个开放式的项目。CDS项目来源于职业咨询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该量表既可用于职业决策未定向和其前提(Antecedents)的评估,同时也可用于有关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所做干预效果的检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缺乏职业决策相关理论的支撑,也造成了CDS应用的局限性。比如通过因素分析,CDS虽能分离出4个因子,但因子之间彼此并不独立。因此对于四个因子的准确性存在着争议,因此使用者不能通过每个因子的得分来对个体职业决策困难的状况做出判断,而只能将问卷的总分看作是职业决策确定与否的标准。[6]在职业决策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国内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决策研究主要针对本科生,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研究还较少。因此,编制适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职业决策的测量工具是有意义的。
2 方法
2.1 被试
2.1.1 预测被试
预测被试选自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32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79份,其中男生86人,女生193人;本科生152人,研究生127人。在本科生中,大三82人,大四70人;在研究生中,研一47人,研二38人,研三42人。
2.1.2 正式施测的被试
正式施测的被试选自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58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33份,其中男生306人,女生227人;本科生276人,研究生257人。在本科生中,大三141人,大四135人;在研究生中,研一84人,研二93人,研三80人。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开放式问卷调查法相结合,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使用SPSS11.50和Lisrel8.7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3 程序
2.3.1 预测问卷的编制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半开放式问卷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的构成因素进行调查,开放式问卷题目包括“对于您所学的专业,您是否有信心找到满意的工作?请说明理由”和“您认为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出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呢?”等半开放式问题来收集职业决策的题目。
根据Crites职业成熟度理论框架,职业选择的过程被分为两个主要因素群:即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其中能力测量主要是用来测量与个人获得职业知识、进行职业规划并作出明智的受教育和职业决策等能力。具体包括五个成分:(1)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Accurate Self-appraisal),即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的能力;(2)获得职业知识的能力(Finding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即个人对工作世界的特定职业的职责、任务的了解程度;(3)目标筛选能力(Goal-selecting),指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的特点进行匹配的能力;(4)职业规划能力(Planning),指针对自己的目标,制订未来学习或工作计划的能力;(5)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 Solving),指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这些问题如与父母的冲突、缺乏所喜欢的职业的能力、职业决策犹豫和不现实问题的能力等。职业态度部分也有五个分测验:(1)职业决策的确定性(Decisiveness),个体对职业选择的确定程度;(2)职业决策的参与度(Involvement),个体积极参与职业决策的程度;(3)职业决策的独立性(Independence),个体依赖他人作出职业选择的程度;(4)职业决策取向(Orientation),分为工作取向和享受取向;(5)职业决策的妥协(Compromise),个体愿意在现实和需求之间妥协的程度。在此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收集的信息的汇总和整理,以及一些职业决策困难和职业决策效能感的资料编制出预测问卷,共75题。
2.3.2 记分方式及问卷编制
采用Likert五点评定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为了符合科学施测的方法,将75题以随机化的方法进行排列,形成了大学生职业决策预试问卷(Career Decision-making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以下简称 CDMQ)。
3 结果
我们利用统计手段对预试得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验证理论假设与实际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同时获得预试问卷的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
3.1 问卷的项目分析
把反向题进行反向记分,计算出职业决策预试问卷总分,对问卷总分进行排序,分出最高的27%和最低的27%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对高低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高低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的题目删除,6、15、46、52、63、66、69在0.05 水平上高低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将其删除。经过项目分析删除6题,剩余69题,继续对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表1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的因素结构和负荷值Table1 Factor Structure and Loading of CDMQ
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利用SPSS11.50统计软件对预试获取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进行KMO检验和Barlett球形检验,以此判断样本的适合性。由于KMO值与1越接近越好,KMO的值在0.80以上属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Kaiser,1974)。此处的KMO值为0.820说明本研究的样本足够性比较适当;从Bar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来看,卡方值为6728.265(P=0.000),说明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使得每个因子上具有较高负荷的变量个数最小化,累计最后8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53.589%。最后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
上述结果分析表明,剔除部分题目后的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38个项目在各自的公共因子上都有较高的负荷值,而且抽取的8个公共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超过50%,由此可以认为因子的提取结果是比较理想的,只有第70题的因子荷载值较低,但是通过题总相关的分析,发现它与总分的相关较高,若删除信度会有所降低,分析第70题的内容“做职业选择时,我通常要把我的兴趣和职业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可以看出该题与我们理论构想中的职业选择前的心理准备情况有所关联,因此暂时将该题保留,在验证性因素分析时再继续进行考察。
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我们得到了八个维度构成的八因素模型,为了确定问卷的测评维度的最佳结构,我们进一步用Lisrel8.70对本问卷的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再对八因素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不断对模型进行修正,直至获得最佳的模型,而且由于在理论模型的设定时所设定的是六维度六因素模型,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与理论设想并不完全符合,因此对该问卷的八因素模型进行修正。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时,将题目按照因子的顺序排列,而在进行正式施测过程时采用随机排序的方法排列题项。
对问卷的初次分析,首先是以八因素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
拟合指数通常报告 X2、df、RMSEA、GFI、AGFI、NFI、NNFI和CFI,X2/df在2到5之间较好,在本研究中,六因子斜交模型的X2/df为3.28,RMSEA小于0.08认为模型可以接受,该值越小越好,绝对拟合指数GFI、AGFI大于0.80认为模型拟合较好,相对拟合指数NFl、NNFI和CFI大于0.90认为模型拟合较好。
调整后的六因子斜交模型的RMESA小于0.08,AGFI、GFI大于 0.80,NFl、NNFI和 CFI均大于0.90,并且X2/df在5以下,有较好的拟合度和稳定性(见表2)。
由于第7题在第一个因子中的完全标准化负荷为0.26,在其它七个因子中的修正指数(MI)都不高,接近0,分析其内容“我经常收集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的资料”可以看出,该项目体现的是对许多职业都有兴趣,这样就会变得比较盲目,缺乏针对性,使得该题项的存在没有意义,因此考虑将其删除,删除后得到拟合指标表明,修正后的拟合度更高一些。在模型修正中一般不主张同时删除多道题或者多题一起变化,因此在本次模型的修正中采取渐进的方式。
表2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度指数Table2 Fitting Indexe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由于第15题在第2个因子中的完全标准化负荷为0.29,但在第4个因子中的修正指数(MI)为106.73,明显很高,虽然在 1、3、7、8 几个因子中的修正指数都比较高,但是在第四个因子中最高,先将其归入第四因子中,修正后,第15题在第四个因子中的完全标准化负荷值迅速升高,此时它在其他因子上的修正指数都变得接近0,说明它应该属于第四因子。第15题“我愿意找一个已经参加工作的人交谈,以帮助自己制定与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分析该题发现该题项是进行职业决策前的准备,此时已经有了确定的职业目标,因此不属于目标确定的维度,说明其属于第四因素即行为准备是合理的。
由于第31题“如果家人会帮我做决定,我乐意接受他们的安排”在第6个因子中的完全标准化负荷为0.29,在其它七个因子中的修正指数(MI)都不高,接近0,因此考虑将其删除,删除后得到拟合指标表明,修正后的拟合度更高一些。由于第37题“我觉得我的好成绩可以让我找到好工作”在第8个因子中的完全标准化负荷为0.32,在其它七个因子中的修正指数(MI)都不高,接近0,因此考虑将其删除,删除后得到拟合指标表明,修正后的拟合度更高一些。
由于第21题“我知道如何选择一个与我的兴趣相符合的职业”在第3个因子中的完全标准化负荷为0.54,但在第1个因子中的修正指数(MI)为32.61,比它在其它因子中的修正指数要高,因此将其归入第1因子中,修正后,第21题在第1个因子中的完全标准化负荷值升高为0.64,此时它在其他因子上的修正指数都变得接近0,分析该题的内容与工作世界的信息有关,说明它应该属于第1因子即职业知识。
同时发现第30题“我对自己正确选择工作或职业的能力缺乏信心”、32题“我经常不敢面对求职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作为一个单独的因子也不适合,30、32在其他各因子上的修正指数(MI)都较低,无法并入其他因子再分析,因此也将其删除。
由于第33题“我比其他同学更善于规划未来”在第7个因子中的完全标准化负荷为0.58,但在第4个因子中的修正指数(MI)为49.41,比它在其它因子中的修正指数要高,因此将其归入第4因子中,修正后,发现它在第1个因子中的修正指数升高为84.09,因此将其归入第1因子中,此时它在其他因子上的修正指数都变得接近0,说明它应该属于第1因子即职业知识。
表3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第二次施测的标准因子负荷值Table3 Standard Factor Loading for the Second Time Administraion
此时发现34、35作为一个单独的因子并不适合,34、35在其他各因子上的修正指数(MI)都较低,无法并入其他因子,因此将其删除。此时模型仅剩六个因子。
由于第9题“我有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实现我的理想”在第1个因子中的完全标准化负荷为0.56,但在第六个因子中的修正指数(MI)为29.05,比它在其它因子中的修正指数要高,因此将其归入第六因子中,修正后,第9题在第六个因子中的完全标准化负荷值升高为0.65,此时它在其他因子上的修正指数都变得接近0,由题项内容也可以看出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评价,说明它应该属于第六因子即自我评价。
对模型做了以上的修正之后,问卷被修正为六维度六因素,删除了第 7、30、31、32、34、35、37 题,将21、33移入第一个因子,第9题移入第六因子,第15题移入第四因子即为模型8。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经过修正后的模型的因素结构和负荷值见表3:
由表3可知,经过模型修正后的六因子,每个题项的荷载值都较高。
3.4 职业决策问卷各因子及其与总分的相关
由表4可知,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都在0.01-0.70之间,基本上相关都较小,而各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都在0.49-0.80之间,相关都较高,说明它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由于职业信念与行为准备的相关为0.70,相关过高,因此将两个因子合并为一个因子,形成五因子斜交模型,对其进行模型拟合检验,同时对问卷进行一维模型的检验,这两个模型与原来修正好的六因子斜交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模型2的拟合指数在无法接受的范围,RMSEA大于0.08,其它各项拟合指数也不符合可接受标准,模型1与模型3进行比较,模型3显然更加理想一些,并且模型3更符合我们的理论设想,因此认为六因子斜交模型是较好的模型。职业信念与行为准备的相关虽然比较高些,我们仍然认为它们是两个独立的因子。
3.5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由表6可知,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总体和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61-0.88之间,具有较好的信度。
4 讨论
4.1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因素的命名
因素1职业知识:招聘信息的搜集,对职业相关知识(任务、要求、环境、薪酬、个人发展机会、行业发展前景等)的掌握程度;
表4 职业决策问卷各因子及其与总分的相关Table4 Correlations between Each Factor and Total Scale
表5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度指数Table5 Fitting Indexes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表6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Table6 Cronbach’s Alpha of Each Factor in CDMQ
因素2目标确定:主要指职业目标的方向性、确定性及可行性程度;
因素3职业信念: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矛盾时的坚持程度以及对选择的自信程度;
因素4行为准备:职业选择前的心理准备情况及个体能否为之付出行动;
因素5选择能力: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并且知道如何进行人-职匹配;
因素6自我评价:反映个体关于自身职业知识、能力、理想的看法。
4.2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总分及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发现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0-0.88之间,其信度是可接受的,并且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总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35,说明其信度良好。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各个因子之间的相关都在0.01-0.70之间,基本上相关都较小,而各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都在0.49-0.80之间,相关都较高,说明它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5 结论
5.1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结构清晰、含义明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
5.2 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由职业知识、目标确定、职业信念、行为准备、选择能力和自我评价六个因素构成。
[1]Jepsen D.A.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n vocational behaviou: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M].New York,Johns Willey,Sons,1984:194-195.
[2]Peterson SL,DelMas RC.The component structure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ifficacy for underprepared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1998,24(3):209-225.
[3]Itam ar Gat,i Noa Saka.High School Students’Related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1,(79):331-340.
[4]Singh R,Greenhaus J H.The relation between career decision-making strategies and person-job fit:A study of job changer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01):198-221.
[5]Samuel HO.Assessing Career Indecision [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9,55:147-154
[6]杜睿.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徐国红)
The Compilation of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
LIN Jian-zhu
(Fujian Jiangxia College,Fuzhou 350108,China)
Based on an overview of former studies and open-ended investigation,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Questionnaire is compiled according to the Career Maturity Theory of Crites and used to test 320 both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s from four universities in Fuzhou.Then the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are applied to the data.The result of study on the questionnaire indicates that CDMQ has a good validity and acceptable reliability.The questionnaire needs to be revised and it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the future researches about Career Decision-making of college students.The CDMQ consist of six dimensions,including career knowledge,career goals,career beliefs,career preparation,selection ability and self-evaluation.
undergraduates;graduates;Career Decision-making;questionnaire
G449
A
1009-3583(2010)-04-0056-06
2010-02-11
林建珠,女,福建政和人,福建江夏学院助教,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