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郎朗“撵走”李云迪?

2010-09-20蔡宸亦Connie

博客天下 2010年16期
关键词:李云迪郎朗钢琴家

■文/蔡宸亦 Connie

郎朗“撵走”李云迪?

■文/蔡宸亦 Connie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d7e10100jubd.html

D G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2002年与李云迪签约,使他成为DG百年来旗下首位华人钢琴演奏家。翌年,DG公司又签下了另一名华人钢琴家郎朗。

李云迪与DG公司签约的7 年中发行了6 张唱片,公司为李云迪打造的市场定位,所向披靡。2007 年底,李云迪的第六张专辑《乐动柏林》发行,他与小泽征尔带领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钢琴协奏曲获得了异常的成功,一个月内便达到金唱片销量。奇怪的是,随即DG公司宣布与他解约。英国音乐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曾透露,“当时是郎朗要求公司与李云迪解约,而郎朗是任何唱片公司都不愿放弃的艺术家,DG公司的名单上只容得下一位中国男钢琴家”。

同样出生于1982 年的李云迪和郎朗被比作中国钢琴界的月与日,李云迪以忧郁高雅的艺术气质见长,而郎朗则更奔放热情。李云迪喜欢香车美酒,生活品位上也与肖邦不谋而合。郎朗向来以夸张做作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著称,李云迪则刻意收敛。郎朗会在加演时用iPad疯狂炫技,而李云迪却拒绝了苹果公司将他的现场演出放在iTunes商店里供人下载的请求,认为那样“太不专业、太临时”。郎朗很开放,同丹尼尔等音乐家打成一片,虽然有经纪公司安排的因素,但其中不乏个人魅力。李云迪则认为自己有独立的音乐理念,在挑选与其他音乐家或指挥的合作方面很挑剔,他不愿妥协,所以这两年几乎不同乐队合作协奏曲了,只开独奏会。

采访郎朗很难一本正经,因为他无话不谈,无所顾忌,两句话之后就好像认识许久的老友。同李云迪聊天时,我感受不到自信满满的气场,他非常不爱说话,采访常会有卡住的感觉。李云迪认为,不爱接受采访,是因为自己注重感觉,他没有拒谈郎朗,而是有意表示自己与郎朗截然不同的艺术理念。“音乐本身不应该是商业的,商业是来辅助音乐的成长,而不是来成就音乐的。你要让人从演奏中看到,你是真正热爱钢琴,而不是热爱其他。”

今年是肖邦诞辰200周年,也是李云迪夺得肖邦比赛金奖的第十年。2000年,李云迪刚刚18岁,已经空缺了10年的肖邦金奖第一次颁给中国人,这顿时让他成了“民族英雄”。今年4月,李云迪签约EMI 公司后的首张专辑《肖邦夜曲全集》上架,乐评人评价其过分中规中矩,少有突破。从李爸爸在邮件中推荐媒体使用的宣传标题—“享誉国际的中国钢琴家”、“中国家喻户晓的钢琴王子”、“21世纪的肖邦”上看,似乎很难觉察出昔日冠军10年来的突破,至少从他对自己的定位上看不出来。

猜你喜欢

李云迪郎朗钢琴家
“郎朗山艺行”活动掠影
郎朗与吉娜 在婚姻里活成孩子
老钢琴家的记忆消退之际(改编)
郎朗背后的那个男人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我是小小钢琴家
故意输球的李云迪
故意输球的李云迪
我和郎朗
李云迪爱的AB面:那鲜活的“哥大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