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称其非常能干寒门走出的驻美大使张业遂
2010-09-20陈宝成刘春斌王成琛
文/陈宝成 刘春斌 王成琛
前任称其非常能干寒门走出的驻美大使张业遂
文/陈宝成 刘春斌 王成琛
凭着求学这一途径,出身贫寒、毫无家世背景的青年学子张业遂,一步步走向理想的高峰。
担任过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的张业遂擅长多边斡旋外交。
经验丰富 熟悉美国事务
今年56岁的张业遂是湖北天门市人,上世纪70年代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于1975年作为外交部挑选的外语人才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美国前总统肯尼迪、金融家索罗斯、诺贝尔奖得主罗素等都是该校校友。1976年在伦敦学习结束后,张业遂被留在驻英国大使馆工作,6年后调回北京,在外交部国际司历任三秘、副处长、一秘。
从1988年开始,他成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一分子。4年后,张业遂调回外交部,担任外交部国际司参赞、副司长。之后因工作成绩突出,开始逐级晋升:1996年担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4年后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2003年,出任外交部副部长,主管政策研究、军控、裁军等事务,2008年,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对于美国事务,张业遂并不陌生,在任副外长期间他曾负责对欧美地区的政策协调。1996年至2000年在担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期间,他多次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美加、并负责美国领导人来华访问的具体安排,与美国政府高级官员有大量接触。其前任周文重评价这位继任者为“非常能干的外交官”。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曾发文称,张业遂很大一部分职业生涯都花在处理国际问题上。曾与他一起工作过的一些人说,他是一位老练而敏锐的外交家,在联合国工作期间卓有成效地代表了中国的利益。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是一家总部设在纽约、专注于推进双边了解的非政府组织。《华尔街日报》转引该组织主席奥林斯的话说:“我们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并不一致,但张业遂对中国立场的解释非常充分。”
另外,张业遂被认为在中美两国意见相左的领域具有专业经验:他曾参与制定联合国对伊朗核项目做出的反应议案。
>> 新闻提示
3月14日,中国新任驻美大使张业遂携妻子陈乃清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履新,其留下的常驻联合国大使空缺由常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原代表李保东填补。
幼时家贫 曾靠树皮果腹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手执世界两大国关系纽带的大使,出身于天门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天门市岳口镇健康村矗立着一栋两层高的房屋,这便是张业遂的老家。房子与该村村中心一字排开的民居并无两样。门前一条灌溉渠,篱笆围着一垄垄绿油油的莴苣、大蒜。远处,油菜地里正蔓延着耀眼的金黄色。
张业遂83岁的母亲刘福新正坐在大门旁晒太阳,前几天,她已经在电话里知道儿子要去美国。
健康村如今已是湖北新农村的样板之一,从村内规划整齐的小洋楼和笔直的水泥路便可见一斑。当然,在富足的江汉平原,这样的农村今天已不鲜见。然而,在张业遂的孩提时代,这里是全然不同的贫穷景象。
仅仅想象一下要填饱8个孩子的肚子,便可知张家当年的艰辛。事实上,饥饿曾如梦魇一样,在张家8个孩子的童年留下过阴影。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当时七八岁的张业遂,同样经历过树皮粉、野菜粥果腹的岁月。“萝卜、青菜,还有野菜,加一点米煮成稀饭,没油水,吃不饱肚子。”刘福新回忆说,“有一回,张业遂吃完稀饭后很惊奇地问,妈,我怎么吃了6碗?我跟他说,吃稀饭不算碗数。”
就是在这样的岁月里,张业遂慢慢长大,并背上书包开始上学。
年少求学 成绩好性格稳
小学离家两里路,张业遂和其他农村孩子一样,每天放学,便赶回家帮忙干活。刘福新和丈夫都没进过学堂门,她不会料到,她的二儿子会从这条路上走向大学、走向北京、走向她无法想象的世界。
当年,她的大儿子张业标也上了小学,并且是当年全村4个考入镇上岳口中学的孩子之一。然而,农村子弟中的老大,天生要分担父辈的责任,张业标没能上成初中。“我跟老师说,业遂读书也很聪明,我把他送来。”果然,1964年,11岁的张业遂以全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岳口中学。
今年69岁的语文教师李仁康曾教过张业遂,在他的记忆里,张业遂的语文和外语成绩特别优秀,已初步显露出在语言上的天分,这可能是张业遂日后被推荐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优势。“他对老师特别尊敬,很守纪律,成绩也很好,但性格稳健、处事冷静,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学生。”李仁康说。这种学业与性格上的特点,恰好完美地契合了张业遂日后的外交职业生涯。
历任驻美大使
黄镇
1973年5月~1977年11月任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
柴泽民
1978年8月~1979年3月任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1979年3月~1982年12月任大使
1985年5月~1989年8月在任
章文晋
1983年3月~1985年4月在任
韩叙
朱启祯
1989年10月~1993年3月在任
李道豫
1993年4月~1998年1月在任
李肇星
1998年3月~2001年2月在任
杨洁篪
2001年2月~2005年3月在任
周文重
2005年3月~2010年2月在任
然而,由于特定时代的原因,张业遂的学业在初中毕业后中断。1967年,他回到了老家健康村务农。
初中生在当时的农村已是文化程度很高的“秀才”,张业遂回到村里后,进了村里的文艺宣传队,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搞文艺活动。比他小3岁的堂弟张业阔也是村里少有的高中毕业生,现在是村党委书记、健康集团董事长。张业阔记得,堂哥写得一手好字,写文章、油印宣传单、演话剧,都是他在唱主角。夏天里,虽然热得汗流浃背,但张业遂仍乐此不疲,张业阔时常站在堂哥旁边帮他摇扇子。
1970年,17岁的张业遂被村里推荐上北京外国语大学。上学时,他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还是张业阔的父亲把身上的衣服脱给了他。
行事低调 返乡不扰地方
在当时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沙洋分校念了一个学期,张业遂转去北京校本部。22岁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张业遂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修。与张业遂同年进入该学院学习的还有朝鲜半岛事务前特使、张业遂的夫人陈乃清。现任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副部长王光亚则比张业遂先一年入校学习。
凭着求学这一途径,出身贫寒、毫无家世背景的青年学子张业遂,一步步走向理想的高峰。
按照惯例,即便是外交部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张业遂在家乡也是一个名人,是天门的骄傲。然而,无论官至何职,他从学生时代养成的低调性格一直未变。甚至在3年前,除了他的母校师生和亲友,地方上都不知道岳口镇健康村飞出了这只“金凤凰”。最近10年,因为工作繁忙,张业遂只回了3次老家,每次都是住在家中,悄然而回,悄然而去。
去年9月,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的张业遂回乡探亲后返京。张业阔去武汉天河机场送行,在机场安检时,工作人员得知张业遂的身份,便请他去贵宾通道,欲安排专人服务,但被他拒绝。他坚持与其他乘客一同接受安检,然后登机。
在健康村,左邻右舍只知道张家出了个在北京的官员,很少人知道张业遂任什么职务,在何处工作。张业遂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大使的消息,也是因为一个村民上网看到消息后,这才在村中传开。
张业阔说,张业遂的7个兄弟姐妹,除弟弟张卫国在健康村担任合福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外,其余的兄弟姐妹都在当地农村务农。
联系编辑:(010)67148585-8005
邮箱:luansusan_007@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