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厚爱《红楼梦》

2010-09-20周岭httpblogsinacomcnblog51b70919010099p9html

博客天下 2010年13期
关键词:古典小说许世友金瓶梅

文/周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b70919010099p9.html

毛泽东厚爱《红楼梦》

文/周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b70919010099p9.html

《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可以说是最受毛泽东重视的文学作品之一。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从青少年时代就对这部小说情有独钟,直到晚年还常读不厌。

毛泽东在韶山读私塾时,就酷爱阅读中国古典小说。毛岸青和邵华在《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一文中说:“《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爸爸在少年时代就看过。”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与贺子珍谈到《红楼梦》时,称赞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他认为《红楼梦》里写了两派,一派好,一派不好。贾母、王熙凤、贾政,这是一派,是不好的;贾宝玉、林黛玉、丫环,这是一派,是好的。《红楼梦》写了两派的斗争。在长征途中,毛泽东的许多书都丢了,但仍保留着一部《红楼梦》。他曾说:“贾宝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革命家。”

1938年4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演讲,论述怎样做一个艺术家。他特别强调:“我们的许多作家有远大的理想,却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红楼梦》这部书,现在许多人鄙视它,不愿意提到它。其实《红楼梦》是部很好的小说,特别是它承载了极丰富的社会史料。比如它描写柳湘莲痛打薛蟠以后便‘牵马认镫去了’,没有实际经验是写不出“认镫”二字的……现在你们的‘大观园’是全中国,你们这些青年艺术工作者个个都是大观园中的贾宝玉或林黛玉,要切实地在这个大观园中生活一番,考察一番。”毛泽东以此动员文艺工作者要下一番苦功夫深入群众、深入到实践中去写出优秀的作品。

那时期很多书成了禁书,但因为毛泽东的偏爱,《红楼梦》是个例外。

1938年4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演。

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对贺龙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贺龙嚷着:“没看过,没看过,不过我不是外国人!”毛泽东瞅了瞅徐海东,问道:“海东,你看过这三部小说没有?”徐海东说:“《三国》看过,《水浒》也看过,这《红楼梦》嘛,不知是什么意思,没看过。”毛泽东笑着说:“那,你算半个中国人!”说得身旁的人都大笑起来。

1949年初,国民党战败求和,提出以其军队有确实保障为和平谈判的前提。毛泽东用《评战犯求和》一文予以反驳:“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怎么好说不‘保障’,或者虽有‘保障’而不‘确实’呢?”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红楼梦》的阅读更加频繁。其藏书中有线装木刻本、线装影印本、石刻本、平装本等二十多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且评价极高。据李锐回忆,1958年南宁会议后,他奉召到毛泽东丰泽园住所讨论《工作方法六十条》草稿,上卫生间时,看到一张方凳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线装《红楼梦》。可见毛泽东对此书颇为喜爱,不离左右。

毛泽东多次引用《红楼梦》里的故事来评议时事:用林黛玉的话“东风压倒西风”来比喻国际形势,给东风、西风赋予政治上的含义;用王熙凤说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来说明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用丫环小红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来说明事物发展的规律。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说道:“《红楼梦》里有这样的话:‘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这段话说明了在封建社会里,社会关系的兴衰变化,家庭的瓦解和崩溃。《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出家长制在不断分裂中。贾琏是贾赦的儿子,不听贾赦的话。王夫人把凤姐笼络过去,可是凤姐想各种办法来积攒自己的私房。荣国府的最高家长是贾母,可是贾赦、贾政又有各自的打算。”

1961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讲:“《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这部书写了宋朝真正的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

毛泽东将典型反映封建社会阶级对立关系的第四回视为全书的总纲。1964年8月18日,他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道:

“《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文革”时期,毛泽东曾同许世友谈论《红楼梦》。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中央军委会议成员时,对在座的许世友说:“许世友同志,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

许世友答:“看了,自从上次主席批评我,就全部都看了一遍。”

毛泽东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

许世友答:“那没有看那么多,我还刚看一遍呢。一定坚持看下去。”

毛泽东说:“他那是把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写出来,所以有两个人,一名叫甄士隐,一名叫贾雨村,真事不能讲,就是政治斗争,吊膀子这些是掩盖它的……中国古代小说写得好的是这一部,最好的一部。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呢。你就只讲打仗。”

许世友答:“主席讲的这个话,确实打中要害。”

毛泽东说:“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随陆无武,绛灌无文’。”

许世友答:“应该搞点文。”

毛泽东问:“你能够看《红楼梦》,看得懂吗?”

许世友答:“大体可以。”

毛泽东说:“要看五遍。”

许世友答:“坚持看五遍。”

毛泽东说:“《水浒》不反皇帝,专门反对贪官。后来接受了招安。绛是说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厚重少文。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啊!”

许世友答:“把它消灭!不怕,那有什么关系!”

毛泽东最后说:“不怕啊!你就做周勃嘛!你去读《红楼梦》吧!”

许世友一生戎武,是少数几个毛泽东可以交心的高级将领之一。这番对话,道出了毛泽东内心的一种真情和某种忧虑。

毛泽东对王熙凤的评价甚高,认为王熙凤是当内务部长的材料,称赞她有战略头脑。他曾风趣地举例说:“王熙凤处理尤二姐‘事件’,真是有理、有利、有节哟。”还说王熙凤善使两把杀人不见血的飞刀。“你看,她把个贾瑞弄得死而无怨,至死不悟。”在毛泽东看来,反修防修是国内压倒一切的大事。他希望跟随他转战南北的将军们,能够如读懂古典小说《红楼梦》那样去读懂中国的现实政治。

毛泽东与许世友。

猜你喜欢

古典小说许世友金瓶梅
中国古典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
许世友拒绝与第二任妻子复婚
寻找适合的解读方式
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许世友五跪慈母
中国古典小说序跋语篇之互文性研究
简析《金瓶梅》的思想及时代特征
精神分析视域下古典小说中梦的阐释——以唐传奇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