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峁上“邢妈妈”
——记全国劳动模范、长庆油田采油三厂采油工邢仙
2010-09-19王凤岐范玺权王淑琴张雅敏
□ 文/本刊记者 王凤岐 范玺权 王淑琴 张雅敏
虎狼峁上“邢妈妈”
□ 文/本刊记者 王凤岐 范玺权 王淑琴 张雅敏
李敏/摄
虎狼峁,听起来就让人感到恐惧,
“邢妈妈”,听起来就让人感到亲切。
虎狼峁其实并不恐惧,它只是个地名;
“邢妈妈”其实不是真妈妈,是虎狼峁作业区的井区长。
22年的“油龄”成就了她一大堆绰号;从“超女”、“女铁人”到“女人花”,从“小丫”、“假小子”到“邢妈妈”,眼下,工友们最爱叫的就是“邢妈妈”。
万马军中一“小丫”
红井子油区地处宁夏戈壁荒原,这里人烟稀少,干旱少雨,“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大水坑,不适合“水做的”女孩子生存;
大水坑,是男人的天下;
大水坑,时刻考验着万马军中的“小丫”。
她,挺过来了,她是石油人的后代。
要当一名好的采油工,就要掌握高超的技术,天生就要强的邢仙抓紧一切时间钻研采油技术。每当上完小班,别的女工休息了,她就跟着站上的老师傅学习倒流程、换盘根、检修外输泵。站上的活儿学会了,她就跟着大班员工到单井站学习更换抽油机光杆、换抽油机皮带轮、保养抽油机。
保养抽油机最难的活儿,也是最危险的活儿,就是为“驴头”美容。“驴头”是抽油机的脸面,也是最容易脏的地方。要给“驴头”洗脸美容,就要爬到“驴头”上。在邢仙之前,队里还没有一个采油女工敢爬上“驴头”。为了掌握这门技术,邢仙死缠硬磨,征得队领导同意后,师傅才给她系上安全带,邢仙成为女采油工中第一个登上“驴头”高峰的人。
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老师傅学。
干中学,偷着学,抢着学。
“小丫”成为油田公司大名鼎鼎的“女状元”:1996年,在采油三厂技术比武大赛上,她获得“技术标兵”称号;在长庆油田采油工技术比武大赛上,她获得“技术能手”称号;1997年,长庆油田“头名状元”的乌纱帽下罩婵娟,落到她的头上。1998年,她被聘为油田公司采油工技师,成为当时采油三厂惟一的一名女技师,成为名声在外的“女人花”。
陕北高原“女人花”
虎狼峁坐落在陕西省志丹县顺宁镇的群山环绕之中。
陕北的4月,山,是光秃秃的雪山;风,是夹着雪花的寒风;站,是刚刚组建的新站;员工,是80、90后的年轻人,而且是典型的“多国部队”:合同工、临时工、公司化用工的年轻人。
井场位于群山之中,几节小小的列车式野营房就是她们工作生活的“家”。山上没有水,只靠水罐车往返送水。女孩儿都是爱干净的,然而在这大山深处,爱干净的女孩儿多用一点洗脸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更谈不上洗澡了。
一个月过去了,虎狼峁上的“小家”有了一点摸样,小站院里干净了,井场整洁了,员工的心理顺了。接手的新油井25口、注水井19口、新站2座,全部提前完成投产任务,并创下作业区23天连投19口新井的纪录。
一年时间过去了,柳二注井区创下采油三厂3个第一:原油增长量第一,新井投产速度第一,新井现场管理第一。
2007年6月,刚成立不久的柳二转井区迎来了新的井区长—邢仙。柳二转井区是虎狼峁作业区最边远的井区,有员工93人,社会化员工占65%以上,油龄最长的还不到2年。操作技能水平差,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差,是这支年轻队伍的现状。
没有“仙人”指路,一切靠自己。靠行动引领,靠爱心凝聚。邢仙用行动和爱心开始新的创业。
2008年大年初一下午3点,塞507井站一口油井光杆断裂。邢仙冒着凛冽的寒风第一个赶到现场,看到井站到处是油污,抽油机上也乌黑一片。当电话中得知修井队在春节过后才能安排维修,她焦急万分。因为这口井是井区一口高产井,不能停!她迅速系好安全带,利用自己多年积累下的经验,爬上抽油机“驴头”,清洗“驴头”,更换光杆。井站上的员工看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即赶紧跑出温暖的值班房,维修的维修,清洗的清洗。一干就是7个小时,虽然大家满身的油污,但抽油机却是干干净净,虽然大家手脚冻麻了,但抽油机却是正常运转。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只有专业修井队伍才能完成的工作。
大年初一夜,风雪夜归人,这个春节没白过!
2009年9月,持续10多天的暴雨下个不停,通往井站的泥土道路全部中断,山上下不来,山下上不去,山上山下断了来往。
生产告急!生活告急!情况紧急!距离井区部4公里外的柳7增压站生活用品送不上去,站上员工几乎“菜断粮绝”,山上没有商店,附近没有卖菜点,连续吃了几天蒸土豆、煮土豆、炒土豆,以至于员工看见土豆就反胃。
风在刮,雨在下。员工在翘首祈盼。
送来的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妈妈”的情怀。
女人是爱美的,女人带给世界美丽,世界因女人而绚丽。
人们见到的邢仙茹总是一身红装,典型的不爱红妆爱红装的石油女工。其实,邢仙茹身材修长,天生就是一副衣服架子,但漂亮的衣服却很少穿在身上。每逢她在家休息时,如果看到她,保证会让你眼前一亮:这是叱咤油海的“女铁人”吗?简直是刚走完台的女模特,是一朵盛开在油海的“女人花”。
快乐的“小家”。李敏/摄
然而,邢仙茹休息的时间毕竟太少了,穿漂亮衣服的机会太少了。新衣服挂在衣柜里变成了旧衣服,带到井站上的漂亮衣服,只有欣赏价值却没有实用价值,成了女工们娱乐嬉戏、练习走“猫步”的展览品。
5年来,这支操作技能水平差,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差的“三差”队伍变成操作技能水平强,生活自理能力强,自我约束能力强的“三强”队伍。
5年来,她带领的柳二注、柳二转两个井区先后获得采油三厂劳动竞赛立功集体、模范职工小家、连续3年荣获采油厂模范集体,成为采油三厂“标杆井区”。
虎狼峁上“邢妈妈”
虎狼峁,是个神秘而极具诱惑的地方。难道这个地方真的有虎、有狼吗?说没有,至少从邢仙来到虎狼峁那天起,没有看到过;说有,有的只是她带领的一队虎狼之师。
记得在她刚上任不久的一天,她到山上一个井场转了一圈。在厨房里,她拉开冰箱一看,让她大吃一惊:井场的男孩儿竟然把土豆和西红柿放在冷藏箱,冻成一个个冰疙瘩,成了一个个手榴弹;来到他们的住处,让她再吃一惊:“小皇帝”们脱下来的脏衣服到处都是,方便面盒子成堆。她没有批评,首先帮着打扫房间,教他们整理内务,然后抓起脏衣服,分成两个盆,她和男孩一块洗,让男孩跟着她学习怎样洗衣服。从此她就坚持每天到各个井站转,除了教他们生产技能外还教他们各种生活常识,手把手教他们做饭,手把手教他们洗衣服,手把手教他们整理内务。
刚离开父母的独生子,在她身上找到了一种真挚的母爱。
过端午,“妈妈”在高山上给儿女们包粽子、煮鸡蛋;
过中秋,“妈妈”买来月饼,和大家一起赏月、讲月宫里的传说;
过春节,“妈妈”和大家一起包饺子,几枚崭新的硬币,让大家得到意外惊喜;
过生日,“妈妈”亲自给女儿化妆,为女儿点上蜡烛,带头唱起生日歌;
小姑娘的悄悄话可以和“妈妈”说,“妈妈”悄悄地向女儿传授“经验”;
小伙子有了“追求目标”,可以向“妈妈”讨教,“妈妈”给儿子“支招”。
春天,“妈妈”领着大家开荒种地;夏天,“妈妈”领着大家栽花种草;秋天,“妈妈”领着大家品尝秋果蔬菜;冬天,“妈妈”领着大家堆一个大大的雪人,迎接圣诞老人的祝福。
……
妈妈是个伟大的名字,谁不想一辈子围绕在妈妈身边,尽享天伦之乐?谁不想在妈妈的身边幸福成长?这好像童话,但生活需要童话。
她体谅这些刚刚离开父母的孩子们,孩子们需要童话。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个勤勉的女人,对于邢仙茹来说,她美满的家庭同样是她事业成功的支点。邢仙有一个幸福的家,爱人王强也是采油工,儿子王晓鑫今年已经18岁了。爱人和儿子总是让邢仙充满美好与辛酸的回忆。
那是1990年的一天,大约在冬季。修井队来到井场修井,邢仙为了要学习修井技术,早早就来到井场,和修井队一起干活儿。她那种敬业的劲儿,让修井队里一个叫王强的小伙子看得着迷。同样,王强对待工作那种认真劲儿,也让邢仙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在回去的路上,王强把驾驶室的座位留给她,可是邢仙不好意思坐驾驶楼,依然站在车上,王强立即跳下车和她一起站在车上。谁说“高处不胜寒”?大冷的天儿,她感到暖暖的,甜甜的。一个小时的“迎风站”路程,结成了一辈子的缘分。
“这辈子就是他了!”身边的这个男人在她心里定了格。为了“工作”方便,王强主动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从此,井场上只要有活儿,不论是修井的活儿,还是公私兼顾的活儿,就成了王强的专利;再以后,家里的活儿、儿子的活儿,都是他一肩挑,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一家3口人分3地,母子相距300公里,夫妻相距300公里,父子相距300公里。一年中,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少得可怜。理解,成为一家人共同的话题。只要有时间,爱人就会爬山越岭去看望邢仙茹,给她带来温暖与支持。然而邢仙茹却一再劝告爱人不要来看她,原因很简单,一是她没有时间陪丈夫,二是让丈夫有时间回去多陪陪儿子。
儿子鑫鑫是个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从对妈妈的不理解到支持妈妈的工作,让邢仙茹几次落泪。
上小学时,有一次写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妈妈》,鑫鑫的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儿子高兴地寄给妈妈看。邢仙茹从头看到尾,全写的是爸爸,写妈妈的只有结尾的一句话:“妈妈很忙,见不到面。”邢仙茹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学习也是快乐的事儿。 李敏/摄
谁知其中味,字字皆辛苦。
“我这个儿媳妇好哇!比亲闺女还亲,就是太忙了。”白发婆婆发自肺腑的话语除了表扬还有别的?
“连美国总统我都经常在电视上见到,见自己的媳妇怎么就这么难呢?”电话里的“强哥”幽默的话语是欣赏更是自豪?
虎狼峁讲述着一个“妈妈”的情怀;
虎狼峁演绎着一代女采油工的风采……
责任编辑 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