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连接贸易情结
2010-09-19牟雪江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能源安全连接贸易情结
□ 文/本刊记者 牟雪江
中国为了满足国内激增的能源需求而寻求自然资源的供应,已成为近年来国际贸易的主旋律之一。
制图/莫北
国际能源机构(IEA)11月9日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年度报告预计,2008年至2035年期间,中国能源需求将飙升75%,在全球能源使用量预期增长中占到36%。到2035年,全球需求将达到167.4亿吨石油当量。
麦格理研究的分析师通过对中国10年能源需求变化的对比研究,在近期发表的报告中也证明了中国能源需求飙升的速度:在1999年至2009年的10年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了93%。同期内,全球石油消费量增幅仅为11%。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中国在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这一点再强调也不过分”,国际能源机构执行干事田中伸男对此表示。
“对外依存度上升,需求国竞争加剧,海外获取困难,能源成本增加”,已从事实上构成我国能源安全新的风险特征。如何化解这一严峻的风险,中国海油首席能源行业顾问、专业研究员陈卫东提出的观点是,现在对能源,中国有着多重的压力,老的办法已经不能解决了,只能在一种普世的贸易安全下进行,他强调:“应该加入全球化能源保障系统,依靠贸易来保证能源安全。”
融入全球化能源保障系统
经济危机和发达国家能源消耗转型与新兴经济体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激增,使得国际能源需求快速向后者倾斜。这些趋势正在改变全球能源版图。中国为了满足国内激增的能源需求而寻求自然资源的供应,已成为近年来国际贸易的主旋律之一。有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今年迄今已斥资246亿美元收购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产,占同期该行业交易活动的五分之一。根据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得出的数据,不到两年前,中国各国家级石油集团还只占油气行业上游并购活动的4%。
对此,Wood Mackenzie并购服务经理卢克·帕克尔表示,油价在2007—2008年出现井喷式飙升,“对中国企业是一次真正的冲击”,其结果是,中国企业在并购活动上加大了投入,无论是就绝对支出而言,还是就市场比例而言。
客观地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在国外作战的时间都已经不短。无论是参股、控股,还是选择和其他大型公司合作联合购买油气资源,中国企业都通过这种方式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了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发展方向、非常规资源情况等,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资源保障。就以海外参与勘探、开发及作业经验最为丰富的中国石油而言,10多年来中国石油已经在中东、中亚以及亚太、非洲等形成了5个油气合作区,总计原油作业量高达7000万吨左右,权益产量也已经有3432万吨。
这些数据显示的不仅是中国企业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所做的努力,突显的更是中国“走出去”的能源安全战略,正在融入全球化能源保障系统,符合当前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日益发展的今天,能源安全问题的跨国性和综合性日益突出。能源安全问题实质上已经不是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而是世界能源资源如何合理有效配置的问题。能源贮存的地域性和结构性不平衡,决定了能源的跨国流动性和能源贸易的国际性。因此在世界经济贸易环境风云突变的当前,保证本国的能源安全供给和世界能源资源的配置都得通过能源贸易途径解决,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MBA《能源安全教程》对能源进口的外部依赖过高,提出能源安全需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外部能源资源的可用性,二是外部能源资源的可受性。
应该说,在全球化日益根深蒂固的今天,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意味着通过规划协调补充国家实现能源安全的努力。在这个框架里,一国能源安全问题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之外而单独成为一个封闭的市场,它只能通过双边或多边的合作或竞争下的合作,在彼此相容、交融和整体平衡的利益中实现。例如正在推进的泛亚能源系统,不但可以缓和国家间的竞争,而且可以使所有参与者取得双赢的局面。
国际能源供需版图正发生深刻变化。新的能源安全观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安全都依赖于全球能源安全,保障能源安全的唯一出路是“合作安全”和“共赢安全”,即从民族国家的安全拓宽至全球安全。其途径便是由贸易来完成。
借助双边贸易建立多元保障
目前为了规避后危机时期的风险,各国为发展本国经济而纷纷调整自由贸易政策,即由原来的侧重“多边”调整为侧重“双边”或“多边”与“双边”并举。
双边贸易是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利用双边贸易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是能源消耗大户欧盟的成功经验。可以说,中国目前经历的能源安全风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盟就开始尝试。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内部供应的逐渐减少,使欧盟对外能源依存度不断加大,有资料显示,过去10年间,欧盟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度由44%升至53%,上升了9个百分点。欧盟能源署文件认为,这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如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在未来20年内可能就会超过70%。
对于欧盟来说,能源安全因素有两个,一是供应量的稳定,二是价格的稳定,二者相互关联。因此,欧盟对外能源的战略目标,是在世界上寻找价格最稳定、运输最便利、供应量稳定增长的能源;在致力于能源资源多样化的同时,使能源进口来源多样化。在能源来源地方面,不仅考虑经济因素,而且考虑环境和地缘政治因素。欧盟重新审视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加强了与能源出口国的联系,特别是发展与临近能源大国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能源外交以及其他多种控制能源供给的方式,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建立与欧盟能源网络相联通的能源大市场。欧盟与海湾石油国和俄罗斯等天然气输出国都建立了特殊的双边对话关系。欧盟采取了一些前瞻性措施,根据自身的利益与规则,实现能源市场的一体化,建立以欧盟为中心的跨国能源大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中海认为:“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而稳定进口来源、拓展进口渠道,则成为这些国家特别是能源消费大国的必然选择。”如今中国也选择了这个必然选择。中国的“走出去”能源战略也不仅仅局限于并购和收购,“贷款换石油”的方式确实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投资合作产生示范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先后同俄罗斯、委内瑞拉、安哥拉、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发展中经济体签订了“贷款换石油”协议,按照这些协议,能源出口国获得相应的“救急”贷款,而中国则将在未来20年间获得每年超过3000万吨的原油供应,各取所需。
尤其是中俄石油合作涉及到双边直接的石油安全。中俄石油外交属于周边外交。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政策强调的重点,这是由地缘政治决定的。中国处于亚欧大陆东部,周边外交对于中国的生存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包括中国同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及俄罗斯的关系。所有这些关系中,中俄关系又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中俄原油管道的建设,不仅满足了俄罗斯石油出口多元化的需求,也将带动其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如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看似是中俄双边合作,其实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突破。
而对中国来说,则是中俄双边合作的优势大于多边合作的优势。
中国作为先导性改革的资源价格改革已经开启,目前,石油、天然气、水电等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石油、天然气的定价机制也越来越接近市场化。最终,中国也将出现以石油、天然气为标的物、场内和场外互动的、人民币定价的金融合约交易。
责任编辑 莫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