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情境教学及其基本途径
2010-09-17徐雅娟
徐雅娟
[摘要]课堂教学是美妙的艺术。语文教学,风格千姿百态,如繁星点点,璀璨生辉。何以得法?笔者认为,在承其精髓的基础上,应注重情境教学。中职语文的情境教学十分必要,并且有一定的方法可以遵循。
[关键词]中职语文情境教学基本途径
一、对中职语文情境教学的认识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受着情境的影响。将这种情境迁移到语文课堂之中,就是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情境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开展教学,它可以合理地解决教学内部的关系,使认知和情感两厢默契。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可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情境,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1.从知识传授的角度看,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设置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把单调的文字知识变为饱含着浓烈情感的场景,以形象或情感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地进行,并且富于形象性和诱惑力。如此,便于学生领会和接受,有效降低了教学梯度和难度。
2.从学科特点角度看,情境教学离不开形象。语文教材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天然造化的自然美,倾心追求的社会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乐观向上的时代美。自然景观,社会风貌,人生百态,风土人情,其古今中外人事物景,这些都与情境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语文学科特点为情境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3.从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看,情境教学中,情与境互为因果,两相依存,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心理机智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师教得投入,学生学得轻松,有助于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中职语文情境教学的基本途径
创设情境是开展情境教学的前提。语文学科知识丰富,内容繁杂。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设情置境方法的多样性。
1.教师依据文章的情感创设出具体的场景或氛围,并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里体验。
(1)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创造。语文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知识,如果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制成课件,配以画面和语音,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精力集中,情感专注,从而获得更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学习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先让学生课下预习,反复阅读这篇散文。课堂上借助多媒体音乐,师生一起朗读。播放音乐,教师开始范读,当读到“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时,乐曲凄婉。教师的声音也低沉起来,这时学生脸上的神情庄重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当读到“夏天,风儿在俯临这作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覆盖着这片幽暗的土地……”乐曲变得非常明快,教师读得也轻快柔美,学生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神情,似乎感受到了老人的幸福表情。在这一刻,学生都能理解老人一生的追求,理解了什么是“朴素的一生”。实践证明,学生对这节课的感受颇深。
(2)有效利用课本插图。中职语文课本有大量的插图:有说明文的实物示意图,有散文或诗歌的意境图,有小说戏剧的生活原形图,有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珍贵照片。充分利用插图创设情境,调动情绪,渲染气氛,不仅可以让他们深刻领悟课文,还能够培养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
(3)组织体验场景。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到课文涉及的实体场景,用最直观的情境告诉他们无法用语言讲述的知识内涵。比如,讲授应用文写作时,指导学生到会场、公证处、法庭、中介事务所,亲身感受体验文体的客观反映对象,形成牢固的感性认识。
2.以教师情引发学生情。由情感到境地。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有知识的,也有情感的。教师将自身的情感融入教学,去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情感的涟漪,让他们置身于浓烈的情感中,从而受到感染、唤起内心的情感。教师的激情方式很多,暗示就是非常有效的一种。例如,训练心理活动描写。教师可以通过迟到的方式去暗示。开始上课了,学生却不见教师到来。心里自然纳闷,教师平时很准时,今天怎么了?有多少个学生,也许就有多少种想法。当老师述说了原委,一石激起千重浪。写心理活动,学生早已经“活动”了。不知不觉教师就牵动了他们的思想,“牵”着他们去感受、思考。润物细无声,每个人都进入了情境。心中有情,下笔怎能没有物呢?
3.借助教学情境与教材情境在意向上的相似性,在相似中把课文的此情此景变为我情我景。
(1)课本剧表演。课本剧表演可以逼真地再现作品中的情景,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例如,讲小说《项链》时,抓住马蒂尔德“借、失、赔、识”项链的四个情节。让学生演示,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悲剧命运。
(2)有表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使“我情我景”与文章的“彼情彼景”逐步合而为一。唯有情,才能进入角色,理解文章的语脉和精神实质;唯有情,才能沿作者的感情脉络读下去,体会其中的韵味;唯有情,才能入境,才能与文章亲近,才能最终呈现学生情与文章情“两情相许”。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教材是美的天地,情感的海洋。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作者寄予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化为情思,因时制宜,因文制宜,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情境教学之花定会在语文教苑绽放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