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汽油的N-甲酰吗啉萃取脱硫研究
2010-09-17王新胜雒佳莉李效军许文倩
王新胜,雒佳莉,李效军,许文倩
(河北工业大学 化工学院,天津 300130)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效率的油品脱硫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国外不同,我国催化裂化(FCC)汽油约占成品汽油的70%,而成品汽油中80%以上的硫来自于催化裂化汽油,因此我国降低产品汽油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1].
采用催化加氢脱硫技术对汽油进行处理,不仅需要消耗大量氢气,使操作费用急剧上升,而且加氢会降低汽油辛烷值.为此,非加氢脱硫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非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吸附脱硫,生物脱硫,氧化脱硫,溶剂萃取脱硫等[3].
溶剂萃取脱硫是利用萃取剂直接将汽油中的硫化物抽提出来,被抽提出来的硫化物可以作为化工产品的原料或中间产物使用,溶剂可循环使用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4].经碱洗后的催化裂化汽油主要含有噻吩及其烷基取代物,切割后重馏分汽油中的硫化物大都是非极性有机物,可以认为萃取脱硫的机理为氢键缔合过程,与裂解或重整汽油的芳烃抽提相类似.
基于以上考虑,再根据芳烃抽提的经验[5-7],本文首先对比了几种萃取剂的萃取脱硫效果及其它参数,得出N-甲酰吗啉对催化裂化汽油的萃取脱硫效果最佳.而在本人所阅中外文献范围内,并未见关于N-甲酰吗啉对催化裂化汽油的萃取脱硫的研究报道.本文首先以正辛烷、噻吩、环己烯和甲苯为基本成分配制了模型汽油,研究了各种不同组分对N-甲酰吗啉萃取脱硫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脱硫效果,证明了N-甲酰吗啉作为汽油中硫化物萃取剂的可行性.然后对FCC汽油进行切割,将切割后的重组分进行萃取脱硫研究,并初步研究了萃取剂的循环套用.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及仪器
环丁砜﹑环己烷、吗啉、甲酸、噻吩:分析纯,天津大学科威公司;N,N-二甲基亚砜、正辛烷、甲苯、磷酸:分析纯,天津市江天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环己烯: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磷酸三甲酯: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气相色谱仪:BEIFEN-3420,北京北分仪器有限公司;微库仑综合分析仪:WK-2D型,江苏电分析仪器厂.
1.2 模型油及FCC汽油
1.2.1 模型油的配制
1)不同烯烃含量的模型汽油.取一定量正辛烷置于烧杯,加入环己烯,再加入一定量噻吩,配制成环己烯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30%,硫含量为2 500g/g的模型汽油.
2)不同芳烃含量的模型汽油.取一定量正辛烷置于烧杯,加入甲苯,再加入一定量噻吩,配制成甲苯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30%,硫含量为2 500g/g的模型汽油.
3)不同硫含量的模型汽油.取一定量正辛烷置于烧杯,加入一定量噻吩,配制成硫含量分别为500g/g、1 000g/g、1 500g/g、2 000g/g、2 500g/g、3 000g/g的模型汽油.
1.2.2 FCC汽油
1.3 实验方法
1.3.1 N-甲酰吗啉的合成
N-甲酰吗啉的合成采用吗啉与甲酸共沸去水酰化法[8,9],气相色谱仪测定N-甲酰吗啉的含量为99.5%.分析条件是:载气(氮气)流量30 mL/min,初始柱温50℃,最终柱温250℃,气化室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程序升温速度10℃/min,进样量0.4L.
1.3.2 萃取操作
将一定量模型油(FCC汽油)加入装有机械搅拌,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三口烧瓶,加热到萃取温度后加入一定量萃取剂,搅拌萃取一定时间.萃取结束后冷却到室温,将汽油及萃取剂转移到分液漏斗静置20min进行分层:萃余相用微库仑综合分析仪进行硫含量分析,萃取剂留待回收循环套用.
1.3.3 萃取剂循环套用
对萃取相进行减压蒸馏操作,将回收得到的萃取剂再补加一定量新鲜萃取剂,以相同萃取条件进行下一轮萃取实验,如此进行6次萃取剂循环套用实验.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萃取剂的选择
选择萃取剂可以考虑含有S、O、N等原子的有机溶剂,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原则:脱硫率高,油品收率高,溶剂损失少,萃取剂容易再生而且再生后萃取性能基本不变等.本文分别考察了环丁砜,N,N-二甲基亚砜(DMSO),磷酸三甲酯及N-甲酰吗啉对FCC汽油的萃取脱硫效果,结果见表1,选用环丁砜及DMSO为萃取剂,因部分萃取剂进入萃余相,需水洗四次,脱硫率分别为35.7%及28.6%,不仅操作负担大,而且脱硫率低;磷酸三甲酯脱硫率31.5%,但因其沸点在汽油硫程内,萃取剂回收困难,导致萃取剂损失较多,需补加较多新鲜萃取剂.综合考虑,N-甲酰吗啉萃取脱硫效果最好.本文选择 N-甲酰吗啉为萃取剂进行萃取脱硫研究.
2.2 模型油脱硫
2.2.1 烯烃含量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随着模型油中烯烃含量增加,脱硫率以及油收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在萃取脱硫的过程中,烯烃与噻吩可能存在竞争:随着油品中烯烃含量增加,一定量萃取剂对烯烃的萃取增加,导致脱硫率降低,而且萃取剂对烯烃的萃取导致油品收率降低.总体来看,当烯烃含量在20%以下时,脱硫率以及油收率均较高,说明烯烃的存在对N-甲酰吗啉的脱硫影响不大.
表1 萃取剂的选择Tab.1 The selection of the solvents
2.2.2 芳烃含量的影响
由图2可见,油品中的芳烃对于萃取脱硫也有一定影响.随着油品中芳烃含量增加,萃取剂对芳烃的萃取增加,导致脱硫率有一定降低,而且N-甲酰吗啉对芳烃的萃取导致油品收率降低.总体来看,当芳烃含量在25%以下时,脱硫率以及油收率均较高,说明芳烃的存在对N-甲酰吗啉的脱硫影响不大.
图1 烯烃含量对模型油脱硫的影响Fig.1 Theinfluenceof theolefin to themodel gasolinedesulfurization
图2 芳烃含量对模型油脱硫的影响Fig.2 Theinfluenceof thearomatic to themodel gasolinedesulfurization
图3 不同硫含量模型油脱硫效果Fig.3 Thedesulfurization of themodel gasoline with different sulfur content
2.2.3 硫含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同一种萃取剂对于不同硫含量的汽油,脱硫效果可能不同:汽油中硫含量越高,脱硫率越低.针对这种情况,本课题分别研究了硫含量为500g/g到3 000g/g的6个不同模型油,结果示于图3.由图可见,与一般萃取剂不同的是,随着油品硫含量增加,N-甲酰吗啉的萃取脱硫率亦升高,而且硫含量在2 500g/g时脱硫率达到最大,脱硫率为96.6%.
2.3 FCC汽油脱硫
2.3.1 单级萃取
2.3.1.1 剂油比对萃取脱硫效果的影响
剂油比是影响脱硫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一般而言,随着剂油比增加脱硫率一定会增加,但是综合考虑操作经济性,油品收率等指标,应存在一个最佳剂油比,而不是剂油比越大越好.由图4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剂油比在1∶1~1∶2,尤其在1∶2时,脱硫率及油品收率皆较高,脱硫率达到67.5%.随着剂油比增加,N-甲酰吗啉对油品的脱硫率没有明显增加,而油收率下降较大.所以选择一级萃取适宜的剂油比为1∶2.
2.3.1.2 温度对萃取脱硫效果的影响
考虑到N-甲酰吗啉熔点为23℃,本文选择25℃作为最低萃取温度,研究了25~80℃之间萃取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5,可见随着萃取温度的升高,脱硫率逐渐升高,在65℃时达到最高.另一方面,因为本实验用油切割温度为85℃,因而在较高温操作油品收率没有降低,但脱硫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确定一级萃取脱硫的适宜温度为65℃.
图4 剂油比对FCC汽油单级脱硫的影响Fig.4 Theinfluenceof theratio of solvent to oil to thedesulfurization of thereal gasoline
图5 温度对FCC汽油单级脱硫的影响Fig.5 Theinfluenceof thetemperatureto the desulfurization of thereal gasoline
2.3.2 多级萃取
2.3.2.1 二级萃取脱硫
在上述一级萃取脱硫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二级萃取脱硫研究.二级萃取采用一级萃取最优萃取温度(65℃),萃取时间8 min,改变剂油比进行萃取脱硫研究,实验结果见图6.结果表明,在剂油比为1.5∶1时,单级脱硫率38.3%,且油品收率较高.所以,N-甲酰吗啉对FCC汽油二级萃取脱硫最佳剂油比为1.5∶1.
2.3.2.2 三级萃取脱硫研究
在前面所述的最优温度 (65℃),萃取时间8 min的条件下,又进行N-甲酰吗啉三级萃取脱硫研究,实验结果见图7.结果表明,在剂油比为2∶1时,单级脱硫率为58.0%,最终硫含量降到436.9g/g,达到国家汽油标准的要求.因此确定三级萃取最佳剂油比为2∶1.
图6 剂油比对FCC汽油二级脱硫的影响Fig.6 Theinfluenceof theratio of solvent to oil to the second desulfurization of thereal gasoline
图7 剂油比对FCC汽油三级脱硫的影响Fig.7 Theinfluenceof theratio of solvent to oil to thethird desulfurization of thereal gasoline
2.4 萃取剂回收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选用N-甲酰吗啉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萃取脱硫能达到较高的脱硫率,为了满足工业需求,本文研究了萃取剂的回收套用方法.实验结果见图8,由此可以看出,萃取剂经过6次循环套用,脱硫率没有明显降低,而萃取剂回收后综合油品收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达到95.2%.
图8 萃取剂循环套用次数对脱硫率的影响Fig.8 Theinfluenceof thecyclesof thesolvent to thedesulfurization of thereal gasoline
3 结论
[1]山红红,李春义,赵博艺,等.FCC汽油中硫分布和催化脱硫研究 [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6):78-80.
[2]Yuji Horri,Hitoshi Onuki,Sadaaki Doi,et al.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of light oil by extraction[P].US:5494572. 1996-02-27.
[3]Chunshan Song.Anoverview of new approachestodeep desulfurizationfor ultra-cleangasoline,diesel fuel and jetfuel[J].Catalysis Today,2003,86(1/4):211-263.
[4]陈娜,张文林,米冠杰,等.FCC汽油萃取脱硫过程萃取剂筛选 [J].化工进展,2006,25(11):1345-1348.
[5]Jose A Vidueira,White Plains NY.Processfor theseparationof aromatic hydrocarbonsfromahydrocarbonmixture[P].US:5310480.1994-05-10.
[6]Tian Longsheng,Tang Wencheng,Zhao Ming,etal.Processfor separatingaromaticsby extractivedistillationand acompositesolventused therein[P].US:2003/0080028 A1.2003-05-01.
[7]林必华,汤洪,黄维柱,等.一种回收苯和甲苯的方法 [P].中国专利:1994984 A.2007-07-11.
[8]王艳红,朱兆友,高军,等.N-甲酰吗啉的合成研究 [J].应用化工,2005,2(34):111-112.
[9]张晓杰,任万忠,安振国,等.一种制备N-甲酰吗啉的方法 [P].中国专利:101062922 A.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