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高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2010-09-15韩树林倪赤丹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0年5期
关键词:深圳大学生教育

韩树林 倪赤丹

深圳高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韩树林 倪赤丹

为了解目前深圳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2010年3月,我们在深圳几所高校在校全日制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不记名问卷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设计问题44个,内容涉及学生基本信息(10%)、学习生活态度(20%)、心理状态(11%)、政治取向(10%)、道德修养(11%)、政治价值取向(18%)、就业态度(8%)、恋爱观(2%)、上网情况(10%)等多方面。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问卷3800份,其中有效问卷3716份。

二、当前深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一)政治取向:关注和关心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政治立场鲜明,9成以上大学生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积极认可态度,入党动机端正。

调查显示,学生对“共产主义”表示“信仰”和“基本信仰”的有3396人,占91.5%,“没有明确政治信仰”的仅有320人,占8%。这表明深圳高校大多数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鲜明的政治态度。此外,已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为2707人,占72.8%,这说明高校大学生积极向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持积极认可的态度。在入党动机上,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学生占28.8%,选择“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的学生占27.8%,选择“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的学生占27.9%。这说明在校大学生入党动机基本上是纯正的、高尚的,主导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

关于“当代大学生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培养的必要性”问题,67.1%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7.6%的学生认为“视情况而定,可有可无、不重要”,仅有2.4%的学生认为根本“不需要思想政治理论培养”。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政治思想的认知情况良好,绝大部分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政治理论知识的欠缺和政治素养的不足,亟需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来完善和培养。

(二)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学生在观念上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关爱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社会公德。

就目前大学生道德修养的行为表现,调查问卷中开列了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表现,并设立了“没做过”、“经常做”、“偶尔做”三个选项。对“考试作弊”、“偷窃”、“打架斗殴”、“酗酒”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明确表示“没做过”的分别占63.0%、94.0%、86.1%、62.6%;对“抄袭作业或论文”、“说脏话”、“上课或开会时聊天、看杂志、吃东西”、“老师上课点名,替别人答到”的行为,表示“没做过”的分别为39.1%、38.5%、21.1%、43.1%。这些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良好的道德观念认知,有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修养。但也有不少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呈现二元化,言行不一,尤其是在学习纪律方面,违纪违规情况严重。

值得称道的是,深圳大学生在公共道德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素质。在“给有需要有人士让座”、“帮助陌生人”两个问题上,选择“经常”的分别是99.8%、93.1%;在“自觉排队,从不插队”的问题上,选择者占63.3%。作为生长、生活在特区的年轻一代,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尊重关爱他人,是社会文明的自觉践行者和传播者。

(三)价值取向:具有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追求,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选择也趋于多样化。

根据调查问卷,在关于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上,在校大学生的选择排序分别是:48%的学生想成为“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18%的学生想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于前途,“奋力争取明天的幸福”的学生占55.7%,表现“很乐观”的学生占21.1%,24.3%的学生还“不太明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人生态度积极向上,乐观自信,但也有一些学生自我认知不够,人生前途迷茫。

对“诚信”的认识,33.1%的学生明确表示“别人我不管,但是我要讲诚信”,45.5%的学生相信“大多数人还是讲究诚信的”,另有17.2%觉得“现在人们普遍不讲诚信”。而当别人对你不诚信时,选择“据理力争、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占67.5%,选择“自认倒霉、下次注意”的占27.1%,另有5.1%的选择“用同样的方法蒙骗别人,转嫁损失”。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在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双重挤压下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呈现出主次对话、新旧交替的复杂状态。大学生在遵从和依赖社会主导价值的同时,也在向往和渴求着自我价值;保持着充沛的激情和进取心,也时常伴随有难解的迷惘和困惑感。

(四)学习状况:学习态度基本端正,学习目标明确,尤其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但是学风建设任重道远。

调查显示,在学习态度上,深圳大学生都表现出一定的松散性。34.2%的学生只是“尽力而为”,认为自己学习比较懒散的有35.6%,只有15.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勤奋刻苦”的。一方面这反映了深圳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有清醒正确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也说明深圳高校学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多管齐下大力提高。

在学习成绩的自我认知调查中,有75.9%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属于“中等”,7.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属于“下游水平”,仅有16.4%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优秀”。以下是有关学习成绩的交互分类表:

该分类表显示,“学习成绩自我认知”与“是否学生干部”呈现出0.18的相关系数,这说明,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相比,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学习成绩认知水平较高;“政治面貌”与“学习成绩认知”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289,成为影响自我认知最大的因素。

(五)身心状态:生理和心理素质总体良好,能适应深圳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方式,但有一些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

调查显示,深圳高校大学生中,有51.6%的学生“睡眠不好”,66.3%的学生经常感到“疲倦”,20%的同学有“头痛”、“眼花”、“肠胃不适”等症状。从心理状况来看,70.2%的学生感觉“有压力,但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良好”,11.4%的学生存在心理困顿,企望得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需要心理帮助维持良好”。表4是对“导致心理压力最主要的原因”的分析。

该表的数据表明,深圳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其次是专科生有一种不如本科生的学历层次压力。再就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同学交往中没有“面子”。

(六)网络:绝大多数能正确认识网络,坚决抵制不健康网站和黄色网站,但网络上瘾问题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高度关注,做到妥善引导。

调查显示,94.9%的深圳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上网。54.3%的学生表示每天都会使用网络,43.5%的学生每周都会使用网络,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选择上网的原因依次为“娱乐”、“无聊”、“学习”,“经常浏览的网络版块”依次是“文体与娱乐”、“教育信息”和“时政新闻”;上网的地点主要在“校外网吧”和“校内计算机房”,每月所花上网费用大都在30元左右。59.6%的学生偶尔有通宵上网经历,46.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支持”通宵上网。对待不健康网站和黄色网站,89.7%的学生明确表示反对;而对于网恋,则有58%的学生表示“接受”,持“反对”和“坚决反对”的仅占36%。

(七)就业观念:在就业观念方面表现得比较成熟和理性,不仅仅考虑经济回报,也关心工作兴趣、工作环境等因素,更注重长远的发展。

调查显示,深圳高校大学生持有比较正确的就业观,48.6%的学生认为“有能力的人在平凡的工作中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22.0%的学生认识到“职业没有好坏、贵贱、高低之分,只有社会分工不同”,还有14.5%的学生觉得“成绩好、能力强都不如有个‘好关系’”。58.7%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对于“毕业前最苦恼的问题”,一半的学生苦恼于“自身的知识能力不适应社会需求”,其它依次为“选择机会不均等”、“没有理想的职业供选择”、“权势干扰毕业分配”、“社会对大学生评价太低”。

对于行业选择的顺序依次为“各类企业”、“自主创业”、“继续深造”、“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在选择自己将来的职业时,深圳大学生主要看重经济收入和个人喜好。选择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高工作条件好”、“专业对口、符合个人喜好”、“地理位置好、有发展前景”、“单位名气大,社会地位高”。

(八)社会参与意识: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努力培养广阔的视野。

社会参与意识是反映社会发展公平性、民主性的指标。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参与意识的培养对社会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调查显示,有62%的学生只是偶尔与他人谈论国家大事,有3%的人从来不谈论时事,谈论较多者(差不多每天谈和每星期一次)有35%左右。这表明深圳大学生对时事关注程度还不是很高,但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也极少。

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

调查证明,深圳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向上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是,调查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文化形态开放包容,各种价值观和文化力量相互激荡,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挑战。所以,深圳高校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为核心,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奋发向上,建功立业;要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作为主旋律,使其成为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基础,使其成为大学生把握人生航向的行动指南和抵御不良思潮的坚强盾牌。在具体实施中,要坚决贯彻“全人教育”和“全程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

(二)努力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当前部分大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动力不足,成绩不佳,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理想,对所学专业、课程缺乏兴趣以及受外部不良氛围的影响,“不愿学”、“学不进”。所以,高校要把培养学生高度的专业认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突破口,为学生创造适宜学习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高尚的人生目标,要扩大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学习进度的自主权,真正落实学分制改革。要努力推进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此外,学校要广泛开展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创新性地开设各种人文选修课,如国学知识、国际时事、文史名著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兴趣。

(三)高度重视和强化实践性教育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实践性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书本理论和社会现实的互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观察、探讨社会问题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提高个体的组织管理能力。所以,高校在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要更多地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包括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实践活动(如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等),以服务社会为主的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等),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如科技发明、顶岗实习等),以体验式为主的实践活动(如生产劳动等)。在实践性教育中,必须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和主导地位,让他们带着问题、责任与使命参与实践活动,自发性地收集、分析信息,自主性地策划、实施方案,自觉性地总结、评估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信念,也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教育的重要途径。深圳高校要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点、地域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尽力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学生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加强对大学精神、大学校风的培育和宣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中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要发挥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要针对特区大学生视野宽、见识广、自立观念强、创新意识突出等特点,精心打造一批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品牌,如朗诵会、合唱比赛、迎新晚会、毕业晚会、新年音乐会、科技文化节、体育比赛、创新创业工程等,为大学生锻炼能力、展示才华提供广阔舞台。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的能动作用以及各类学生社团在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大力培育各种形式的学生社团组织。

(五)大力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其成才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包括自信、乐观、坚韧、包容等)。要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朋辈辅导员制度,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形成以心理咨询专任教师为核心、院系学生管理干部为枢纽、学生骨干为帮手的教育队伍;要开展经常性的心理调查研究工作,从中发现规律,找准特点,采取积极主动、针对性强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措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教育活动和心理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学会释放压力,让学生改变一些错误观念和不健康的行为方式,端正自我认识与评价。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韩树林系宣传部长)

猜你喜欢

深圳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