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就目标取向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自我妨碍的影响及其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研究

2010-09-15吉承恕吴梦楠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负相关成就分数

刘 琳,戴 群,2,吉承恕,3,吴梦楠,王 宏

成就目标取向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自我妨碍的影响及其与运动成绩的相关研究

刘 琳1,戴 群1,2,吉承恕1,3,吴梦楠1,王 宏4

目的:了解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成就目标取向和自我妨碍的现状,并探讨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妨碍量表和4分成就目标量表调查参加网球锦标赛的160名运动员。结果处理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结果:(1)自我妨碍与掌握接近目标负相关,与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正相关。掌握接近目标、成绩接近目标与运动成绩正相关。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负相关。(2)成就目标取向对运动成绩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自我妨碍在成就目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3)成就目标取向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自我妨碍在性别和运动等级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但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成就目标取向;自我妨碍;运动成绩

自我妨碍又称自我设阻、自我设限,Berglas和Jones把自我妨碍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1]自我妨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只是这样的策略通常只将注意力关注于影响成绩的可能因素上,所以一旦在比赛中失败,便会将失败的缘由归因于这些影响因素上,以减少个人自尊的受损。虽然这在短时间内是减少自尊受损的方式,但长此以往将形成惯性且成为一种成就模式特征,进而影响到参加比赛的动力与意愿[2]。

成就目标理论源于Nicholls的能力理论,Dweck[3]等把成就目标划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后来,Elliot[4]等又提出了包含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的三分结构,但这种分法还不够彻底,不能全面地概括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成就目标类型,比如那些具有高自我标准的个体,他们力求完美,从不愿意犯错误。因此,Pintrich和Elliot在逻辑推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形成了4种目标取向的理论结构,即掌握—接近目标,关注于掌握新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掌握—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完不成任务或避免失去已有的知识技能;成绩—接近目标,关注于表现得比他人优秀和成绩—回避目标,关注于避免表现得比他人更差[5]。

自我妨碍的研究现在延伸到了学业领域,并且研究趋向于以成就目标取向理论进行探讨。大部分研究发现[6-7],掌握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与自我妨碍正相关,而掌握接近目标与自我妨碍呈显著负相关。但Ommundsen[8]发现成绩接近目标与自我妨碍呈负相关,而成绩回避目标与自我妨碍呈现正相关。

在关于成就目标与成绩的研究方面,大量研究[9-10]表明成就目标是学业成绩的预测者,发现掌握目标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不确定,成绩接近目标会引发好的学习成绩,而成绩回避目标会损伤学习成绩。而Van Yperen[11]基于Elliot和Mc Gregor的2×2构念将被试分为4组,发现成绩回避目标的确不太有益,而成绩接近目标的作用还不太确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在三分结构下做出的,而且研究者只探讨了与考试成绩的关系,而运动成绩方面,研究较少,且不太一致[12]。

作者单位:1.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300381;2.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部,北京100084;3.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4.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山东日照276826。

关于自我妨碍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有研究[13]发现自我妨碍对运动成绩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另外的研究[14]得到的结论是自我妨碍水平低的组,运动表现相对差一些。

本研究以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检验运动领域中四维度的成就目标取向对自我妨碍的影响以及目标取向、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运动领域目标取向和自我妨碍及其对运动员竞赛成绩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全国U18、U14网球排名赛塘沽赛区比赛的198名运动员,有效问卷164份,其中男66人,女98人;一级运动员38人,二级59人,三级67人。

1.2 测量工具

1.2.1 成就目标取向量表 采用刘惠军等[15]修订的成就目标取向量表。共29题,包括掌握接近目标(9题)、掌握回避目标(6题)、成绩接近目标(9题)和成绩回避目标(5题)4个分量表,采用5级记分。刘惠军等的研究显示,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703,4个分量表的 α 系数分别是 0.786 3,0.681 3,0.823 1,0.696 2。

1.2.2 自我妨碍量表 采用张力为等[16]修订的台湾学者陈玮瑙的《运动自我妨碍量表》。共10题,采用5级记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妨碍的倾向越强。张力为等的研究显示,该量表的α系数0.727。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量表进行了单一维度的主成分分析,各条目的因子负荷均在0.4以上或非常接近0.4,说明具有较好的效度。

1.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7.0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运动成绩先转化为平均数为 0 的 Z 分数(Z=(X1-X)/S);再转化为平均数为 50、标准差为10的T分数(T=50+10Z)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成就目标取向、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技术考察自我妨碍、4种成就目标取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见表1)。

表1 自我妨碍、成就目标取向各维度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分析

表1结果表明,自我妨碍与掌握回避和成绩回避显著正相关,与掌握接近负相关,虽然自我妨碍与成绩接近正相关,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在4种目标取向中,只有掌握接近、成绩接近与运动成绩正相关;虽然掌握回避与运动成绩正相关,成绩回避与运动成绩负相关,但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负相关。

2.2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成就目标取向、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的回归分析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Baron和Kenny(1986)[17]的主张,确定中介变量需要满足4个条件:(1)自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2)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3)中介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并且当把中介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的时候,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会减弱。

为了进一步探明成就目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以及自我妨碍可能发挥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分三步建立回归方程。第一步,以成就目标为预测变量,自我妨碍为因变量;第二步,以成就目标为预测变量,运动成绩为因变量;第三步,以成就目标、自我妨碍为预测变量,运动成绩为因变量。

第一个回归方程,4种目标取向作为一个整体,对自我妨碍的联合解释率为43%,其中成绩接近、成绩回避和掌握回避对自我妨碍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根据标准回归系数,成绩回避(β=0.865)对自我妨碍的解释效应大于其他3种目标取向对自我妨碍的解释效应(见表2)。

表2 成就目标取向对自我妨碍的回归分析

第二个回归方程,4种目标取向作为一个整体,对运动成绩的联合解释率为26.7%,其中掌握接近和成绩回避对运动成绩有着显著的解释效应,但解释量不大,这提示我们成就目标取向可能通过中介变量对运动成绩起作用(见表3)。

表3 成就目标取向对运动成绩的回归分析

第三个回归方程,以成绩接近、掌握接近、成绩回避、掌握回避、自我妨碍为预测变量,以运动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当引入自我妨碍这个变量后,成就目标取向与自我妨碍对运动成绩的联合解释率为80%,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表明,自我妨碍在成就目标取向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见表4)。

表4 成就目标取向、自我妨碍对运动成绩的回归分析

2.3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运动员在成就目标取向上的差异

以成就目标取向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2(年龄)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掌握接近和成绩回避的主效应显著,对掌握回避和成绩接近的主效应不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年龄对掌握接近和成绩接近的主效应非常显著,对掌握回避和成绩回避的主效应不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见表5)。

进一步对性别和年龄的主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女运动员在掌握接近分数高于男运动员,t=5.63;成绩回避低于男运动员,t=6.07,差异均显著。低龄组掌握接近分数高于高龄组,t=6.28;成绩接近分数低于高龄组,t=8.31,差异均显著。

表5 不同性别和年龄运动员成就目标取向的方差分析

2.4 不同运动等级、性别和年龄的运动员在自我妨碍上的差异

对自我妨碍进行3(运动等级)×2(性别)×2(年龄)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见表6),运动等级的主效应显著,性别的主效应显著,而年龄的主效应不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

表6 自我妨碍的运动等级、性别和年龄的方差分析

进一步对运动等级、性别的主效应进行检验,发现男生的自我妨碍行为要显著多于女生,t=2.542;一级、二级运动员在自我妨碍分数上差异不显著,t=1.79;二级、三级运动员在自我妨碍分数上差异不显著,t=1.87;一级、三级运动员在自我妨碍分数上差异显著,t=3.14,说明三级运动员比一级运动员有更多的自我妨碍。

3 讨 论

3.1 成就目标取向、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显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掌握接近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与运动成绩正相关,成绩回避以及掌握回避与运动成绩却没有显著相关。掌握接近和成绩接近之所以会有影响,可能是由于成绩接近会驱使运动员在训练中坚持更久,努力更大,把注意力集中于超过别人,取得更好的成绩上。而掌握接近的运动员大多持能力增长观,认为能力是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扩充,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得以发展和提高的,因此个体会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因而掌握接近有利于提升运动成绩。

自我妨碍与掌握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正相关,与掌握接近目标负相关。这与国内外的部分研究一致[18]。通常,持掌握目标取向者多认为能力是发展的、可变的;持成绩目标取向者则认为能力是稳定的、难以改变的。因此,掌握接近目标取向者一般不会将某一次的失败与自己的能力、自我价值相联系,采用自我妨碍的倾向也就低。但成绩回避取向的学生经常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和在乎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他们把成绩看成能力的展现,当感到有失败威胁时就易采用自我妨碍这种适应不良的自我保护方式。

本研究中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可见运动员采用自我妨碍的行为对运动成绩有了负面影响。在竞技比赛这种典型的成败情境中,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是保护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的核心是能力,高能力会增强个体的自我价值,低能力会降低个体的自我价值。高努力并成功是会被赞扬的,高努力却失败却给人留下低能的印象,因此个体会尽可能避免失败或者改变失败的意义。自我妨碍就是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转移人们对其能力的注意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而且自我妨碍是以减少努力为主要形式的,努力恰恰对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所以自我妨碍对取得好的运动成绩是不利的。

3.2 成就目标取向对自我妨碍及其对运动成绩的预测作用

成绩接近、掌握接近、掌握回避和自我妨碍是运动员运动成绩的直接有效预测变量,其联合解释率为80%,根据标准回归系数发现,自我妨碍解释变异量最大。掌握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作为外源变量,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且可以通过影响运动员的自我妨碍的水平间接影响运动成绩,并且根据标准回归系数可以看出,掌握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我妨碍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这表明,自我妨碍在成就目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也支持了教育领域研究中大多数人的研究结论[18]。

3.3 成就目标取向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

孙延林[19]的研究认为,男生与女生在目标取向结构上存在着性别差异。目标取向结构的性别差异在本研究得到证实。从不同年龄组成就目标取向分数比较看,掌握接近分数上低龄组高,成绩接近分数上高龄组高。有人指出,12岁以前的儿童有明显的掌握取向,随着儿童逐渐进入成年早期他们表现为更多的成绩取向。

3.4 自我妨碍在运动等级和性别上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有更高的自我妨碍倾向。这种差异主要在于对努力的看法不一致,女性更看重努力,相信努力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男性认为能力是一种固定的特质,对于能力低的个体而言,努力程度对结果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在男性看来,增加努力就意味着低能力,因此,男性比女性有多的自我妨碍。

自妨碍在运动等级上存在着差异,但种差异并不存在于相邻的运动等级上,原因可能是运动等级相邻的运动员在技战术水平和年龄上相差不大,认知程度也基本相同,因此自我妨碍分数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4 小 结

(1)自我妨碍与掌握接近目标成负相关,与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成正相关;掌握接近目标、成绩接近目标与运动成绩正相关;自我妨碍与运动成绩负相关。

(2)自我妨碍、掌握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对运动成绩有预测作用;成绩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对自我妨碍有预测作用;自我妨碍在成就目标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3)掌握目标取向和成绩目标取向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自我妨碍在性别和运动等级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但交互作用不显著。

[1]Berglas S,Jones E E.Drug choice as a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noncontingent suc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8,36(2):405-417.

[2]许存惠,黄三峰.大专学生选项体育课自我设限与运动成就目标之探讨[J].康宁学报,2007,9:99-109.

[3]Dweck C J.Motivational processes affecting learning [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6,41:1 040-1 048.

[4]Elliot A J,Harackiewicz J M.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goals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a mediational analy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461-475.

[5]Elliot A J,Thrash T M.Achievement goals and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1,13:139-155.

[6]李晓东,林崇德,轰尤彦,等.课堂目标结构、个人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价值与学业自我妨碍[J].心理科学,2003,26(4):590-594.

[7]孟婷婷.大学生自我妨碍的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5-62.

[8]OmmundsenY.Self-handicapping related totask and performance-approach and avoidance goals in physical educ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2004,16:183-197.

[9]Elliot A J,Church M. A hierachical model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218- 232.

[10]Elliot A J,McGregor H A. Test anxiety and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7(4):628- 644.

[11]Van Yperen NW. A novel approach to assessing 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ontext of the 2×2 framework: Identifying distinct profiles of indivldulas with different dominant achievement goals [J].Personality and Socila Psychology Bulletin,2006,32(11):1 432- 1 445.

[12]张海,庞标琛.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对心理健康、运动成绩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81- 84.

[13]殷晓辉,张美叶.武术考试中大学生自我妨碍行为对考试成绩影响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75- 77.

[14]王学兵.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的内隐自尊、自我防碍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研究[D].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6.1- 58.

[15]刘惠军,郭德俊,李宏利,等.成就目标取向、测验焦虑与工作记忆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2):254- 261.

[16]孙青,张力为.个人项目运动员自我设限的影响因素[J].体育科学,2008,28(1):22- 26.

[17]Baron R M,Kenny D A. The moderator- 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 173- 1 182.

[18]王雁飞,凌文辁,朱瑜.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中的中介变量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2):366- 367.

[19]孙延林,C,K, John Wang,Stuart J,H,Biddle. 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取向和自我取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3):10- 14.

Effects of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on the Adolescent Tennis Athletes’Self-Handicapping,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Athletes’Performance

LIU Lin1,DAI Qun1,2,JI Chengshu1,3,WU Mengnan1,WANG Hong4
(1.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3.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4.Shangdong Sport University,Rizhao 276826,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adolescent tennis players’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and self-handicapping,and to explore the furth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ir athletic performance.Methods:160 adolescent tennis athletes were measured by"SHS"and"AGS".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Results:①The self-handicapping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mastery-approach goal,while positively to mastery-avoidance goal and performance-avoidance goal.The athletes’performanc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mastery-approach goal and performanceapproach goal.The self-handicapping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athletes’performance.②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 has both the direct and the indirect function to the athletes’performance.They played a vital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influence from the achievement goal to the athletes’performance.③There was difference in age and gender in the mastery goal orientation and in the performance goal orientation,there was different in gender and sport grade in the self-handicapping,but there were no interaction.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elf-handicapping;athletes’performance

G 804.8

A

1005-0000(2010)05-0445-04

2010-03-24;

2010-05-08;录用日期:2010-05-15

刘 琳(1984-),男,山东莱芜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

猜你喜欢

负相关成就分数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了不起的成就
分数的由来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及主观幸福感状况研究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失恋“成就”的CEO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