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方法研究
2010-09-14北京工商大学杨帅熊慧
□北京工商大学 杨帅 熊慧
研究生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方法研究
□北京工商大学 杨帅 熊慧
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对推进高校研究生组织变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得出适合教育行业的相关定义,并结合研究生组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进而提出构建研究生学习型组织的原则和具体构建过程。
学习型组织;研究生;构建方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一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教授在1965年《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针对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提出的。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对“学习型组织”的含义作了系统描述:“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地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的组织模式。[1]王维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组织成员不断学习而达到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2]
“学习型组织”理论首先是在公司中应用,用以提高公司的绩效水平,后来该理论被应用到构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高校,而应用于研究生组织的研究较少。高校研究生组织多数具有自主性,随着研究生成分、所处年龄段以及社会背景的变化,高校研究生组织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而利用“学习型组织”理念对学生组织进行变革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1.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从整体上看,彼得·圣吉所阐述的“学习”、“学习型组织”更侧重于个人心智的启发,寻求组织中个人的思维转变以达到组织整体的改革,可见,其哲学和思辨的意味较浓。这种组织通过采取适当的个人学习、组织学习的方式,营造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其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克服组织学习的障碍和困难,从而建立起有效的组织学习,使个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全面提高。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张声雄认为,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句话,它是全体成员能全身心投入并创造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第二句话,它是能让全体成员活出生命意义的组织;第三句话,它是能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3]与学习型组织相对应的传统的、具有权力等级的组织称之为“告诉型”组织,孟繁华比较了二者的差异,提出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环境平台。[4]
2.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在瓦森斯和马斯克的《塑造学习型组织》一书中以七个C表示学习型组织的特点:①持续不断的学习(Continuous);②亲密合作的关系(Collaborative);③彼此联系的网络(Connected);④集体共享的观念(Collective);⑤创新发展的精神(Creative);⑥系统存取的方法(Captured and Condified);⑦建立能力的目的(Capacitybuilding)。[5]王维认为,学习型组织具有十大特征:①开放性,要求组织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组织;②民主性,组织为每一个成员创造、提供民主的、平等的、双向沟通的良好氛围;③人本性,组织充分尊重个人的人格、名誉和自由;④学习性,组织使用各种手段从外部资源中学习;⑤创新性,组织允许探索的学习,鼓励组织成员之间共享信息和智慧;⑥能动性,组织争取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成员的能动性;⑦多元性,在组织学习的多元化和学习方式方法的现代化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⑧终生性,要求组织成员活到老、学到老;⑨计划性,组织成员能够根据组织的愿景和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的计划;⑩智力的资源性,人力资源即智力资源在其中占据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
二、研究生组织的特点及研究生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目标
1.研究生组织的特点
高校研究生群体作为高校中学历层次较高、年龄阶段偏大、思维方式较成熟、现实压力感较重、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其学生组织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构建学习型研究生组织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这些特点,才能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实际的学习型组织。笔者所指的高校研究生组织是:在高校依照校规设立的,主体由研究生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组织,具有自主性和群众性。作为研究生组织,一般具有如下组织特点。
(1)整体创造性较强
成员较高的学历层次以及不同的研究范围,导致研究生组织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特别是组织成员对于组织内形成某项决定有很强的多维思考能力,通常会乐于表达自己观点以达到组织决议与自身发展目标相一致的状态。在决议执行过程中,各成员的创造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执行方案本身的思辨以及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二是执行过程中更大的自主决定权和创造性行为。
(2)维权意识较强
组织成员由于自身年龄以及社会经历,对于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较强。表现为在组织中更积极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行为以及更主动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组织本身对于所拥有权益的维护意识也明显高涨。
(3)社会化程度较高,成员积极性波动大
研究生组织的显著特点就是整体成员的社会化程度要明显高于本科学生组织,这种特性有其双重性的影响:一方面,社会化程度高降低了组织内人际关系冲突的可能性,但同时也为建立更紧密亲和的组织内部关系设置了藩篱;另一方面,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会导致组织内成员可能被更多的个人事务所局限,产生较大的积极性波动。通常表现为随着加入组织时间的延长,在无激励刺激的情况下,积极性容易递减且递减速度随着时间加速。
(4)组织成员流动性大,结构弹性弱
研究生组织自身由学生构成,所以受学生学习进程的影响很大,从而表现出很强的流动性。一般情况下,每学年都会进行相应的组织成员调整。同时,正式的学生组织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表现为较强的“科层结构”,弹性较差,学生组织内部甚至存在较强的“官僚气息”,习惯于管理而并非服务。
除了上述的研究生组织特点外,作为高校学生组织也表现为突出的双重性,即学生自主性组织的“草根性”以及接受学校领导管辖的“约束性”。一方面,需要从学生中获取支持保持其学生组织的本性,另一方面,又要接受学校的相关安排和规定,特别是多数学生组织的经费源自于学校拨款,致使“约束性”尤为突出。
2.研究生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目标
由于研究生干部队伍在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和重要地位,加强研究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学习型组织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过程中,本身存在的问题往往又制约了其发展。而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更好建设研究生组织指明了一个方向。黄以青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习型组织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大学生的“学习双闭环系统”,以求知欲作为系统的动力,以学校正确的指导作为激发,学生就会不断地进行学习、巩固,比较,练习、实践,从而不断地进步。[6]
针对高校研究生组织建设的需要,结合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笔者认为,研究生学习型组织应该以共有的发展目标为指引,通过加强成员间的横向联系,沟通构建组织共有的知识库,发掘成员的各类潜力,进而提升组织能力,形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促进组织中成员的可持续发展。
(1)体现组织共同愿景
提出了“共有发展目标为指引”,同时,为组织的目的性设定了产生路径,即统一思想,不断探索和强化“共有目标”。
(2)营造民主与开放的氛围
打破原有官僚科层分级,彰显学习型组织的开放性和民主性,实现组织扁平化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其途径在于加强组织成员的横向沟通和联系,以便于知识和信息共享。
(3)建设多元化学习体系
由组织内成员提供知识来源,设计学习体系和计划,力求形式和内容多元化,满足组织发展目标,发掘组织成员潜力以及提升组织核心能力。
(4)规划组织进步路径
即由组织内成员的各类潜力的充分发展,进而内在地提升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充分体现学习型组织的人本性、能动性和创新性。
三、研究生学习型组织构建原则和过程
1.研究生学习型组织构建原则
构建学习型研究生组织要遵从“学习型组织”在高校范围内的具体内涵,并结合研究生学生组织自身的特点。其基本构建有以下几条原则。
(1)组织集体决策原则
构建学习型组织不是凭空而生,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原有组织基础上进行“变革、改造”,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前提是“共同愿景”,只有先从组织决策角度设立新的模式,才能根本上变革组织。集体决策原则要求组织决策要经过充分协商,采用广泛民主的方式确定组织发展战略方向,形成符合组织内成员意愿的“共同愿景”。该原则的关键是充分地调动组织成员参与组织战略事务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发展的认同性和保证组织成员与组织协同发展的一致性,特别是注重发掘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当然,组织集体决策原则并不是一味地无重点、泛民主化,那样,会严重损伤组织的运转效率。为此,要求做到分工明确,全员参与,目标上要有重点、有方向、有高度,决策形式上要有民主、有集中、有创新。
(2)变革由内至外原则
由原来的组织变革成为学习型组织所依托的根本性因素还是组织成员的内在改变。变革由内到外包含两层含义:首先,要改变组织内成员的思维方式以及作业流程。从思维上改变成员对组织的认知,加大对于自身发展的深入思考,由“要我做”的思维状态转化为“我要做”,由组织交流中由“我”的表述转化为“我们”,在激发个人主动性的同时增强组织认同性。而改变固有作业流程,则是从外在形式保证了“变革”的延续性。其次,组织由内到外的变革是从内部发掘变革动力,而不是由外在的压力引致变革。
(3)建设弹性结构原则
变革组织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原有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学习型组织的显著特点是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减少了垂直的层级增强了横向交流和沟通。弹性结构保证了组织共有知识库的形成,同时照顾到研究生组织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特点,从而塑造了更为平等和谐的组织内环境。组织弹性结构不是简单削减层级,而是从调动成员积极性出发,保证组织内部交流更充分,并要注重原有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4)组织持续激励原则
学习型组织的突出优点是组织内成员持续的自觉的学习和进步。笔者认为,达到这一组织目标的关键是进行持续的激励。研究生组织具有成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实际的组织运作过程中又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管理轻激励”的现象,从而导致组织向心力的减弱,因此,在构建学习型组织时,必须对组织成员进行持续的激励。这种激励包括明确的制度激励,也应包含柔性的情感激励。
2.研究生学习型组织构建过程
对于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陈国权提出了“6P-1B”模型,即“发现”、“发明”、“选择”、“执行”、“推广”、“反馈”这6个“阶段”(6P:6 Processes)、以及1个“库”(1B: 1Knowledge Base)组成。[7]研究生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可以通过建立“4P-1B”模型,诱导指引其变革的发生,通过对四个阶段进行具体的引导和对知识库的建设,加快组织向学习型转变。如图1所示。
(1)准备阶段
该阶段遵从集体决策原则,方式是通过无领导讨论、头脑风暴法广泛发动组织成员对于组织发展献计献策,发现组织存在问题,着重发掘组织内部成员的潜力,目的是为了形成统一的有创新性的组织发展战略目标。
图1 研究生学习型组织构建过程图
(2)个体变革阶段
该阶段贯彻由内而外的原则。重视组织成员自身的变革,特别是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流程。方式是新思维的灌输已达到激发自醒进而自觉自愿的状态,在作业流程上要进一步改变,保证改变心智模式的目标实现。
(3)组织变革阶段
该阶段是学习型组织变革的关键环节,强调弹性结构原则。对原有组织进行流程再造,例如,推行新的ERP计划等,目标是使组织从内到外适应新的组织发展战略和新的成员工作模式,进而达到组织层面的彻底变革。
(4)持续发展阶段
该阶段是组织变革的巩固阶段,通过制度激励、柔性激励等激励方式,对组织成员进行正面的刺激,巩固新的思维方式以及组织新的运作模式,并为下一阶段的持续变革提供动力。
(5)知识库建设
各阶段都向组织知识库提供有益知识,即由组织成员提供的有益于组织提升能力,实现战略目标的各类技能、方法、经验等知识。同时,组织成员也可以从知识库中获取相应的支持。知识库需要有物理层面的支持,如建立共享的电子数据库、形成内部交流的论坛、乃至设立知识共享的文档系统等。同时,知识库也与外环境进行交流,以完善和提升知识水平。整个组织变革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前进的过程,随着组织成员的不断进步和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循环进行。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于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组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结合研究生组织自身特点,细化学习型组织构建方法,可以初步构建起学习型的研究生组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不同阶段的原则,同时,创造性地发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由成员及组织的顺序推进组织变革。
[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
[2]王维.学习型组织之路[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宋宏.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探讨[J].经济师,2003(5).
[4]孟繁华.构建现代学校的学习型组织[J].比较教育研究, 2002(1).
[5]姜伟东,叶宏伟.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的学习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41.
[6]黄以青.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5):86-88.
[7]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4):86-94.
G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