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花瓦松中脂肪酸组成的GC/MS分析

2010-09-13王翔飞赵文斌成玉怀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9期
关键词:瓦松索氏亚油酸

王翔飞,赵文斌,成玉怀,谭 勇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 832002)

黄花瓦松[Orostachys spinosa (L.) C.A.Mey.]为景天科瓦松属(Orostachys)二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又名昨叶荷草、向天草,为我国传统用药[1]。其性味酸、苦、凉(《唐本草》等),归肝、肺、脾经(《本草再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抗菌消炎等功效,《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其进行了收录。瓦松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3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约有10种,在新疆也有着广泛的分布(《新疆药用植物志》第3册)。本文以新疆产黄花瓦松[Orostachys spinosa(L.)C.A.Mey.]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

1 仪器与试药

所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黄花瓦松采自新疆农九师165团。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QP2010,日本岛津公司)、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BP211D,德国 Sartorius)、水浴锅(SB-1000,上海爱明仪器有限公司)、医用超声清洗仪,索氏提取器,粉碎机,60目分样筛,水浴锅等。

2 方法与结果

2.1 脂肪酸的提取[2-6]

黄花瓦松全草阴干,粉碎机粉碎后过60目分样筛,称取150 g放入预先叠好的滤纸筒中,再将装有瓦松粉末的滤纸筒小心放入索氏提取器中,量取100 ml正己烷加入500 ml圆底烧瓶中,装好索氏提取装置,加热回流10 h,得棕黄色提取液。

2.2 提取液的浓缩

正己烷:用蒸馏装置80℃水浴下浓缩,回收正己烷,得到深棕色的油状液体,称重为0.878 0 g,产率为5.80%。

2.3 脂肪酸的甲酯化[2,5-6]

甲酯化方法 (碱催化法):取上述提取浓缩后的油状物0.2 g,加入正己烷2 ml,再加入2 ml 0.5 mol/L的KOH甲醇溶液,混匀后在70℃水浴下加热20 min,加水2 ml后,加入2 ml正己烷振荡、超声提取,取上层有机相供GC-MS分析用。

2.4 测试条件

2.4.1 气相色谱条件 RTX-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32 mm×1.0 μm);升温程序:160℃保持 2 min,以 5℃/min升至 260℃,保持 5 min;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He),流速 1.0 ml/min,压力:96.1 kPa,进样量:1 μl,分流比:30∶1;进样口温度:260℃,初始柱温160℃。

2.4.2 质谱条件 电子轰击(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为200℃;质量扫描范围15~500 m/z;电离电压70 eV;溶剂延迟2.50 min。见图1。

2.5 结果

经GC-MS检测后,各色谱峰相应的质谱图经人工解析及计算机检索,按各色谱峰的质谱碎片图与文献核对,查对有关质谱资料,对基峰、质荷比和相对丰度等方面进行直观比较,部分脂肪酸甲酯化产物的质谱图与谱库中化合物的质谱图对比,鉴定出6种脂肪酸,并按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它们在总脂肪酸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黄花瓦松中脂肪酸成分分析Tab.1 Determination of fatty acid in Orostachys spinosa (L.) C.A.Mey.by GC-MS

3 讨论

从黄花瓦松全草中共检出6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是十七烷酸(24.61%),其次是十六酸(棕榈酸)和油酸,含量分别为22.166%和20.25%。

黄花瓦松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中的亚油酸、油酸,并且它们的含量相对较高,达33.73%。亚油酸、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是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亚油酸与脂类代谢和胆固醇代谢密切相关,同时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癌细胞生长[7]和促进大脑发育等作用[8]。

油酸替代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作用。油酸具有比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更高的氧化稳定性,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血管系统,具有更优的生理活性,被认为是一类有利于健康的脂肪酸。

综上所述,以正己烷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瓦松全草中的脂肪酸,并用GC/MS进行分离鉴定,此法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用本法对黄花瓦松中脂肪酸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实验结果将对瓦松的医用、药用等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傅书遐,傅坤俊.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7376-1998.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5-10.

[3]孙丽阳.茄子籽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2):20-22.

[4]赵婷,岳琳,李勇.巴旦木仁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国油脂,2009,34(2):78-79.

[5]李金玉.GC-MS测定无花果中脂肪酸组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3):119-121.

[6]杨洁等.莱菔子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4):26-27.

[7]Barzanti,Vanni,Maranesi.Effects of oil,having diffent m6 and n3 fatty acid content on cholesterolemia and serum acids liver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rats[J].Riv soe Ita sci Aliment,1986,15(1-2):49.

[8]Cesano A,visonneau S,Scimeca JA,et al.Opposit eefects of linoleic acids and conjugated lino1eic acid on human prostatic cancer in SClD mice[J].Antcancer Res,1998,18(2):1429-1434.

猜你喜欢

瓦松索氏亚油酸
故乡的瓦松(外一篇)
海南岛索氏桃花水母的遗传学鉴定
模型优化塔拉籽油的超临界制备工艺
NH3和NaCl对共轭亚油酸囊泡化的影响
药用瓦松人工培育技术初探
芦笋老茎中芦丁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土壤环境中LLDPE地膜残余物的高温索氏提取及堆肥降解评价
超声场中亚油酸共轭反应的动力学
瓦松
亚临界水状态下制备共轭亚油酸甘油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