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疏堵结合 依法清除滩地砂场
2010-09-13邵自平田灵燕邓淑珍
□本刊记者 邵自平 田灵燕 邓淑珍
芜湖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北角,得天独厚拥有长江岸线近73 km,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
长期以来,受利益驱动和建筑用砂客观需要,芜湖市众多砂场无序布局,毁损长江堤容堤貌,部分砂场还大势收购、装卸非法江砂,俨然成为非法采砂的有力“帮凶”和“安全避风港”,扰乱了正常的采砂管理秩序,不仅对堤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发展,也是长江河道采砂实现“依法、科学、有序”管理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
无序黄砂堆场作为非法采砂活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河道采砂管理的最大难点之一。为了更好地维护长江河道采砂管理秩序,截断非法采砂者销赃渠道,近年来,芜湖市在砂场整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夯实基础,强力清理滩地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芜湖市滨江公园看到,一侧是宽阔的长江,一侧是亭台水榭、小桥流水,公园美景如画,一些群众正在其间休闲娱乐,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砂场乱堆的地方。芜湖市是如何清理砂场的?采取了哪些措施?记者一行走进芜湖,探其究竟。
政府主导 法律支撑
现行法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漏洞,是沿江出现大量非法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现行法制和体制,适用于规范管理水面活动的法律法规与适用于陆地经营活动规范管理的难以对接。芜湖市砂场整治竖向涉及芜湖县、镇、村3级,横向涉及到水务、公安、港航、交通、国土、监察等16个部门,仅靠哪一级、哪一个部门都难以做到。
为此,芜湖市水务局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汇报,陈述砂场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经过艰苦努力,大家对砂场整治达成共识,即沿江砂场整治不仅是搞好河道管理和采砂管理的需要,也是确保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05年6月,芜湖市政府决定在主城区河道管理范围内开展砂场清理整顿工作。2005年8月27日和2007年9月29日,芜湖市委、市政府以芜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名义向全市发布了“关于规范长江、青弋江市区段河道管理范围内黄砂堆场的公告”和“关于立即清除长江及其主要支流易发崩岸外滩地堆砂的紧急通知”,并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滚动播出。芜湖市领导多次在有关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关于主城区不允许堆砂”的要求,并亲临黄砂堆场现场具体指导清理整顿工作,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最终形成了以防汛指挥机构为主导、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协调参与的工作局面,有力地推动了砂场整治工作。
芜湖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沧江认为:“正是因为长江芜湖段非法黄砂堆场历史较长,清理黄砂堆场涉及到一些群众的利益调整,阻力很大,能否做好沿江砂场整治工作,不仅对政府行政决策能力和水平高低是一次检验,对各级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也是一次检验。”
芜湖市水务局作为行动的主要负责单位,专门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市河道管理局负责人为成员的清理整顿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对清理整顿工作的指导。还成立了由16人组成的水政执法队,投资2万余元统一着装,配备了钢盔,增强取缔工作的力度和威慑作用,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在砂场清理过程中,芜湖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为依据,以汛期防汛清障为切入点,认真排查了河道管理范围内黄砂堆场的情况,分析利弊,制订了清理计划和相应措施,黄砂堆场清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芜湖市水务局局长刘家林介绍说:“砂场整治前,我们认真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水法律法规,明确了在规范砂场经营行为中,必须把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作为最根本的目的,利用防洪法中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一些禁止性规定,以防汛指挥部的名义开展清障行动,依法对沿江砂场进行整治。”
用好水法律法规成为芜湖砂场整治的一大特点,也是整治成功的保障。
强力推进 疏堵结合
清理黄砂堆场直接关系到经营户的切身利益,清理行动阻力很大。为确保清理成功,芜湖市采取疏堵结合的综合措施。
针对那些对市防指通知置之不理,对清理行动有抵触情绪的砂场业主,一方面组织执法人员不分昼夜进行巡查,特别是在双休日、节假日增加巡查频度,并对运送砂料的重点水道和重点砂点,派人员、派执法艇昼夜不间断进行拦截守候,禁止运砂船在非规划区域停泊卸砂,从源头上阻止黄砂上岸卸砂。结合长江黄砂禁采工作,市水务局加大对偷采船只的打击力度,减少或切断砂源,使其无法正常运营,迫其服从和配合黄砂清理整顿统一行动。另一方面,水务部门主动争取公安、海事、工商、税务、供电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态度坚决,旗帜鲜明,措施果断,予以强清。通过检查有无偷税漏税逃税、吊销工商营业执照、查扣非法船只、断电、捣毁黄砂输送设备和就地平整滩地、水塘等强制性措施,力求黄砂清理整顿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光“堵”不是办法,疏堵结合才能治本。为减少矛盾,确保砂场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市水务局始终把深入细致的宣传说服工作贯穿到清理行动的全过程,逐点、逐户、逐人做好思想工作,宣传治理无序砂场、统一规划、规范经营的重要意义,认真听取经营户对砂场整治的意见,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其措施主要有:一是宣传解释。多次召开相关业主会议,宣传砂场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不厌其烦地深入现场逐点逐户逐人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疏导结合,想方设法规划好新堆场,动员和鼓励部分业主向新址转移,服从水务部门统一管理。特别是积极做好砂场业主中“关键人物”的工作。二是帮助部分业主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和自身优势,结合市场特点和多年经营经验,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改变小作坊和小农经济生产模式,调整经营结构和资金投向,重新开辟经营新途径,主动放弃黄砂经营,重新择业。三是主动上门协调有关租赁单位,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做好经营户的相关工作。四是主动与当地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联系,积极发挥基层行政组织的作用和优势,争取他们参与和配合黄砂堆场清理整顿工作,并建议当地政府根据黄砂经营业主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从政策上给予倾斜,生活上给予帮助,就业上给予照顾,使他们主动放弃黄砂堆场经营活动,另谋择业,确保黄砂清理整顿工作正常进行。
统筹规划 规范市场
为巩固滩地黄砂清理整顿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芜湖市水务局结合经济发展需求和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河道管理范围内砂场现状,制定了《芜湖市河道管理范围内砂石临时堆放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对砂石堆场设置的原则、范围、堆场确定形式和运作模式、汛期管理及日常管理、经费收取与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如何使黄砂堆场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无序的状态走向有序的、健康的、清晰的状态,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芜湖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沧江说,“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芜湖市的目标是建立黄砂交易市场,力求使砂场经营从过去的恶性竞争转轨到规范有序。”
建立黄砂交易市场,实质就是引入市场操作模式,将砂场经营权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在协议中严格规定管理者和经营户的责任与权利,实施规范管理。
2009年上半年,芜湖市政府在青弋江南、北各建设了一个黄砂交易市场,同时在长江朱家村段设立一个临时黄砂交易市场,共设砂位49个、泊位9个,完成砂场道路、围墙、管理房、配电房、输砂穿堤管道沟、箱涵改造及砂位场地局部硬化等,把现在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黄砂堆场进行合并集中,统一纳入黄砂交易市场。芜湖市水务局按照《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新建的黄砂交易市场砂场的经营权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拍租,实施规范管理,避免人为因素,确保拍租过程及结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2009年5月,水务局将黄砂交易市场49个砂位2年使用权、9个泊位4年使用权面向社会公开招租。经过两轮招租,目前所有泊位和大多数砂位已被承租。为规范市场管理,给进入黄砂交易市场的经营户平等的市场竞争机会,市水务局会同市港航局给各码头经营户下发了《关于禁止主城区码头装卸黄砂的通知》。
从2009年8月起,芜湖市黄砂交易市场各承租户正在陆续进入承租场地开展经营。芜湖市水务局正在探索建立砂场管理的长效机制,明确提出砂场设置以“规划布局合理、审批许可合法、经营管理有序、监督协调有力”为目标,要求砂场管理要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防洪保安、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扎实稳妥地推进沿江砂场整治工作。
砂石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我国开采砂石资源历史悠久,市场对砂石的需求是长期的,全面取缔砂场是不现实的。清理黄砂堆场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规范有序的市场。芜湖市强力推进、疏堵结合,建立黄砂交易市场的做法值得全国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
芜湖市滨江公园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