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发展简史
——兼论华侨报业的政治认同
2010-09-12雷启伟
雷启伟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发展简史
——兼论华侨报业的政治认同
雷启伟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录,而新闻是对现在事实的记录,因此对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而言,它提供的资料能够很好地反映历史上的华侨,展现华侨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研究华侨历史的重要的依据,可以说,研究印度尼西亚华侨史就不得不研究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史。本文试图对20世纪印尼华侨华人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概括和梳理,以展现印度尼西亚“华侨报纸”的发展变迁。
印尼华侨报纸;华人报纸;政治认同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录,而新闻是对现在事实的记录,对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而言,它提供的资料能够很好地反映历史上的华侨,展现华侨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研究华侨历史的重要的依据。因此研究印度尼西亚华侨史就不得不研究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史。侨报作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三宝”之一,对华社的重大作用和意义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本文试图对20世纪印尼华侨华人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概括和梳理,以展现印度尼西亚“华侨报纸”的发展变迁。
一、印尼“华侨报纸”与“华人报纸”辨析
印尼华侨报业始于19世纪中期,伴随华侨民族主义兴起、华文教育的发展,“华侨报纸”在20、30年代蓬勃兴起,并在战后初期中印(尼)友好的大背景下,有长足发展;但1955年两国间有关双重国籍的规定,改变了“华侨报纸”的性质,“华侨报纸”转变为“华人报纸”;而与此同时开始萌发的排华浪潮则将“华人报纸”推上了下坡路,尤其1965年“9.30事件”后苏哈托上台,推行排华政策,“华人报纸”寿终正寝,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98年苏哈托倒台,“华人报纸”才重新复苏。因此,就印尼华侨华人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可大致划分为“华侨报纸”和“华人报纸”两个时期,两个时期各具特点;就“华人报纸”而言,除了近年来出现复苏势头外,之前大部分时期较为沉寂,所以,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华侨报纸”时期,尤其关注华侨报纸政治倾向的变化问题,希望通过对其发展变迁的梳理,来概括和勾画出20世纪印尼“华侨报纸”的发展脉络。
我们认为,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是指印度尼西亚华侨所创办的报纸的总称,具体是指1955年中印签订关于废止华侨双重国籍协议之前的印度尼西亚华侨所创办的报纸,在这之后则属于华人所办的报纸。1955年以前的“新客”无疑是华侨,我们把土生的印尼华族也归类为华侨,其理由是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中国国籍法,采取血统主义原则,凡是具有中国血统的人皆为中国国籍者;1911年5月8日,中荷签订了《中和(荷)在兰领殖民地设领条约》,规定土生华侨在印尼按荷兰国籍法,在别国按照中国国籍法管理;1912年中国颁布的《中华民国国籍法》,仍以血统主义为原则,辅以出生地主义,由此可见印尼土生华族在法律意义上即为华侨。[1]324印尼华侨报纸和华人报纸的区别不仅在于此,更在于华侨报纸具有双重属性:既属于印度尼西亚民族新闻业中报业的一分子,又作为中华新闻事业在海外的延伸,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关于华侨报纸与华人报纸的区别,王士谷认为主要有3个方面的区别:政治认同上的区别;编辑方针上的区别;内容上,特别是对中国报道上的区别。王士谷的划分对我们分析印尼华侨报纸有借鉴意义,但是他更多是从新闻学角度来看待华侨报纸与华人报纸的区别。[2]
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华文报纸都属于华侨报纸,部分外国人士和当局创办的华文报纸即不属于我们所讨论的华侨报纸,另外,华侨创办的马来文报纸则属于华侨报纸,虽然并非华文报纸。
二、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的历史
新闻事业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它一经产生就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也不例外,它的出现是广大华侨心怀祖国,关心祖国政治发展的一种体现;更是华侨维护自身利益,关心印度尼西亚政治,团结和增强自身凝聚力的一种表现;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萌芽期
印尼最早出现的华侨报纸当属于十九世纪中期出现在三宝垄的《马来喇叭报》,创办者不详,是一份初级马来文或中华马来文报纸,即囿于当时华侨的知识水平,报纸不得不采取一种马来文混合闽南语等形式来描述新闻事件,该报停刊日期不详。1861(有学者认为是1868年)在泗水出现了华侨创办的最早的马来文报纸,出版了62年左右。但是因为新闻报业是源自西方文化的产物,它早期是作为一种影响政治舆论的工具而存在的,是政治斗争的“利器”,尚未能够作为提供新闻信息的载体。早期的华侨报业并未得到发展壮大,真正得到大发展的时期是在伴随着第一次华侨民族主义高潮而兴起。
(二)十九世纪末——辛亥革命之前:上升期
以辛亥革命(1911年)为期,1911年底之前印度尼西亚华侨报的政治立场可以划分为2个派别:保皇派和革命派。此时期大多数的华侨报纸都是支持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的,如在《华铎报》、《汉文新报》等,前者的主要编辑和经营人员都是同盟会成员;保皇派报纸如1903年创办的《泗水日报》,拥护者多为当地富商和买爵人士;保皇派拥护清政府,反对暴力推翻革命,但大都倡导对政府进行温和的改良;革命派主张进行疾风骤雨的革命,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国。两派都在自己的报纸上发表与政治立场相对应的文章,抨击对方的立场,为此还进行了好几场论证,刚开始是保皇派占了上风,后来随着情势的发展,革命派的观点逐渐成为了主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满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华侨的利益价值,因此抛开了之前把华侨视为“化外之民”的弃民思想,试图控制、利用华侨。为此采取了一些手段和措施,以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最主要的就是设立海外领事制度和卖官鬻爵制度。这两项制度的实施一方面促进华侨特别是富裕华侨对清政府的忠诚之情,另一方面领事制度的实施也使得广大华侨的反清行动处处受到监视和制约,尤其是广大华侨有落叶归根的思想,深怕反清活动会不利于他们的归乡,甚至导致族灭的巨大威胁。
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康梁为首的许多维新志士被迫流亡国外,他们组织保皇会,积极争取华侨特别是东南亚华侨的支持,为此而创办报纸,宣传维新立宪;稍晚时期大批反清革命斗士因为反清失败而流亡国外,印度尼西亚成为了他们的一个落脚点,他们也创办革命报纸,宣传暴力排满,寻求印度尼西亚华侨的支持。因此,此阶段的报纸虽然大都是由土生华侨创办,但是来自中国的维新分子和革命派也参与和创办了一些报纸,如《泗滨日报》聘请的主编田桐即为同盟会员,曾因为揭露当局虐待华侨惨案,被当局驱逐;又如《汉文新报》的创办者是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教师,等等。
维新派和革命派所创办的华文报刊尽管对待革命的观点不一致,但是它们客观上对华侨社会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唤起华侨对祖国命运的关心,激发他们对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关注和热心;促进华侨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的觉醒和深华;推动华侨社会中华文化的传播和移风易俗;无论是保皇派还是革命派,他们在印度尼西亚都能够获得广大华侨的大力支持,这也反映了华侨心系祖国,关心祖国的政治发展命运和前途。
进入20世纪的前十年,华侨报纸开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创办的华侨报纸近20家,主要有:1901年的《理报》、1903年的《泗水日报》、1905年的《译报》、1907年的《商报》、1908年的《泗滨日报》、1909年的《华铎报》、《中爪哇日报》和《汉文新报》以及《爪哇公报》、1910年的《新报》等等。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印尼土生华人创办,将近15家。[3]477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部分在于:首先,这些土生华侨的先辈经过努力拼搏,大都积蓄了一定的财富,在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些颇有实力的大族,从而为办报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如泗水蔡氏家族、三宝垄黄氏家族等;其次,这些土生华侨大都接受印尼的荷兰式教育,接受西方的教育思想和背景,耳濡目染,不仅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也能够认识到报纸的重要作用;最后,这些土生华侨关心祖国的政治发展,维新变法运动和革命派在东南亚的活跃使得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利用报纸开启侨智,团结民心,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做出贡献。另外,此阶段印尼出现许多的书报社和印务公司,为华侨报纸的出版发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因此他们愿意也有能力创办报纸。
在此时期华侨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这一时期华侨民族主义大发展的这个大背景。庄国土教授认为,华侨社会的民族主义肇基于清朝末年,其主要内容是对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的全面认同与忠诚,对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是其核心;民族主义被普遍接受是华侨积极投入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4]正因为广大印尼华侨,无论是新客还是土生华人,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和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因此才会对中国的前途、命运热心关注。所以政治态度上的分化也就体现在报纸上,而报纸也成为他们参与中国政治的最好的媒介,这也可以解释此时期政治性报纸层出不穷的原因。虽然华侨报纸有政治派别的差异,但无不反映了广大华侨的民族主义倾向。
(三)20世纪10年代至40年代(辛亥革命之后至太平洋战争):繁荣期
广大印度尼西亚华侨虽然身在他乡,遭受荷印当局的压榨和剥削,但是中国和故乡永远是他们最为关心之所在。他们关心祖国的政治发展,渴望祖国的富强和昌盛,因此对中国的政治充满了关注,这在华侨的报纸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首先,华侨报纸版面内容上,中国或者侨乡的消息往往是放在第一版或者占据重要的版面篇幅,然后是华社新闻,印尼国内的新闻往往次之。其次,19世纪30年代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步步紧逼,严重危害中国的主权和民族独立,身在印尼的广大华侨义愤填膺,印度尼西亚华侨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的极大爆发,华侨在其所办的报纸上与日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主要包括: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文章,号召广大华侨以各种途径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如捐款捐物等,甚至鼓励华侨直接回国参战;华侨报社主动承担起收集捐赠的抗日物资的任务,并且积极支持发起抵制日货的行动,作为榜样,华侨报纸坚决抵制日人的广告,尽管这一措施对报纸经营和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正因为华侨报纸在推动中国抗日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起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从而勾结荷印当局,不断地对华侨报纸和编辑人员进行迫害,如《大公日报》就因为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并代收转华侨支持祖国抗日救亡活动的捐款,导致遭荷印殖民政府多次勒令停刊的处罚。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后大肆地迫害华侨报纸和经营编辑人员,《新报》主编郭克明就因为大力宣传抗日而被日军通缉,许多编辑人员因此被投入集中营里去。日占期间只剩下一家日人主办的华文报纸《共荣报》公开发行,但是依旧有一些华侨办的秘密报纸私下里流通,和广大印度尼西亚人民一起,利用报纸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最典型的报纸代表是创办于1943年的《前进报》,这份小报是棉兰反法同盟秘密油印刊物,发行数百份。但是这一时期的华侨报纸受到的打击太大,华侨办的报纸大都体现为油印量小、出版断续不长等特点。
在印尼生存的数百万华侨广受荷兰殖民者的剥削和压榨,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华侨报纸与荷印当局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反对荷兰殖民地的统治,最主要的是以《新报》为核心所倡导的中国民族主义运动;新报的创办者和主要编辑人员大都是印尼土生华侨,但是他们都热爱中国文化,许多编辑者还去过中国,他们主张宣传中国民族主义来反抗荷兰殖民者的统治,他们在报纸上宣传的主要观点有:坚持保留中国国籍,反对加入荷兰籍,成为荷兰人;维护自身利益;支持印度尼西亚独立;为了使印尼华侨站起来取得与欧美侨民平等的地位,必须寄希望于中国的强大,所以中国是印尼华侨的靠山;反对参加荷印政府召开的国民会议;反对华侨服兵役,提倡华文教育,认为中华文化要优越于荷兰文化;等等。与此同时,华侨报纸也不遗余力地对印尼民族独立运动给予支持,部分土生华侨甚至认为要以印尼作为自己的祖国,印尼民族报业史上著名的华侨报人林群贤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但是总体上看持这种态度的华侨并不占主流。林群贤所创办或者担任主编的报纸有数家,华文和印尼文都有,如1929年在泗水创办的《新直报》马来文版,主张华侨应该以印尼为祖国,加入印尼国籍,支持印尼的民族独立运动;又如《新报》,1928年1月在报上登了印尼作曲家写的《大印度尼西亚》歌曲,这首歌后来成为印尼国歌。
总体上而言,此时期华侨报业的发展继续延续上一时期的良好态势,在非战争情况下日益兴隆。综观此时期的时代背景,与华侨的第二次民族主义高潮有关。这一阶段的民族主义已经转化为爱国主义,即对中国的认同不但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还表现在对中国政府的认同方面。[5]这一转变对华侨报业的未来发展影响巨大:导致华侨报业的政治认同上出现宗主国认同现象和政治忠诚困惑。前者导致新中国成立后华侨报纸出现了许多政治上认同中国的转变,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又是以否定台湾为前提的,容易造成政治认同上的困惑。这两种报纸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斗争、互不相容的,在一定程度上对华社和华侨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四)战后至50年代中期:恢复期(平稳发展期)
这一时期的华侨报业政治态度是很复杂的,仍以认同中国为主体,其中有亲台湾及亲大陆之争,极少数已体现出认同印尼当地的倾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中国在二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荷兰殖民者对华侨报刊的创办和发展未设置过多的障碍。许多在日占期间被迫停刊的华侨报纸纷纷复刊,同时因为新中国建立后,国民党残余势力蜗居台湾,为了争夺印尼华侨的支持而大量兴办亲华报纸。与此相对应,大陆方面也大力扶持亲大陆的华侨报纸,所以导致这一时期华侨报纸的发展较快。由于受到中国纷繁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印尼国内的民族斗争环境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华侨报业政治态度日益明朗,报纸试图中立却不可为,此时期的华侨报纸可分为两大类四大派:对中国政治态度方面分为支持国民党或者支持共产党两派;对待印尼的政治态度则又分为支持印尼民族独立和支持荷印当局继续统治印尼。
华侨一直以来都时刻关注着中国的政治局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引导的中国何去何从成为广大华侨日益关注的问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最终解放了中国,国民党最终蜗居在台湾岛,对国、共两党的政治态度问题也体现在华侨报纸上,亲共(及随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亲台,都能够在报纸上得到反映,这时期各个报纸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以及主要城市分布见表一。在这一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派有专业的报纸工作者去印尼工作。其实早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除了国民党外,中共也有派遣一些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去印尼创办报纸或者对印尼华侨报纸进行指导,如胡愈之、巴人(王任叔)等。胡愈之在新加坡主持《南侨日报》时期,为了取得广泛的消息来源,促进抗日宣传,在新加坡设立了国际新闻社办事处,并与雅加达《生活日报》、棉兰《民主日报》等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准确报道国外消息。[6]
表一
华侨报纸在关注中国国内的政治情势的同时,此时期也不断注重印尼当地的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二战后,荷兰殖民者卷土重来,重新占据了印尼;在抗日战争中得到发展的印尼国内民族独立势力为了印尼的民族独立与荷印当局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支持印尼民族独立方面,一些华侨报纸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深处华侨社会的上层如华侨官吏、大商人等,与华侨社会的中下层如小商贩、手工业者等的立场发生了冲突,上层支持荷印政府继续统治印尼,以巩固他们的经济和政治权益。下层华侨特别是土生华侨坚决地支持印尼民族独立,反对荷兰殖民当局的统治。而且,由于美国、台湾当局支持荷兰,因此中国一方面从世界民族解放的角度支持印尼,同时更是从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和打击美帝国主义和台湾当局的目的出发,大力地支持反荷、反台的华侨报纸,为印尼民族独立创造舆论力量。所以,这一时期华侨报纸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是交互杂糅、相互影响的。
(五)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衰落期
这一时期在对待华侨报业的政策上印尼政府认为华侨报纸是妨碍华侨同化印尼的障碍,因此要给予限制或消除。
1950年4月23日,中印建交,中国在雅加达设立了大使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亲大陆的华侨报纸的发展。1955年,中印签订关于废止双重国籍的条约,从此很多华侨入籍印尼,归化为华人,他们所创办的华侨报纸也就相应地成为了华人报纸,而且他们的认同逐渐从中国转向印尼。典型的例子是《新报》,该报50年代后逐渐转变为印尼民族报纸,政治立场上逐渐转为亲印,在报道内容上开始以报道印尼国内新闻为主。但是还有很多华侨坚决不入印尼籍,他们创办的华侨报纸依旧存在,加上此时期台湾或者大陆支持创办的华侨报纸也出现一些,所以总体上华侨报业依旧是印尼报业界里不可小觑的力量。
1965年“9.30事件”发生后,苏哈托上台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0多年的独裁时期。苏哈托要求全面同化华侨华人,中印关系全面恶化,华文报纸全被取缔,除了一家军队办的华文报依旧存在外,华侨报纸在印尼的历史就此寿终正寝。
三、总结
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的集中展现体现了华侨的爱国热情,密切了华侨与祖国的联系。印度尼西亚华侨报多报导的祖国新闻消息,一方面满足了广大华侨关心祖国、联系家乡的需要,另一方面报纸也时常通过舆论的形式推动华侨爱国主义运动的发展,促进华侨社会进步。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经常为印尼华侨社会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印尼华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华侨报业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作为印尼国家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侨报纸为印尼民族独立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均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为沟通中印友好关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华侨报业对印尼历史的发展而言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发展的趋势是逐渐从华侨报纸转变为华人报纸的过程。华侨报纸逐渐以中国为本到以立足印度尼西亚为主的这种过程又是缓慢的、渐进的。尽管早在30年代就有林群贤这样高度认同印尼为自己祖国的报人,但是这毕竟不占主流,大多数印尼新华侨和土生华侨还是认同中国为自己的祖国,尤其经历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华侨的这种认同感更加强烈;对于这种矛盾,胡愈之曾经发文认为,“华侨是中国人,华侨又是南洋当地主要民族之一,所以华侨自身的安危荣辱与自身不可分,与南洋的命运亦不可分”、“华侨尽力于祖国与尽力于当地民族运动,是殊途同归的。”[8]这就为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转向华人报业,作了铺垫。随着1955年中印关于国籍问题的解决,以及随后印尼政府的国家政策的实施,印尼华侨报业最终消亡。
注 释:
①本文除特别指出外,报刊具体资料均来自周南京主编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一书,不复累赘。
②由周南京主编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一书里整理得出。
[1]李学民等著.印尼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王士谷.从华侨报刊到华人报刊[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1).
[3]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
[4]庄国土.论清末华侨认同的变化和华侨民族主义产生原因[J].中山大学学报,1997,(2).
[5]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年-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同的变化[J].中山大学学报,2000,(4).
[6]单滨新.胡愈之的报刊工作与新闻思想[J].新闻大学,2000夏.
[7]黄昆章.印尼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李学民.二战后初期印尼华侨爱国高潮与国家认同[J].八桂侨刊,2003,(5).
(责任编辑:代琴)
G215
A
1671-6469(2010)05-0069-05
2010-09-13
雷启伟(1986-),男,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华侨华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