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2010-09-12张成陕西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西安710061
张成 陕西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 (西安 710061)
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是在不锈钢医用缝合针的尾部连接一根用钛镍记忆合金丝制作的组织吻合器。它主要利用了记忆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形状记忆性和超弹性的性能特点,钛镍记忆合金丝在低于37˚C时丝质柔软,进入人体内后,在体温条件下回复为记忆形状,由此产生超弹性。通过在超弹性作用下产生的机械压力,自动将切口组织对合,达到组织吻合为目的的医疗器械。由于该产品直接与人体组织和血液接触,所以其中细菌内毒素是否存在和存在多少将影响该产品的质量,甚至将会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对该产品的细菌内毒素通过检测来控制其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然而目前该产品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而企业的产品注册标准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缺乏可操作性,本文通过研究该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为企业进一步完善标准提供依据,为人民群众安全用械提供保障。
1 仪器及材料
1.1 仪器
ZH-2型自动漩涡混合器(天津药典标准仪器厂);可调试移液器(上海荣泰生化工程有限公司);无热原吸咀;DC-3A型细菌内毒素检测干式恒温器(南京三爱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BD240生化培养箱(德国BINDER),DHG-907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剂及试验材料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效价120EU/支,批号为150601-200862 ,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鲎试剂:灵敏度0.25EU/mL,规格为0.1mL,批号为0903030,购自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细菌内毒素含量标示值<0.005EU/mL,批号为 080808,购自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由陕西福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规格:6×14mm×3/8 30cm;批号:090801、100101、100501)。
2 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
2.1 试验准备
试验所用器材,经180˚C烘烤2小时,以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细菌内毒素。
2.2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根据鲎试剂灵敏度的标示值(λ),将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在漩涡混合器上混匀15min,然后制成2λ、1λ、0.5λ、0.25λ四个浓度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结果
λc=lg–1(ΣX/4)= 0. 5λ,当 λc在 0.5λ~2.0λ 范围内,表明该鲎试剂可用于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
2.3 供试品干扰试验
按“鲎试剂灵敏度复核”方法,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和未检出细菌内毒素的供试品溶液或其不超过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 的稀释液分别将同一支( 瓶)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制成含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2.0λ、1.0λ、0.5λ和0.25λ四种浓度的细菌内毒素溶液。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和用供试品溶液或其稀释液制成的每一浓度平行做4支,另取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和供试品溶液或其稀释液各做2支阴性对照。结果见表2、表3。
Es=lg–1(ΣXs/4)=0.707λ,Et=lg-1(ΣXt/4)=0.841λ ;当Es 在0.5λ~2.0λ范围内,且当ES /Et在0.5~2.0范围内,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不干扰试验,可以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控制其质量。
表2 供试品干扰试验结果(检查用水)
表3 供试品干扰试验结果(供试液)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1根,置于25ml除去热原的锥形瓶内,剪成1cm长的小段,加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10ml,(37±1)˚C恒温培养1h作为供试液。
2.5 样品试验
取3批样品的供试液,用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供试品试验结果
3 讨论
干扰试验结果表明,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使用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在样品供试液下无干扰,说明用鲎试剂对该产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是可行的。现提出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取供试品1根,剪成1cm长的小段,置于25ml除去热原的锥形瓶内,加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10ml,(37±1)˚C恒温培养1h作为供试液。用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试验,每件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应小于2.5 EU,供参考。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XIE。
[2]医疗器械检验操作规范,第一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14233.1—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