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

2010-09-11吴宏赟于会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4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儿科门诊

吴宏赟 于会霞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在儿科门诊中的应用

吴宏赟 于会霞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观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116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和实验组的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式带教方法,分析两组理论、操作成绩及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和带教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式带教方法更适合于儿科门诊。

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观;临床护理带教;儿科门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年5月—2010年1月在我科护理实习的护理专业共有116名,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名,来至不同的学校,其中大专54名中专62名;男生2名,女生114名。实习时间3—4周,均由护师或主管护师一对一带教,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带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具体实施方法为:实习学生入科室后,由科室主管教学的老师进行入科介绍,然后有各个老师负责带教。教学内容按照实习大纲随机完成。按照科室制定的带教方法执行。护士长和带教组长全程参与、指导、监督、检查、评价。实习结束,由科室组织对护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考核成绩均采用百分制(见表2)。同时护理部和科室护士长对护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见表3)。

2 抽样比对结果(见表2,表3)

表2 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X±S)分

表3 两组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式带教方法,更能充分发挥护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规范了临床护理带教流程,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建构主义学习观是护生主动建构知识。让护生在系统规范的带教环境中充分发挥个人能力,每个人都最大限度的吸收知识,让实习变得快乐起来。在我们儿科门诊,吵杂、拥挤的现实环境,你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大的工作量,使得你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家长过分的保护和疼爱、对护生的不信任以及法律意识

表1 儿科门诊护生实习带教方法图表

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式带教方法,首先在实习大纲的基础上,结合我科特点,由护士长组织各带教老师编制儿科门诊带教方法图表(见表1)。

1.2.2 实施及评价 我科实习带教采取一对一带教模式,增强,不给你实习操作的机会。所以,护生想让老师给你在成人科室一样获得很多实习操作的机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然的话,有的患儿家长就会说你把他的孩子当成试验品,坚决不同意护生操作,甚至还可能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故来我科的护生入科后就就必须集中学习我科工作特点和特殊环境,指出建构主义学习观更适合我科,教会她们在我科实习的方法。

3.2 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式带教方法,可以提高护生的交流沟通和临床服务能力 在长期的临床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交流、沟通能力在我们科室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好的或者说是患儿家长满意的交流沟通,你就有了操作的机会。交流沟通的能力来源于你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所以对进入我科的护生,前两周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注重在“会看,会听,会讲”上,看一看你实习的环境,听一听病人家长的提问和老师的回答,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讲给病人和病人家长听,讲给老师听,讲给同学听。学会看透病人家长的心事,积极主动为病人和病人家长提供力所能及的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创造操作机会。知道为病人的服务是多方位的不论是直接或是间接的服务。

3.3 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式带教方式,可以提高带教老师的临床带教水平 护生的主动提问,带教老师为护生的解答以及我们的护生实习带教方法图表都促进了带教老师的主动学习和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带教老师通过对护生的理论知识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的判断,确定每个护生的特点,首选适合的护理操作,然后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服务、操作,逐渐完成教学规定的任务。在儿科这样的实习环境中,护生必须做到主动学习,主动服务,主动操作。带教老师也必须做到业务熟练,判断准确,思维敏捷,语言丰富。对护生带教老师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并适时给予帮助。采用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带教方法更适合于儿科。

4 小结

现今的临床教学方法各异,如何能取长补短综合利用,使之更加适合现有的护理教学环境,更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更加有利于全面培养护理人才,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5]笔者非常赞成黄晓玮《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应用进展》中的观点。每个国家,每家医院,每个科室都有它的特点,不能单一使用某种带教方法。既要能完成带教任务,又能保证实习安全快乐,取各家所长,不失为更好的临床带教方法。

[1] 王静.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5,19(6B):1082-1083.

[2] 赵宁志,郭爱勇,陈飞,等.医院质量管理的临床路径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39-140.

[3] 赵晓敏,阳爱云.论临床路径于其他护理模式的辩证关系[J].2006,21(2):62-63.

[4] 白桂香,卢强,高明书,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59-61.

[5] 黄晓玮,陈立红.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应用进展[J].家庭护士,2008,6(7):1700-1702.

R473.72

A

1007-8517(2010)14-068-2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医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锻炼服务思想、培养专业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工作能力的综合教学环节[1]。临床路径是医院为减少医疗成本和有效保证高质量服务而实施的一种科学的服务和管理方法。是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质量效益型的管理模式[2]。它是一种包括了多专业的协调合作、预期结果的制定、服务的时限性、服务的连续性、持续的服务品质改进等特殊内涵的,设计精密的临床服务计划[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时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的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4]。我科将临床路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到护理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吴宏赟(1964—),女,安徽蚌埠人,主管护师,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儿科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圆梦儿科大联合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