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与创新:中国发展战略的演变及走向

2010-09-09段培君万劲波

中国科技论坛 2010年4期
关键词:战略思维创新型战略

段培君,万劲波

(1.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北京 100091;2.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预见与创新:中国发展战略的演变及走向

段培君1,万劲波2

(1.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北京 100091;2.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首先从战略学视角阐明了社会发展战略预见与创新的基本路径,接着对中国发展战略的体系拓展、结构优化和结构性运行规律进行了探讨,论文依照新的框架,主张建立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开放社会相结合的社会发展战略体系,以战略思维前瞻谋划社会的创新发展,最后是对“十二五”期间中国发展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创新走向的展望。

中国发展战略;战略预见与创新;创新型国家;开放社会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basic path of foresight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the strategic studies perspective,then discussed the system expansion,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structural operation rules of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We advocate the establishment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system based o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building and open society construction.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ain challenges and the innovation direc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twelfth five years plan period.

Key words: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strategy foresight and innovation;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open society

1 社会发展战略的预见与创新

战略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程序,是对未来的安排、选择或导向,因此,战略预见在战略思维中占有特殊位置。预见总是立足于现在而面向未来,审时度势就是总结过去、分析形势和筹划将来,审时是为了确定行动的阶段性目标和筹划可能采取的方法、路径和手段,度势是判断未来的发展走向和筹划全局性、长远性重大问题。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战略过程中比较确定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不那么确定。无论人们如何努力去把握预见信息,未来总是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落在当前的视野之外。在这个意义上,战略预见总是体现为一定的概率性。战略预见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战略思维水准的高低。就社会发展战略预见而言,战略主体、战略对象和战略环境都处于变化之中,认知基础也处于变化之中,对预见的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及能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现社会发展战略预见的基础在于创新,有战略体系拓展和战略结构优化两种相互联系的创新路径:体系拓展不仅仅体现为要素的增加,还体现为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环境联系的增强;结构优化即社会发展战略的模式创新,包括结构模式的创新和行为模式的创新。以还原分析方法为主导的战略研究将复杂的社会发展问题分解为较小的部分,认为只要分解得合理,把部分认识清楚,综合起来就能得到总体战略。这在某些战略研究中有其合理性。但是,对一个新系统从无到有的发生发展过程,难以通过还原为部分找到创新路径,其中既有结构的复杂也有过程的复杂,在观念和方法局限于传统视域时,创新的关键路径往往被排除在对象范围之外而被忽视。因此,需要更多地使用复杂性方法来研究复杂系统的创新。

社会系统由很多有目的性、主动性的社会主体构成,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通过实践交互作用,学习如何适应系统和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预见未来的发展。社会发展战略本质上属于复杂性问题,回顾中国近30年社会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创新历程,总体上遵循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相当程度上考虑了发展进程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社会主体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获得新认识,把握新途径,使得社会发展战略的创新成为可能,不断推动社会向着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方向前进。

2 中国发展战略创新的可能走向

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结构复杂性和过程复杂性通过跨层次嵌套、相互连结与作用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相互转化从多方面反映出来。在相互依存的环境-社会系统中,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已不能被局限于特定的政策范围内,必须系统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中国发展战略的体系拓展和结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模式经历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再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位一体,进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直至最近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体系。中国五位一体发展体系与全球发展背景一起可以作为当前社会发展战略预见的基础。随着中国发展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国与全球相互联系的加深,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任务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上升,同时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从粗放型转向创新型的阶段,要求技术、资本、人才和产业形成更高水准的开放性结构。因此,构建开放社会[1],在技术、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层面上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开放结构,将它与建设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世界统一起来,进一步与传统发展体系统一起来,成为国家战略体系发展的新任务。

社会发展战略的结构优化即战略的模式创新,包括结构模式和行为模式创新。在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国家创新体系正出现新的结构性变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中介组织与消费者共同形成新的国家创新体系,涉及社会发展战略的方方面面。中国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本质是要准确把握创新发展的当代特征和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现中国的科学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应当作为核心战略组分来推进,尤其应当得到系统推进和全面贯彻落实(见图 1[2])。

中国近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就既离不开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结构的基础性变化,也离不开结构开放对整个社会大系统带来的影响。全球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社会发展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系统更高形式的整体化进程体现了社会发展战略体系拓展及结构优化发展趋势。

2.2 社会发展战略的结构性运行规律与创新走向

从发展战略体系每个结构性新变化都能看到其对社会发展的独特意义和影响方式,如果把这些变化和影响机制集中起来,就会看到社会发展的结构性运行规律。①作为发展战略体系核心的自主创新战略主要反映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展;②经济建设主要反映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③政治建设主要反映在“执政结构-治理结构”的变化;社会建设主要反映在“从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④文化建设主要反映在“主流文化结构-多元文化结构”的变化;⑤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反映在“资源结构-环境结构”的变化;⑥构建开放社会主要反映为“开放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内外结构和谐性的进展。

随着国内国际之间在文化交流、全球治理、人口流动、商品与服务贸易及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中国发展的结构性变化与全球发展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日益增强,带来国内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新特征。中国如何用创新实现更广泛意义的发展,如何创造一个和平发展、和谐友好的国际环境,如何构建一个创新友好、开放和谐的国家发展格局,将关系未来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潜力的提升和战略生存空间的拓展。

虽然社会系统复杂性的增强和不确定性的增强使得社会发展的结构性运行规律变得错综复杂,但结构优化的大趋势仍然可能把握:①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角度看,技术创新的功能效应是加速新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出现。如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的相继发展,不仅改变了全球的从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也影响着资源结构-环境结构的变化,同时又带来社会治理结构-执政结构以及主流文化结构-多元文化结构的新特征。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主要载体,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交往方式。2009年,美国网购交易额预计将达到300亿美元,中国网购交易额预计将达到2500亿元,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给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改变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众多传统行业,也在改变全球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管理模式。以跨国公司为纽带,全球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网络和创新网络,在全球经济资源和创新资源的配置中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②从执政结构-治理结构角度看,随着各类新社会组织“爆炸式”发展,形成了所谓的“全球结社革命”。根据2004—2005年《国际组织年鉴》,各种国际组织57964个,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50658个,在过去10年增长了4倍[3]。中国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新社会组织41.4万个,其中基金会1597个[4]。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发挥了突出作用。社会建设的重点是理顺国家和社会关系,实现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组织功能的互补、协调与联动,让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不仅能改革现有的社会职能行政化倾向,也可影响并改变原有的社会治理结构和多元文化结构。③从资源结构-环境结构角度看,自然系统的变化与社会系统的变化正交汇在一起,“低碳绿色增长”的兴起不仅反映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也反映了整个人类生存方式及全球治理模式存在的危机。创新驱动发展不仅要体现为创造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还要能够从总体上改善资源结构-环境结构,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体系,为解决世界性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途径。

3 以战略思维前瞻谋划社会创新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系统特别是金融系统的风险和危机、社会系统的风险和危机、治理模式的风险与危机、文化冲突的风险与危机以及自然系统的风险与危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频度和烈度出现。全球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变化趋势表明:所有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都有必要上升到系统哲学和社会发展学的层面上重新考虑。人类不仅需要在系统哲学乃至整个哲学视野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开创哲学发展及社会发展学的新空间;同时也要重视在社会发展实践中根据结构性演变趋势探索提出综合解决发展问题的新范式,以战略思维来理解社会运行和指导社会发展,务实提出系统解决社会结构性问题的创新思路。

3.1 战略创新是战略思维的关键

战略思维原是战略学界的学术用语,随着战略系统越来越大,构成要素和层次分叉越来越多,战略系统内部的活动性和互动性越来越强,战略谋划已经从军事、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所有社会实践领域,制定和实施战略的主体也从军事组织扩展到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战略思维成为对各类组织领导者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包含当代发展内涵的特殊的系统思维。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将“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对战略思维给予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战略创新就是通过提出新战略改变所处领域的规则或格局。

从更宽的视野来看,战略创新在战略发展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战略创新最符合战略的本性,因为战略是通过设置新的目标和战略措施,通过效用结构去改变现状,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创新也是最好的战略发展,因为它使战略主体处于最有利的战略格局之中,往往是一种最有效的战略导向。所以,积极进行战略上的创新,是战略思维极为重要的方面。

战略创新是当代战略理论中的新的生长点。1996年哈梅尔从企业战略角度提出 “战略就是革命”,将企业分为三种:第一种,规则制定者,是该行业的市场领导者;第二种,规则接受者,是该行业的市场跟随者;第三种,规则破坏者,一般是新兴企业,是该行业的革命者,它可能改变这一行业的市场格局[5]。在当今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科技飞速发展,产业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成为创新领导者。哈梅尔“战略就是革命”的观点可理解为战略创新,即通过提出新战略来改变主体所处领域的规则或格局。

战略创新涉及时间与空间的过程复杂性与结构复杂性,因而特别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系统的状况取决于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以及系统与 “系统环境”之间的互动,战略思维要适应和驾驭环境与系统的各种关系,尽量趋利避害,努力变不利为有利。当代社会发展的复杂化和战略活动的复杂化,使得战略思维也呈现了复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战略思维视野的全球化、战略思维方式的复杂化和战略思维手段的信息化。

从社会结构变迁角度来看,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只是较过去有所增强,但从战略思维角度来看,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再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开始重视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及人类福祉增进,意味着社会发展战略的系统性已大大增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不论是战略目标与手段的效用谋划,还是战略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把握,抑或战略的预见和创新,都以对系统与环境的全面认识和信息把握为基础。所以,提高战略预见及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对战略思维视野、方式及手段的综合把握能力。

3.2 以战略创新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认识当代发展的主导机制是创新,并将这一认识转变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使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创新。落实这一战略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在科技、经济、制度、文化各个层面落实创新的要求,这既是战略思维的要求,也是系统思维的要求。有一些思路认为,可以把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分开处理,即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也可以发展好经济。但在系统哲学与科学发展的视野中,这种可能性几近为无。换言之,在促进经济系统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中,统筹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安全不可或缺。因为要改变粗放式的投资驱动模式和进出口依赖模式,必须弱化政府对资源集中控制或垄断的依赖,这涉及对土地、财政、能源等各种资源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革;同时也需要促进经济发展从侧重依赖低成本土地、劳动力、环境资源转向侧重依赖知识创造及运用。显然,只有在这种系统视野中我们才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才能达到战略创新的要求。

对于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无疑也需要通过系统机制的互补性结构来全面把握,即在自组织与它组织、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的结合中把握。从全球经济史来看,经济系统的自组织活动导致生产系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产生更高水平的发展效率。在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种经济治理的基础性结构变化,调动了亿万民众的积极性,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以战略思维来指导宏观调控和社会创新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经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在重点区域率先形成健全的创新体系,使知识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资源,才有可能在全国逐步达成全局性的创新驱动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这就需要以战略思维来指导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和促进发展体系结构性协调的增强,在重点区域推进创新发展的先行先试,探索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创新资源配置的新模式,不仅仅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更重要的是统筹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科技与经济、教育、社会文化有机结合,形成有利于强化创新支撑和推动作用的体制机制。

4 “十二五”中国发展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创新走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低成本生产要素和高耗能、高污染增长方式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实现从要素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转变,除了要健全创新体系、强化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效率效益,还必须营造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发利用创新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为创新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十二五”中国发展战略的创新应以战略思维来前瞻谋划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从“目的-手段”价值结构、“目标-途径”效用结构、“全局-局部”功能结构、“近期-长远”阶段结构上系统推进社会发展模式逐步走上创新发展道路,这之中的重点是扩大创新型需求,推进创新型改革,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社会发展战略在体系拓展及结构优化方面取得实质进展。

4.1 扩大创新型需求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

创新型需求,是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社会发展需求结构,包括创新型内需和创新型外需。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可创造更高的生产率,而且同时能够改变消费、投资和出口的结构,在更高层面更新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家财政收入从1999年的1.5万亿增加到2009年的6.8万亿元,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但是,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增长速度远滞后于人均GDP增长速度,反映出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出口疲软、居民消费不足、民间投资乏力和产能过剩正拖累经济的长期发展。为此,国家正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目前一些地方和行业的行为模式看,还没有把结构优化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放在战略性位置。我国创新集群规模普遍偏小、缺乏竞争优势,国民经济整体上属于“制造经济”,离“创新经济”还有较大距离;社会建设显著滞后于经济建设,社会结构调整显著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离“创新型社会”还有较大距离。面对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如何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将宏观调控与优化经济社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创新型需求依然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扩大创新型需求的重点是努力改善民生,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使“社会更加和谐”。首先是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高铁时代的来临为培育创新城市群和壮大创新集群提供了某种基础性条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应把握转型机遇,力争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向某种程度的创新型经济转变,最终带动全国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其次要推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扶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努力开拓创新型就业需求。要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大型机械设备和农业、轻工业等方面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出口增长相对稳定。最后在构建开放社会的视野下,要积极实施创新与开放一体化战略。金融危机为国际创新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应统筹国际和国内、中央和地方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加快引进高端人才,聪明购买重要战略物资,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战略突破。

4.2 推进创新型改革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长久之道

创新型改革是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取向的全面改革。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率先走出低谷,短期政府干预和经济刺激政策功不可没,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将改革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所有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更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改革的重点应当凝聚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开放社会的战略方向上来,不断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社会事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持续优化、全方位开放、内外联动的社会发展战略体系,以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健康、稳定、安全发展。

创新型改革包括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方方面面,重点探讨六个方面:①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以企业活力为前提。降低创新的产权风险和维护成本对于激励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中国产品市场基本上由市场机制来调配,但是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市场仍然受到较严重的扭曲,技术等要素市场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降低要素成本将会使得企业盈利和投资回报增加,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②财税体制改革。资金是创新投入的基础。短期财税刺激政策对增强企业活力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按照结构性宏观调控的要求进行改革,特别应向民众转移财政资源,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使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机制;③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归根到底要靠方方面面的人才。务必贯彻十七大提出的政企政事分开原则,建立有利于社会创新发展的人才市场和人才管理新机制。事业单位人才应按照专业水准而不是比照行政级别进行任用和管理,大学和研究单位可根据研究系统的特点决定研究人员的聘用及待遇,也不应参照行政级别进行管理。在人事体制和人才政策上真正体现人才的重要性;④社保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是创新发展的社会保证。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社保制度滞后成为未来发展的严重挑战。2008年全球养老金资产25万亿美元,而我国不足2000亿美元,占全球养老金不足1%,大大低于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7.3%的比例[6],需创新完善社保体系;⑤创新评价机制改革。评价机制是引导、塑造和约束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开放社会的综合评价体系,特别要建立健全创新型城市、区域、行业和企业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⑥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涉及战略体系的方方面面,有赖政府的积极管治和分工合作。要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逐步实现政府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理顺相关机构权责关系,以促进有限的创新资源公平、合理、高效利用。

4.3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

战略性产业是在国家特定发展阶段,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产业,如涉及战略性资源、战略高技术、基础性技术、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处于萌芽期,过去没有或很少,经若干年快速发展将形成或有很大潜力形成一定规模的战略性产业,是未来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雏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现是创新发展的规模化体现。从全球视野看,从信息技术产业兴起到生物技术产业兴起,直至新能源产业兴起,创新都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涉及高技术研发、成果快速转移并规模产业化、高端人才集聚、创新资源与市场需求快速有效组合、创新体系健全和创新生态系统健康等多方面。

原始创新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在知识快速成长、R&D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大趋势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没有自主创新的科技储备,很难在高新技术领域立足,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创新发展都将难以为继。但单个原始创新取得的成就只是一种产业发展潜质,须经过其他创新要素的催生和带动,才能实现其经济社会价值,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和现实生产力。因此,如何通过产学研用的合作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业结构、创造新经济增长点,是当今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关注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信息、人才等创新资源加快流动,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技术创新与转移速度加快,各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竞争焦点已从产品竞争扩展到创新竞争,包括科技、经济、社会事业、制度、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思路创新等多方面。2007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工业企业创新调查表明,2004—2006年,我国开展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大中型企业年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71%,拥有专利的企业不足调查总数10%,只有0.03%的企业拥有核心专利[7]。而国外同类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一般5%~10%,核心专利的产出也远远高出我国,说明我国工业企业的科技、产品与市场创新能力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能力建设任重道远。

尽管各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状况、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科技水平情况差异很大,但各国在重视产业预见及技术预见、强化创新驱动的战略规划方面却是高度一致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现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提升国家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8]。温家宝总理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要求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进行选择和发展,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着眼于引发技术和产业变革,做好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产业化储备[9]。政府应把握好引导的速度感和节奏感,着力构建从创新引导、产业抚育、风险投资到创业培训的全程培育机制,科学选择、前瞻部署、重点扶持符合战略性产业政策导向的相关企业、产业和区域创新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优选的技术、产业领域及相关服务领域,避免主导方向模糊、局部投资过热、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发展不同步而出现结构性、阶段性冗余或脱节,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获得内生创新能力和内在发展动力,持续引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段培君.开放的心灵与开放的社会[N].学习时报.2009-03-02.

[2]万劲波,张琳.论创新发展战略预见[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天津.2009:45-51.

[3]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EB].http://www.uia.be/yearbook.

[4]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EB].http://cws.mca.gov.cn.

[5] 加里·哈梅尔.战略就是革命[EB].http://www.ebusinessreview.cn.

[6]马岚.我养老金全球占比不足1%远低于经济总量占全球比[N].京华时报.2009-12-03.

[7]国家统计局等.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7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8] 万钢.把握产业调整机遇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

[9]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9-11-24.

(责任编辑 张九庆)

Foresight and Innovation:the Evolution and Direc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

Duan Peijun1,Wan Jinbo2
(1.Department of Philosophy,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 100091,China;2.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China)

G311

A

中国科学院规划与战略研究项目(KACX1-YW-0941)“战略预见及其在科技规划中的应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7AKS002)“中国发展新模式及其战略体系研究”。

2010-01-09

段培君(1956-),男,江苏连云港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哲学和战略学。

猜你喜欢

战略思维创新型战略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战略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维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
战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